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天下雖以武克之,卻終須文德教之!
【這裡也要稍微解釋一下,宋朝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的推行科舉製度,離不開當時的政治格局。】
【宋朝時期,盤踞在這片大地上的大多氏族,已經衰弱到極致,甚至絕大多數已經消亡,而並非才剛剛開始衰落。】
【而這些家族勢力能夠保存千年,如今卻在宋朝開始衰落,其原因其實還得追溯到唐朝時期。】
【那麼,我們必須不得不提一個人了,他就是黃巢。】
【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也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同時也為後世消除了諸多的世家集團。】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出生時,雖然距離晚唐有一段時間,但也有諸多老人經曆過那個時代,多多少少也向他講過黃巢的威名。
據說當時的黃巢目無王法、不分貴賤,任你是普通百姓還是榮華富貴的大人物,再黃巢的手下,隻要犯了大錯,都逃不開那染了血的利刃。
沒有例外,沒有特權,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從某種角度上講,自己的宋朝也是多虧了大唐的覆滅,才有了問世的資格。
而黃巢可是幫助他加速了大唐的消亡,更是幫自己清掃了世家這一巨大的阻礙讓他得以無需麵對那些難纏的世家貴族,大舉推行科舉製。
似乎從某種程度上說,黃巢還是他的恩人。
——
唐朝,貞觀三年。
他們也清楚,農民起義之所以會出現,大多都是世家的重重壓迫和朝廷的賦稅相結合的惡果,他們如今追隨自家的陛下,自然也是認同他的以民為主的理念,決定推行利民的科舉製。
他們自然是做足了心理準備,即便他們和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要艱定的執行!
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真正徹底的推舉科舉製,要付出如此嚴重的代價!難道真的隻有將貴族徹底的消滅,百姓才能有出頭之日嗎?
這個結果過於殘酷、過於血腥,諸多人不願意接受,即便這種物理上的消滅是最徹底的,有效的。
【在治理朝政上,趙光義以身作則,表現出喜好文學的傾向。】
【同時他還曾昭告天下“天下雖以武克之,卻終須文德教之!”。】
【接著,便開始了大力扶持底層的教育,擴大文官的基數,此外,對於文臣不斷提拔也開始了。】
【思想上開始主張以文馭武的策略,當然,趙匡胤雖然想要約束武將,但卻並不想將大宋毀在自己手裡。以文馭武的大多為內地之洲,邊境依舊以武將為主。】
【然而他卻忘了,後世皇帝們身在內地,卻是越來越難以掌控逐漸龐大的文官勢力,最後,甚至出現了諸多文臣擔任邊境知州、在軍中任職的現象,最後更是成了慣例!】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有些反感,多讀書扶持文臣也確實是應該的,畢竟武將們即便是在自己手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