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起價,是小人作為。
但王五不覺得自己單方麵“提價”有什麼不對,這會不趁火打劫什麼時候打?
反正慌的不是他,而是陝西那三位。
五千匹戰馬換取明軍不重返夔東攻打漢中,怎麼看這筆買賣都是陝西方麵劃算。
因為哪怕明軍不打陝西,隻要擺出一付進攻架勢,尚在茅麓山未完全撤回去的陝西綠營就得被明軍拖的不能動彈。
康恩倍透露的消息是目前尚在茅麓山和巫山一帶的陝西清軍有六七千人,整個西北清軍包括駐防八旗總兵力是六萬餘人,其中陝西綠營三萬多,甘肅兩萬多。
不過陝西綠營接連受明軍重創,雖經補充但真正能戰之兵也就萬餘人,故而滯留在夔東地區的這幾千精兵於陝西方麵就是救命的稻草。
要是不能及時撤回,一旦吳軍自四川北上,陝西門戶漢中就跟不設防似的。
漢中丟失,不僅西安麵臨吳軍大舉迫近壓力,甘肅那邊同樣也會受到波及。
西北一旦糜爛,後果是陝西三巨頭無法承受的。
因此,西安那邊對於同荊襄明軍達成停戰協定,避免兩線作戰同時把兵馬調回來的需求是相當迫切!
由於西北麵臨來自吳三桂方麵的巨大軍事壓力,康恩倍回去後雖在富喀禪麵前對陝西提督陳福多有“詆毀”,想幫王老爺把這個陳福調到彆處去,但陝西總督白如梅和巡撫賈漢複卻以戰事要緊為由,反對向朝廷上書要求罷免陳福。
考慮到西安八旗已不能戰,陳福雖有抗命之舉但也真的是能打,富喀禪便沒再堅持,令陳福先行前往漢中組織針對吳軍的第一道防線。
又向燕京八百裡告急,請求朝廷調甘肅提督張勇馳援漢中。
總督白如梅也向燕京發去了同樣折子,不管是他還是富喀禪,都沒有向燕京提出調平涼提督王輔臣入陝,反而均在折子中提醒燕京方麵要注意西北綠營有可能潛在的“通吳勢力”。
顯然,過去和吳三桂關係密切的王輔臣縱是內心深處沒有響應吳三桂的意思,其也被清廷上下認定為“不可靠分子”。
至少陝西三巨頭明顯不信任有當世活呂布之稱的“馬鷂子”王輔臣。
好在王輔臣的獨子王吉貞在燕京為官,有這麼一個人質在,想來王輔臣也不會輕易造反。
康恩倍帶回的三千匹馬要求,富喀禪和白如梅商量過。
給明軍戰馬是資敵行為,眼下形勢也由不得富、白二人不妥協。
隻是三千匹戰馬被他們打了個折,同意了一半。
一千五百匹戰馬看著數量不少,卻絕對無法以此建立一支強大騎兵。
因為某種程度上戰馬屬於易消耗品,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補充,莫說一千五百匹,就是一萬匹也成不了氣候。
更何況一個合格的騎兵沒幾年是養不出來的。
就明軍那生存條件,給他們一萬匹馬多半也是當成代步工具用,衝不了鋒殺不了敵。
加之陝西同荊襄隔著夔東山區,明軍這點騎兵就更不可能威脅到陝西。
頂多襲擾一下河南。
河南有達素這個身經百戰的老將在,大清在河南的統治也十分牢固,燕京隨時能向河南派出大股騎兵,故而陝西方麵也不認為明軍這點可憐的騎兵能對局麵起到什麼關鍵作用。
給就給吧。
戰馬由富喀禪予以解決,壓根沒敢上報燕京。
是從他的西安八旗調撥的,至於戰馬去哪了,賬麵上自是好做的很。
戰馬現在已經到了竹山西北的銅錢關,隨時都可以與明軍交接。
但哈克三沒想到明軍方麵會坐地起價、獅子大開口要五千匹,當場氣的不輕,然而雖氣憤王五的“訛詐”,身負儘快解決東線問題的哈參領也知此時不是翻臉的時候,更知沒有跟王五討價還價的餘地。
因為,他已經收到吳三桂起兵造反消息。
並且比王五這邊知道的更詳細。
消息是貴州方麵忠於大清的官員冒死發出。
七天前,占領貴州的吳三桂命大將王屏藩、侄孫吳世琮領精兵五萬自遵義入川!
