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宋朝。
看著神跡上出現的自己的名字,宋神宗心裡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最近朝廷,極力反駁王安石的變法,如今更是被神跡點名,卻不提及是好是壞,那變法能對天下百姓帶來好處嗎?
王安石則沒有想那麼多,他依舊堅信這次變法一定有益於天下百姓,必需要推行下去。
【趙光義雖然在軍事、民生治理方麵頻頻出錯,造成了宋朝數萬精兵的死亡,更是出現了王波、李順這樣的起義,還造就了重文輕武的問題。】
【但他在文治這方麵也確實下了極大的功夫,也是從他這裡,科舉製度得到了相當大的完善和補充,相關條例也被製定的非常清晰。】
——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激動得都快流下了淚水。
天知道上一個神跡當中,明太宗人家可是被從頭誇到了尾,而自己也開始就被裡裡外外諷刺的不是人,如今終於也得到了神跡的肯定。
【他現在可是極力的在完善科舉製度,擴大錄取科舉錄取人數,這樣才能夠打壓下去那些武將蠻橫無比的邪風。】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和貞觀群臣們紛紛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滿是認真。
他們之前還對科舉製度頗為興趣,想要下手卻又不知方向。
如今難得出現了例子,當然要好好學習,說不定這將是大唐起飛的又一個契機。
【太平興國二年,趙光義第一次舉行科舉製度。】
【定下了龍飛榜,共錄取進士一百零九人,其餘諸科二百零七人。】
【太平興國八年開始,進士賜宴瓊林苑已經成為一種定製,隨後蓬勃發展。】
【雍熙二年首次開始實行了考官的親戚進行“彆試”的製度。即另設考場,另派考官,這一法令極大地回避了親緣關係所造成的徇私,得到了朝廷百姓上下的全部讚同。】
【禮部要負責檢查解試的合格人員名單,審核考生的資格,組織考試。】
【合格的舉人將會由貢院放榜,正式奏明朝廷。殿試又被稱為禦試和親試,是皇帝作為考官,親自監考的一門。】
【他們考的題則是由政府專門安排官員出題,再提前準備好的不同批次的官員執行閱卷。】
【考試結束後,將由皇帝舉行唱名儀式。正式向世人公布今年的狀元、榜眼、探花。】
【注後來還開創了兩個新製度一是對主考官實行鎖院製度。即考官在奉詔開始成為考官後,當場就入貢院,與外界隔絕往來,根源拒絕打斷其受到賄賂的可能。】
【二是糊名的實行了。糊名法是將舉人的姓名、籍貫等辨識身份的個人信息全都糊去,防止考官看到後徇私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