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軍一夜未眠。
窗外的天空漸漸泛白,映照著他疲憊的麵容。
他知道,拒絕捐贈方的條件意味著學校的困境將雪上加霜。
但他絕不能以犧牲學校的長遠發展為代價。
他起身,輕輕地吻了吻李秀梅的額頭,然後悄悄地離開了房間。
新的一天開始了。
潘海軍馬不停蹄地奔波於各個部門之間,尋求新的合作機會。
他一次次地解釋學校的現狀,一次次地闡述自己的理念,但得到的回複卻大多是模棱兩可的承諾。
時間一天天過去,學校的開學日期越來越近,可所需的資金仍然沒有著落。
教室的屋頂還在漏雨,桌椅也破舊不堪,這一切都像一座大山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
與此同時,李秀梅在醫院也遇到了新的挑戰。
她發現阿孜古麗,一個聰明伶俐的維吾爾族女孩,最近常常悶悶不樂。
阿孜古麗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但最近她的狀態卻明顯下滑,上課心不在焉,作業也完成得馬馬虎虎。
李秀梅擔心她是不是生病了,便特意找她談心。
“阿孜古麗,最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李秀梅關切地問道。
阿孜古麗低著頭,沉默不語。
“孩子,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告訴我,我是醫生,也是你的朋友。”李秀梅溫柔地撫摸著阿孜古麗的頭發。
在李秀梅的耐心勸導下,阿孜古麗終於開口了。
原來,阿孜古麗的父親最近生病了,家裡的經濟狀況更加拮據。
她擔心自己會成為家裡的負擔,便萌生了輟學打工的念頭。
“阿孜古麗,你千萬不能放棄學業!”李秀梅緊緊地握住她的手。
“知識改變命運,隻有好好學習,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李秀梅鼓勵阿孜古麗要堅強,並承諾會儘力幫助她。
她還鼓勵阿孜古麗的父母要積極麵對生活,不要放棄希望。
傍晚,疲憊不堪的潘海軍回到家,看到李秀梅正在廚房忙碌的身影,他感到一絲欣慰。
他走到李秀梅身邊,輕輕地摟住她的肩膀,“辛苦你了。”
李秀梅轉過身,看著潘海軍憔悴的麵容,心疼地說“你也要注意身體啊。”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短暫的寧靜。
潘海軍打開門,看到楊校長站在門外,神情凝重。
“潘海軍同誌,我們得談談……”
楊校長走進屋,眉頭緊鎖,語氣沉重“潘海軍同誌,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
我聯係了幾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想邀請他們來學校支教,但他們一聽說是南疆,都婉拒了。”
他歎了口氣,“教育資源的差距太大,優秀教師不願來,我們學校的師資力量難以補充啊。”
潘海軍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楊校長說的是實情。
南疆地區條件艱苦,教育資源匱乏,很多老師都不願意來這裡支教。
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援建資金,如果因為師資問題無法有效利用,那對學校,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他揉了揉太陽穴,感到一陣無力感。
李秀梅見狀,遞給他一杯熱茶,安慰道“海軍,彆太著急,總會有辦法的。”
她轉頭對楊校長說“校長,學校現在有多少老師?他們的教學水平怎麼樣?”
楊校長接過茶杯,喝了一口,說道“現在學校隻有七八個老師,大多是本地年輕教師,經驗不足,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有些老師甚至連普通話都說不好,更彆說教孩子們了。”
屋內的氣氛凝重起來,三個人都陷入了沉默。
與此同時,李秀梅一直在努力幫助阿孜古麗。
每天下班後,她都會抽出時間給阿孜古麗輔導功課。
阿孜古麗很聰明,也很努力,但她之前的學習基礎太薄弱,很多知識點都沒有掌握,學習起來非常吃力。
李秀梅耐心地講解,一遍又一遍地示範,但阿孜古麗的進步仍然很慢。
“阿孜古麗,不要灰心,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隻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獲的。”李秀梅鼓勵道,看著小女孩兒迷茫的眼神,她心裡也有些無奈。
教育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彌補的,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投入。
這天晚上,阿孜古麗做完作業,抬頭看著李秀梅,小心翼翼地問道“李醫生,我是不是很笨?為什麼我學得這麼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