其中步兵四萬,騎兵一萬,對外號稱三十萬。
四川提督鄭蛟麟、總兵譚弘等人都與吳三桂關係密切,四川綠營密布吳三桂黨羽,因此陝西方麵判斷吳軍入川後根本不會遭到四川綠營任何抵抗。
那麼,進展順利的吳軍在四川綠營配合下,最快一個月就能占領成都、重慶。
也就是說吳軍對陝西的進攻最遲也在六月中下旬。
留給陝西方麵的時間不多了。
不能在六月中旬前完成抵禦吳軍入陝的軍事部署,陝西便將同貴州、四川一樣被吳軍迅速攻占。
那樣一來於大清真就是社稷傾覆之險。
輕重緩急之下,哈克三沒有痛斥王五食言,也沒有告知上麵隻同意1500匹戰馬,而是表示此事他不能決定,需要上報西安。
王五對此表示理解,臨時加的價肯定需要時間得到最終結果,但先前談好的也沒必要因此擱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提議馬上進行第一批俘虜交換。
哈克三猶豫了下表示同意。
清軍方麵交還的三千多俘虜都是被擄去的忠貞營女眷,當這些衣衫襤褸看著無比淒慘的女人被清軍當作牲畜一樣一隊隊趕出來時,明軍上下無不義憤填膺,若非王五同袁宗第竭力約束,恐怕就有將士提刀去和清軍拚命了。
王五這邊依規定向哈克三交還六千多名在荊州被俘的綠營俘虜。
當初在荊州搞來去自由發路條領路費回家政策,結果除不到萬人的俘虜自願加入明軍,其餘三萬多俘虜都要求回家。
因為要對俘虜進行甄彆,到目前為止甄彆完畢放走的有兩萬多人,餘下排隊甄彆的還剩七八千人。
王五卻要向陝西方麵交還一萬四千多俘虜。
無形之中多了幾千缺口出來。
無奈之下,不少拿了路條和路費走到半路的俘虜又被明軍重新抓了起來。
不少俘虜在知道他們要被交換給陝西方麵後,一個個真是哭笑不得。
自嘲說他們這是被明軍賣了。
事實的確是這樣。
但王五為人大方仁義,對廣大綠營官兵也一直秉承友好政策,不想落個賣豬仔的壞名聲,所以私下給這幫俘虜一人三兩銀子的私人補貼,並表示將來再被俘虜的話路條的作用可以加倍。
就是原本持路條可以赦免一次,現在多加一次。
又定了若乾小政策。
比如雙方交戰過程中帶槍來投的如何如何,一個人來和拉一幫人來如何如何。
超級加倍的意思。
有先前良好的信用為基礎,總之,皆大歡喜。
第一批交接雙方的重要人物肯定不在交換名單中。
王五手中的貝勒董額和輔國公特爾親等滿洲親貴,這會被安排在宜城,享受的待遇比王五都好。
除了女人沒有,其它都有。
種種優待無疑給這幫滿洲親貴釋放了一個大大信號——落在五爺手裡,吃香的喝辣的。
與此同時,也給滿洲親貴們一種錯覺——荊州王耀武並非真心要反,實是鼇拜逼迫太甚!
不過王五卻在第一批俘虜中,釋放了在襄陽被俘的湖北巡撫胡全才和襄陽知府上官儀等25名官員。
俘虜交換沒有任何儀式,就是清軍這邊出多少人,明軍那邊出雙倍。
雙方隔河交接,除了女人的喜極而泣聲,男人均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