話說在丙寅年和丙申年這兩年啊,自然界的節奏可有點特彆。按照五行八卦那套說法,這時候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都得跟著“少陽相火”、“太羽水運”、“厥陰木”這三個大佬的節奏來跳舞。咱們一個個來看哈。
首先,“上少陽相火”,你可以想象成是天空中的一把大火炬,溫暖中帶著點熱烈,就像夏天的陽光,火化二,就是說這股火的力量是適中的兩倍,讓你既覺得溫暖又不會熱得受不了。但彆急,還有“中太羽水運”呢,這可是個大冰塊兒,寒化六,意味著寒冷的力量超級加倍,簡直就是冬天裡的終極boss,冷得你直打哆嗦。最後,“下厥陰木”,就是春天的那股生機勃勃的風,風化三,溫柔中帶著生機,就像春風吹又生的小草,給人希望。
這三者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正化日”,也就是自然界最自然、最和諧的運行狀態。古人講究天人合一,咱們人體也得跟著自然界的節奏來調整,不然就容易生病哦。
那麼,怎麼調整呢?當然是靠吃和藥了!這時候,咱們得吃點啥、喝點啥呢?
“其化上鹹寒”,說的是這時候咱們得吃點鹹味帶點寒性的食物或藥物,比如海帶啊、螃蟹啊,或者是苦寒的黃連之類的,可以幫你清清火,彆被天上的大火炬給烤焦了。
“中鹹溫”,則是要吃點鹹味但溫性的,比如鹽焗雞(開個玩笑,彆真吃太鹹了哈),或者是溫性的藥材,比如附子,可以中和一下那個大冰塊兒的寒氣,免得凍成冰棍兒。
“下辛溫”,就是得吃點辛辣溫性的食物或藥物,比如薑、蒜、辣椒,或者是桂枝湯這樣的溫補方劑。桂枝湯啊,那可是個好東西,做法也簡單桂枝9克(大約就是一小把),白芍9克(也是一小把),炙甘草6克(差不多就是一小撮),生薑9克(切片,大概三四片),大棗12枚(記得去核哦)。把這些材料放到鍋裡,加水煮個101novel.com分鐘,然後濾掉渣,剩下的湯水就是桂枝湯了,喝起來暖洋洋的,特彆適合這時候補補身子。
再來說說脈象吧,這可是中醫診斷的絕活之一。這時候,如果你的脈象是那種洪大有力的,就像夏天的大太陽一樣,那就說明你可能有點上火了;如果是那種沉遲無力的,就像冬天的寒風一樣,那就得注意保暖,彆被寒氣侵襲了;如果是弦細的,就像春天的嫩葉一樣,那就說明你的氣血還是比較順暢的,繼續保持哦!
話說這“丁卯(歲會)、丁酉歲”,聽起來就像是兩個神秘的時間節點,其實啊,這是中醫裡的“五運六氣”學說裡的專業術語,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天乾地支來預測每年氣候變化和人體健康情況的一種方法。丁卯年和丁酉年,就是兩個特定的年份,這時候的天地之氣有它獨特的規律。
“上陽明金”,咱們可以理解為,那年上麵的氣候特點是乾燥、清冷,就像是金秋時節的涼風拂麵,對應的臟腑呢,就是肺和大腸,它們都屬於“金”這個五行屬性。“中少角木運”,哎呀,這說的是中運,也就是那年的主要氣候影響力,偏向於“木”,代表生長、生發,但因為是“少角”,所以力度不大,就像春天裡細雨綿綿,溫柔得很,對應的臟腑是肝和膽,肝喜歡條達,不喜歡被壓抑,這時候就要順著它的性子來。“下少陰火”,則是說下麵的氣候特點是溫暖甚至有點熱,像是盛夏的烈日,對應的臟腑是心和小腸,它們得好好“滅火”,保持清涼。
“清化熱化勝複同”,這句話挺有意思的,說的是那年乾燥和炎熱的氣候會交替出現,就像是在玩“你來我往”的遊戲,一個接一個,不分勝負。而“邪氣化日也”,則是說這種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疾病,就像是自然界的“小調皮”,時不時來搗亂一下。
“災三宮”,這個聽起來有點嚇人,其實是指按照古人的方位劃分,可能會影響到某些特定區域的人或事物,咱們現代人聽聽就好,彆太當真,畢竟咱們有現代科學嘛。
接下來是“燥化九,風化三,熱化七”,這是說那年乾燥、風和熱的程度,用數字來表示它們的強度,就像是給氣候做了個評分。咱們可以理解為,乾燥是9分,風是3分,熱是7分,這“正化日”啊,就是自然界正常運行的規律,咱們得順應它,才能身體健康。
到了“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這可是咱們食療養生的寶典了。意思是說,那年要是感覺乾燥不舒服,可以多吃點帶點苦味又稍微溫暖的食物,比如苦菊燉點溫和的雞湯;要是肝不太舒服,就來點辛辣的,但彆太猛,比如青椒炒肉絲,中和一下;要是心火旺,那就得吃點鹹寒的,比如涼拌海帶,給身體降降溫。
