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想事。
印象中吳三桂打著朱三名義起兵僅僅幾個月後就自立為周王,廢棄康熙年號,改元利用,當年即為周王元年。
過了幾年,由於吳軍始終無法渡江,加之抗清聯盟崩盤,為挽回人心吳三桂方在衡州匆匆稱帝,正式建國大周,改元昭武。
如果說朱三的失蹤迫使吳三桂自立,那幾年後的稱帝應是用來安撫人心,提升士氣的手段。
可那個時候稱帝真就是垂死掙紮了。
徒落個被人恥笑而矣。
但要是吳三桂現在就稱帝呢?
即便西北戰局打成膠著仗,吳三桂自領的中軍進展依舊順風順水,耿精忠那邊打的也很積極,孫延齡那邊估計也不錯,整個抗清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吳軍上下更是士氣高昂,對殺過長江去充滿信心。
按張長庚分析另幾家不反對的情況下,吳三桂於“高潮”時登基稱帝然後以皇帝名義頒發北伐詔書,同當年的朱元璋異曲同功。
真當了皇帝,吳三桂還會在長江邊猶豫不決麼?
至於那些真正的複明人士,真的重要麼?
便是襄陽的虎帥他們,恐怕也不重要。
槍杆子出政權。
兵強馬壯的吳周集團在吳三桂稱帝刺激下,打的隻會更凶更猛。
一時之間,王五都動搖了。
但往往過於樂觀的分析往往都會伴隨巨大的風險。
張長庚說的再好,也不能保證事情真會如他說的那般。
將滅清當成頭等大事來辦的王五不敢冒險真的同老張一起去勸老丈人稱帝,躊躇了下提出自己意見。
就是希望張長庚能同他一起勸說吳三桂擁立韓王,以確保反清聯盟能夠正常運轉下去。
不想張長庚卻是輕蔑一笑,道“這個韓王根子不正,哪裡能為天子。就算我肯承認,你老丈人也不會承認。”
聞言,王五眉頭微皺。
韓王朱璟溧的親王身份的確不“正規”。
雖說他是朱元璋之子韓憲王朱鬆的九世孫,但根據明朝的宗室降等製度,清軍沒有入關時朱璟溧連個宗室都不算,就是一平民百姓,與朱明皇室毫無關係。
山西反清運動風起雲湧時,朱璟溧被義軍首領虞胤、韓昭宣推舉為“韓王”,兵敗以後朱璟溧逃到湖廣。
永曆帝在宗藩凋零、譜係紊亂的情況下,出於策略考慮承認了朱璟溧的韓王封號。
如此,一個根本不是宗室的朱姓之人,怎麼可能會被吳三桂承認為天子後備人選呢。
韓王不能,荊州的東安王更不能。
鄭家手裡的魯世子等宗室,吳三桂也不會承認。
事情就又陷入死循環。
難不成還真要勸吳三桂自立為帝不成?
“我手裡有三四萬人,你那也有三萬人,再有你嶽父幾萬人馬,咱們合力渡江北上,何愁大事不成?”
王五眉頭緊鎖的樣子讓張長庚以為對方對自己的提議心動了,趁熱打鐵開始“誘導”起來。
王五微哼一聲“我不相信你張長庚會真心擁護吳三桂稱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張長庚知道要說實話了。
因為對方也猴精。
坦言他除了想要這份擁立大功外,就是真心希望吳三桂能把滿清給滅了。
不然,他這個定北王怕是要被清廷挫骨揚灰。
盯著老張看了又看,王五發現老張的眼神無比清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也就是老小子是真心想給吳三桂披黃袍。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隻要你點頭,事我來安排,到時你站在我邊上就是,對了,勸進表也由我來寫,不用你操心”
張長庚熱火朝天的就等王五點頭提筆寫勸進表了。
“這件事我現在不能給你答複,我得問問馬寶將軍。”
王五還是堅持了自己想法,也想知道馬寶對此事的態度。
此人是吳三桂封的右翼將軍,於吳軍中的地位僅次於金吾四將軍和左翼將軍張國柱。
也是同胡國柱、吳國貴一樣的反清急先鋒。
這次作為前鋒接收官,馬寶帶了五千騎兵來武昌。
張長庚無奈隻好同王五一起去找馬寶。
“王五兄弟?”
看到同張長庚一起來的王五,馬寶很是驚訝,他以為大元帥的小女婿在荊州呢。
“馬將軍!”
王五沒心情與馬寶敘舊,當下將自己欲勸說嶽父擁立韓王為天子的想法說了。
張長庚怕馬寶先入為主,待王五說完忙將自己想法也說了。
聽了二人所說,馬寶很是驚訝,也倍感錯愕。
思慮片刻先是對王五道“當年我之所以降大元帥,並非不能戰,實是永曆棄國寒了我等西營將士之心。”
王五聽後沒有說話,他知道馬寶說的是實情。
永曆棄國這件事令得西營數萬將士向清軍投降,也讓不少永曆朝臣就此喪失複國希望,紛紛隱入山林。
馬寶當年投降時也說的很明確,他是投降吳三桂,而不是投降滿清。
清廷知道此事後曾多次要吳三桂將馬寶調往它處,但均被吳三桂以南疆剛定,人心浮動、降兵不穩為借口拒絕。
此事後來就不了了之。
隻此時與當年不同,韓王的人品氣節比那永曆不知高出多少,因而王五對馬寶還是很期待的。
隻要馬寶肯支持擁立韓王為帝,吳軍內部肯定也會有人支持,對吳三桂也能起到一定影響作用。
未想馬寶轉頭卻對張長庚道“定北王所言正是馬寶心中所想,我願與定北王勸進大元帥登基稱帝。”
喜歡抗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