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宗派、世家之冰山一角(三)_琳琅視角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琳琅視角 > 第27章 宗派、世家之冰山一角(三)

第27章 宗派、世家之冰山一角(三)(1 / 2)

很有必要讓大家弄明白什麼叫出世入世。

出世和入世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分彆指脫離社會束縛和投身社會。出世(chushi)在佛教中指的是脫離人世的束縛,超脫塵世的煩惱。在漢語中,出世也可以指人的出生或出仕做官,立身成名。入世(rushi)則是指步入社會,投身於社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佛教中,入世是與出世相對的概念,指的是生於世上,投身於世俗生活。

在哲學和宗教方麵,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在道家和佛家中有不同的體現。道家雖然強調“無為”,但最終目的是實現“有為”,道家的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入世的思想。而佛家的出世思想則是悲不棄世,智不墮世,儘管認識到世界的無常苦空、虛幻不實的本質,但仍然需要有大慈大悲之心,濟世度眾。

在現實生活中,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平衡和自我實現。出世的思想提醒人們在麵對世俗的誘惑和壓力時,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超脫;而入世的思想則鼓勵人們在社會中積極進取,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蘇雲清是一個麵冷心熱的姑娘,其實沒什麼心機,一凡沒有問她在扶蘇門的身份是什麼,但一凡有感覺,估計地位不低。

蘇雲清告訴一凡,現在中國境內的隱世門派都蠢蠢欲動,並派出了先遣人員來到世俗世界,到底是為了什麼,她也說不清,因為她所在門派是後來再次組建的,底蘊不厚,沒有砥柱的老古董,很多秘辛都不得而知

她還告訴一凡,這次古派入世,並且中國的四大古武世家張、王、李,西門世家都派出了家族子弟或依附的世俗代表,她隻所以問一凡是不是荒嵐門的人,就是因為荒嵐門派出了親似弟子,她所得到的資料信息顯示,該弟子的畫像跟他長得很像,也背了一個像他這樣的背包一凡苦笑了一下,告訴蘇姑娘,他這背包是沒打開的降落傘

一凡把回國的事由簡單地跟蘇姑娘介紹了一遍。蘇姑娘用心地聽著,長長的睫毛下,眼睛忽閃忽閃地,非常可愛。

一凡問道“蘇小妹,你背後的長劍是古劍嗎?”

蘇姑娘點了點頭,說是初代門主留下來的,名字叫流嵐劍,因為長劍舞動的時候似流嵐一般,虛實不一一凡仿佛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腦海裡的世界都是如蘇姑娘一般,持冷兵器,掌握著仙法,騰雲駕霧般地行於天地間他努力地搖了幾下腦袋,把這些仿若不合實際的事趕出腦海。

“喬大哥,你是一個禦靈師嗎?怎麼身上有一隻小靈獸?”蘇姑娘忽然問道。

一凡搖了一下頭,告訴了她這隻叫靈兒的銀貂的來曆。蘇姑娘張大了嘴巴,表示很吃驚的樣子。“天啊,你這是上天的寵兒啊,這樣的銀貂我雖未親眼近看,但在華夏境內幾乎是不存在的”

兩人又聊了很多其他方麵的事情,一旦互不設防,兩人都表現得很輕鬆,一邊品茶,一邊暢言著。

若有旁人看到如此情景,估計也會覺得二人是一對戀人或兄妹。一凡還把靈兒放出來交給蘇姑娘手中,靈兒倒是不怕,還用毛茸茸的尾巴掃了一下蘇姑娘的麵頰。然後還是跳到了一凡的懷中。仿佛在向蘇姑娘示威這個男人是我的,他的愛不能分給你

一凡並沒有冒昧地要觀賞對方的古劍,古劍有靈,唯主不尊。正如現在的靈兒,隻聽一凡一人的指示。

其實一凡知道,在中國的國家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同樣是一把古劍,名叫軒轅劍。

一凡告訴蘇姑娘現在國外的情況表麵上看還算穩定,但也不確定是否同樣是暗潮湧動。國內如此,國外怎麼可能無動於衷?看來,世道變了,可這些所謂的修煉士還是太武斷了,當今世的科技實力絕對超乎他們的想像,不是一個武道世家或隱世家族可以挑釁的。不過,事無絕對,誰知道國家機器裡是否有其安插的內鬼呢,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當然所謂的古武門派並非一凡心目中的真正古人。而真正的古人是中國的脊梁。

古人的智慧體現在對自然的敬畏與洞察、思想的自由與爭鳴、實踐的積累與精進以及對道德的堅守與追求。古人對自然的深刻洞察讓他們掌握了天時地利的規律,並在農耕、航海、建築等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思想方麵,諸子百家競相綻放,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思想盛宴,他們對宇宙、人生、社會等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論體係。古人在實踐中注重精益求精,無論是農耕技術的革新、手工藝品的精湛,還是醫學理論的完善,都離不開他們長期的實踐積累和不懈追求。此外,古人的智慧體係中道德倫理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不僅塑造了古代社會的風貌,更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還有中國傳統的古人流傳下來的十大智慧箴言警句,例如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蘇軾在《賀歐陽少帥致仕啟》裡也說過“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麵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若愚”,已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還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

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此機會,鬥膽請求大王賜給我田園,作為我子孫後代的家業。”

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回朝請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應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勸告王翦,不可如此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動聲色地支開左右,這才對手下心腹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部隊交給我一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為子孫計,實為安秦王之心。這樣他就不會懷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嘗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做學問、做事業都是極艱難之事,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積累,等待時機,還要經受失敗、挫折的一次次的打擊,所以沒有充分的積累,貿然妄動,結果隻能是失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儘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覽天下事物,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就是要“厚”;

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鑽研事物之理,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就是要“積”;

隻有“厚積”了才會有第三境界的“驀然回首”,即“薄發”。

以柔克剛的態度是用柔軟的去克製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克,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讚》“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

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大的文明體係都是包容、融合眾多子文明形成的。

中華文明的初期的“諸夏”與“夷狄”,農業文明不停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碰撞、融合,後來佛教傳入,古印度文明的一部分逐漸融入中華文明;

西方文明本就是兩希文明,即古希臘文明和古希伯來文明的結晶,融合了古希臘的理性、科學精神、民主傳統,猶太宗教,還有古羅馬的法治傳統。

這兩大文明之所以大,並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因為它們“海納百川”。

涵養心性,誠敬存之

道家的涵養心性,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態度,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複到始初的狀態。因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欲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



最新小说: 爽!人在娛樂圈,打臉又虐渣! 綁定收藏係統,我成為了國寶 暗夜,對她著迷 火影:砍我就掉盲盒,綱手上癮了 我有一張大魔頭的臉 漫威世界的次元法師 修仙十年,下山後我舉世無敵 氪金玩家之我係非酋 修仙之墜入凡塵 另一個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