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節製一切文武,軍事、經濟、民政,地方一號位。
穆裡瑪沒有擔任靖西將軍率軍南下前,湖廣戰事一直是一號位張長庚負責。
其與四川總督李國英、陝西總督白如梅並稱“三督”。
穆裡瑪到湖廣後,由於鼇拜的因素,張長庚這個一號位的總督才被迫退居第二,接受穆裡瑪的領導。
穆裡瑪回京後老張原以為自己會恢複待遇,沒想燕京又派來了年輕的帽子王。
無奈隻得繼續屈就二號位。
但讓他憋屈的是,新來的帽子王視他這個總督大人如眼中釘,不僅大力提拔胡全才、於養誌等人削弱他這個總督權力,更在戰事關鍵時候勒令他靠邊站,完全失去對湖廣戰事的主導權。
以致老張差點就要上書請辭,摞挑子不乾。
但靠邊站不意味他這個總督真就是供在廟裡的佛象,什麼話也說不上,關鍵時候隻要老張敢豁得出去,他的話就大大的有份量。
你傑書不是認為我張長庚廢物無能麼,那好,我這個廢物就硬架著你這個帽子王!
老張是鐵了心跟傑書杠上。
撤軍?
娃娃你想的太美。
隻要他這個總督大人不同意撤軍,倒要看看傑書這個靖西將軍能帶走幾個人。
原因無它,不管是湖廣提督董學禮還是湖南總兵高守貴、湖北總兵牛萬程,以及在荊州的副將汪大元、常進忠等人,於體製上的直接頂頭上司不是傑書這個帽子王,而是張長庚這個總督。
所以,沒有老張的允許,幾萬綠營兵程序上沒法撤。
想要撤,就得先罷掉老張這個總督。
燕京那邊顯然不會這麼做。
不管荊州眼下撐不撐得下去,高喊主戰的老張肯定比想要撤軍的傑書更加受朝堂喜歡,也更加受世人敬重。
當然,老張也不是一昧空嚷主戰,不切實際,其堅持繼續圍困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第一,朝廷的臉麵。
“區區一座荊州城就讓大清幾萬官兵束手無策,甚至還得被迫撤軍,傳出去天下人怎麼看?大清的顏麵還要不要了!”
“天下人是不是就此認為朝廷的官兵完全都是廢物,不堪使用!是不是也會因此認為明朝有可能東山再起?我大清已是強弩之末!”
老張越說越氣憤,以致吐沫星子滿天飛。
說的也是事實,撤軍在政治上的影響很壞。
要知道大清這些年來之所以屢屢取得軍事上的勝利,除了明朝勢力不斷內訌外,就是因為大清是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從而建立了一個自上而下的完整統治體係。
依靠這個體係以絕對的體量這才壓死了南明小朝廷。
完整統治體係的根源是什麼?
就是人心!
人心在清,明朝就必死無疑。
人心若突然反複,那地方士紳和那些讀書人就會跟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結果就是完整的統治體係從內部出現縫隙,繼而開始一塊塊的坍塌。
猶如千裡江堤,毀於蟻穴。
就眼前局麵來看,一旦大軍解圍撤走,那不僅是荊州一府完全動搖,而是湖北一省的動搖。
這個風險,老張不能冒。
後果,更是傑書承擔不起的。
畢竟,湖北眼下除了荊州外,還有西山賊,還有流民!
地方統治體係除了襄陽、武昌、漢陽等地外,都在風雨飄搖中。
一個不慎,這些地區都有可能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