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君立刻稟告
“那日屬下代您和陳璉見了麵以後,一開始他還裝瘋賣傻,隻說自己和崔衡是點頭之交。即便下官將他偷偷前往大理寺的事情捅出來,他也還是嘴硬。”
昀笙曾經告訴謝硯之,去見崔衡最後一麵的那天晚上,她見到另一個人也來到了大理寺。
之後在興慶宮的某一天,陳璉拜見皇帝的時候,昀笙躲在屏風後麵,看到了這位陳禦史的臉。
雖然多了一些歲月的痕跡,但的確正是她兒時,在自己爹的屋子裡見過的那個人,身形也和大理寺那晚的人符合。
謝硯之的人,從昀笙給出的“叢山”這個名字入手,挖出了陳璉的秘密。
二十年前的時候,梁京城裡還沒有陳璉,倒是有個陳叢山。
他不是什麼朝臣,也不是什麼名士,唯一留下的痕跡,就是曾經做過當年太子東宮的門生。
先帝有十一子,無論之後幾王爭得怎樣頭破血流,但從始至終被立為太子的,都隻有先皇後所出的三皇子——端華太子一人。
先太子其人禮賢下士,頗有古風,東宮中也請了許多有識之士。陳叢山便是其中之一,還曾經為旱災之事進言,被端華太子褒獎。
但總的來說,他也不過是東宮諸多門生中十分不起眼的一員,彆說心腹了,隻怕名號都排不了。
後來,皇長子野心勃勃,謀害了端華太子,先帝也因為眾王之亂而重病。東宮的許多人便在那之後被遣散了。有的繼續科舉致仕,有的投奔了其他皇子,有的則像陳叢山一樣,消失於人海之中。
這個本名除了和東宮有點微不足道的聯係,一點特彆的地方也沒有。
因此,在徐慎君和陳璉的這一次會麵中,即便被他叫破了這個本名,陳禦史也還是不動聲色。
“下官區區諫官,竟然勞累貴人查了這麼多。隻可惜,下官不過是因為生了一場病,請人算卦,換了個更吉利的名字罷了。這位大人總不會隻是想和陳某交流一下取名之道吧?”
直到徐慎君透露出了崔衡密信裡的一點東西,陳璉的臉色終於變了。
“你背後,到底是誰?”
“陳大人,我家主人是抱著善意而來,這您絕對可以放心。否則這些東西,恐怕已經到了蕭家手裡,而陳大人現在也不能安然無恙地坐在這兒,和小民喝酒了。”
陳璉目光低沉,死死盯著他,俄而放聲冷笑“你家主子,是從什麼地方得到了這些?”
徐慎君在桌子上,用酒水劃下了一個“崔”字。
“那一位走得冤屈,我家主子也無時無刻不想為他平冤。”徐慎君歎了口氣,“陳大人,這麼多年的交情,難道您不想嗎?”
……
那一天分彆之後,陳璉的表情比來時更加明快了。
“侯爺,這是陳璉給出的誠意,但是他說,他也想看看侯爺的誠意。”
總不可能,他們說會為崔衡平冤,陳璉就真得信了。
陳璉交給徐慎君的,是一張文契,上麵記載了這些年來戶部給北定軍的撥款,有謝硯之執掌北定軍之前的,也有之後的。
“雖然師父從前便告訴我,戶部水深,可沒想到能深成這樣。”謝硯之隻掃了一眼,便忍不住將手掌攥緊。
這麼多年以來,戶部撥款明麵上是一本賬,出來又是一本賬。而糧草和銀子從京城出發,經過迢迢萬裡,再到北疆,又成了另一個數。
也不知道喂肥了蕭黨多少蠹蟲。
“告訴陳璉,本侯會讓他看到誠意。”
饒青撕開了蕭黨的口子,也是時候乘勝追擊。
謝硯之和徐慎君幾乎密談到了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