不過啊,說到方劑,咱們今天就來個現代版的“創意改良”吧!假設你要應對那個“上陽明金”的乾燥,咱們可以來個“潤肺小甜湯”。材料嘛,就是雪梨一個(約101novel.com0克),切片,銀耳一小朵(約10克),泡發後撕成小朵,再加上點冰糖(約101novel.com克),紅棗幾顆(約15克),一起放到鍋裡,加水沒過材料,小火慢燉個半小時,一碗清甜滋潤的“潤肺小甜湯”就做好了,既美味又養生,比古人那些苦哈哈的藥汁可誘人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至於脈象嘛,咱們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切脈就是其中一項。在那個“丁卯、丁酉歲”,要是感覺到脈象偏浮、偏快,就像是水流湍急,那可能就是體內有熱,得注意清熱降火;要是脈象細而澀,就像是小溪裡的水被石頭擋住了,那可能是氣血不通,得活血化瘀。
話說在戊辰年和戊戌年啊,這天地間的氣候可有點意思。上麵呢,是太陽水當家,想象一下,就像是天空中掛了個大水球,時不時給你來點雨露均沾;中間呢,是太徵火在搗鼓,就像是大廚在鍋裡加了把火,熱量那是蹭蹭往上漲;下麵呢,則是太陰土坐鎮,感覺大地媽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濕氣那叫一個重啊。
這“寒化六,熱化七,濕化五”是個啥?咱們得這麼理解寒冷的力量呢,就像是冬天裡的六把大冰刀,嗖嗖地往你臉上刮;熱量嘛,就像是夏天裡的七個大火爐,烤得你外焦裡嫩;至於濕氣,那就是無處不在的五朵小烏雲,跟著你轉圈圈,甩都甩不掉。古人管這叫“正化日”,意思就是自然界的正常變化規律。
接下來,咱們說說怎麼通過吃喝來應對這些變化。根據古人的智慧,“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聽著像不像一份高級定製的食譜?
“上苦溫”上麵的太陽水多了,咱們就得吃點苦的、溫的食物來平衡一下,比如苦瓜燉羊肉,苦瓜的苦能清熱解暑,羊肉的溫又能暖身驅寒,簡直就是一對黃金搭檔!
“中甘和”中間的太徵火太旺了,咱們就來個“甘和”大法,吃點甘甜又平和的東西,比如甘蔗汁拌蜂蜜,甘甜入脾,既能解渴又能調和火氣,喝了之後保證你心情美美噠!
“下甘溫”下麵的太陰土濕氣太重,咱們就來個“甘溫”策略,比如紅豆薏米粥,紅豆甘甜,薏米溫性且能去濕,一碗下肚,濕氣跑光光,整個人都輕盈了起來!
說到藥方,有這麼一個方子——“苦甘溫祛濕湯”。
苦甘溫祛濕湯主要成分包括苦參15克(苦以燥濕)、甘草10克(甘以和中)、黃芪101novel.com克(溫以補氣)、茯苓30克(利水滲濕)。製作方法是,把這些藥材洗乾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約沒過藥材兩指高),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40分鐘,濾掉藥渣,一碗香噴噴的“苦甘溫祛濕湯”就出爐啦!這湯不僅能祛濕,還能補氣養血,讓你的身體由內而外散發健康光芒!
至於脈象嘛,古代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切脈是其中的一絕。想象一下,你的脈搏就像是家裡的水管,健康的時候,水流順暢,不快不慢,那就是“平脈”,就像是一首悠揚的小夜曲。
如果寒氣太重,脈象就會像冬天裡的水管,凍得直哆嗦,跳得又緊又快,那就是“緊脈”,像是在說“冷死我了,快給我加點溫!”
要是熱氣太旺,脈象就變成了夏天的熱浪,一股股熱浪衝擊著,跳得又快又有力,那就是“洪脈”,像是在喊“熱死了,快給我來點冰鎮西瓜!”
濕氣太重的話,脈象就會變得軟綿綿的,像是被水泡過的海綿,跳得慢還沉重,那就是“濡脈”,仿佛在說“我濕透了,快來給我曬曬太陽!”
話說這“己巳、己亥歲”,聽起來就像是某個武俠小說的年份設定,但其實它是中醫裡用來描述特定年份氣候對人體影響的一個說法。這時候啊,天地間的大自然就像是在玩“角色扮演”,上麵是厥陰風木當道,中間呢,是少宮土運在默默耕耘,底下則是少陽相火在熱情燃燒。這風氣、濕氣、火氣,它們之間你來我往,互相較勁,就像是班級裡的小朋友們,有時候風和日麗,有時候就火花四濺了。
“風化清化勝複同”,這句話聽起來好深奧對不對?其實就是說,風氣和清氣(可以理解為清新的空氣或者是一種溫和的氣候力量)在這一年裡是主角,它們時而你強我弱,時而你退我進,像是在跳一場無聲的舞蹈。而“邪氣化日”呢,就是告誡我們,這時候自然界中那些不太友好的“小妖精”(比如病菌、病毒)可能會趁機作亂,讓我們得小心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