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雖名將輩出,而劉仁瞻卻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壽州之戰幾乎前前後後進行三年之久,劉仁瞻以一城之力應付大周傾國攻擊。這場大戰不要說李重進失去了信心,不管是哪個大周將士都看不到絲毫取勝的希望,當然隻有柴榮是例外。
一開始,大周因為準備充分,可謂進展神速,迅速奪取壽州外圍防線,當壽州隻剩一座孤城時,誰都以為勝利近在眼前,可壽州城下卻是讓大周大軍撞得頭破血流,而劉仁瞻善守之名也是那時傳開,不知道多少大周名將在之手下飲恨,其中便包括李重進。
眾人漸漸都形成了一種意識,那便是覺得壽州有劉仁瞻在便牢不可破,甚至一直被柴榮引以為左膀右臂,一直有禁軍第一高手的趙匡胤也開始勸柴榮退兵。因為這個時候南唐援軍已然抵達,而戰爭對大周來說失去了一開始的突然性,開始朝著大周不利的方向發展。
但偏偏柴榮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巨大危機的出現未必不以為著轉機的出現。柴榮親臨前線,不惜征集數十萬壯丁,先是以鐵鎖橫江以阻擋南唐水軍的增援,緊接著將炮石機移將到竹筏之上繼續發動對壽州的攻擊。
可是誰都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表象而已,柴榮早已暗中調動精銳分頭阻擊南唐援軍。南唐各部兵馬分頭支援壽州,幾乎各部將領和大周大部分將軍都想得差不多,大周久攻不下壽州早成了疲敝之師,壽州已然耗儘大周所有銳氣,隻要他們率領南唐大軍出現在壽州城下,大周除了撤退之外彆無他途。如果大周不選擇撤退的話,就會麵臨南唐援軍和壽州守軍的兩麵夾擊。
然而!任誰都想將不到,柴榮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第一階段的目標根本不在壽州,而是在南唐各路援軍。要是把壽州之戰放到現代解析,便會發現此戰乃是經典的圍點打援,這樣的戰例放在古代並不多見,此戰充分展示了柴榮在軍事上的傑出才能。
就是李重進本人捫心自問,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對不會比柴榮做得更好。接下來就沒有什麼懸念了,南唐各路援軍都沒有想到柴榮會來這麼一手,幾乎都沒有做好和大周精銳交手的準備,原以為此行將如同行軍一樣輕鬆,南唐到底為他們的輕敵付出了代價。
柴榮以有心算無心,加之南唐各路援軍各自為戰,並沒有統一的部署,最後讓柴榮各個擊破,南唐援軍沒有跑掉一路,皆成了柴榮的盤中餐。
再後壽州就算是斷了外援,那怕劉仁瞻有通天徹地之能,也唯有困守壽州,徒呼奈何。柴榮驅使數十萬精壯,其中再夾雜大周精銳,日夜不停攻取壽州,讓劉仁瞻根本分不出虛實來。
即使最後關頭,劉仁瞻祭出手裡的殺手鐧“僧兵”,儘管在一段時間內給大周軍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可柴榮也祭出了尚未訓練完成的“稚子營”,在“稚子營”一命換一命的打法下,即使戰鬥意誌不弱的僧兵最後也崩潰了,劉仁瞻在壽州將破前夕,焦慮和憤懣交替之下一病不起,最後活活被氣死。
壽州一戰後,柴榮地位越發穩固,幾乎沒人敢質疑柴榮的命令李重進隻有在虛無縹緲中繼續等待和煎熬。雖然李重進本人也在清楚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柴榮隱隱不隻是大周的皇帝,更像是大周的守護神,一個人就算再如何了不起,怎麼能跟神鬥?即使李重進口上從不承認,但柴榮不可戰勝的印象已經深深烙在他腦海深處。
李重進也知道想要將柴榮從那個位子趕走,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除了造反外並沒有其他太好的選擇。對於戰勝柴榮,李重進一點兒把握都沒有,隻能繼續選擇隱忍和等待,隻到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好在柴榮北伐的消息傳來,李重進欣喜若狂之下,更是差點哭將起來,這樣機會他實在是等得太久太久了。而後柴榮北伐未競全功,更是差點兒死在遼人手上,這讓他重進又驚又喜,已然躍躍欲試起來。雖然知道柴榮病重,隻是柴榮長久積威的影響之下,李重進還是決定等局勢進一步明朗了再行動。
不久之後,柴榮駕崩的消息傳開,李重進那日又哭又笑,手下人都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敢相勸半點兒。
隻有翟守珣才明白,李重進半生都將柴榮看作自己最強大的對手,做夢都在想著在堂堂正正的擊敗柴榮,好在人前證明他李重進更勝過柴榮,證明昔日郭威的選擇是個錯誤。對於李重進為何有這樣的執念,翟守珣也不是十分清楚,不過李重進拿柴榮當對手,而柴榮未必將他李重進放在眼裡。
從柴榮將死之前尤不忘北伐遼國便可以看出,柴榮絕對不是李重進那般鼠目寸光之輩,他的眼光看得更長更遠,至於這種個人間的得失和意氣之爭,或者柴榮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柴榮有著更為遠大目標,有著吞吐天下誌向,他不會駐足一時一地的風景,他要“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哪怕是身為柴榮的敵人,不論是現在趙匡胤這邊還是原來效力的李重進,翟守珣都不得不承認柴榮是一個可敬的對手,一個全身上下都散發著無窮魅力的對手。如果柴榮還在世,也許再過幾年,他未必不會選擇效忠柴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當然!這一切都是如果,建立假設的基礎上,隻可惜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在他最為年富力強的年紀,就這麼突然的走了,而留下卻是一個爛攤子。至少翟守珣是這麼認為,這也是他不看好十歲的兒皇帝柴宗訓,毅然選擇投靠趙匡胤的真正原因所在。
不過!翟守珣倒也漸漸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柴榮成為了李重進永遠揮之不去魔障,那怕柴榮已經死了,李重進依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本來柴榮死了,李重進可以說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可是不等他有所行動,另外一個人動作比他還快。不用說那個人就是趙匡胤,對於趙匡胤的不厚道,李重進心中的憤概可想而知,柴榮好歹他李重進還算是心服口服(在柴榮死後,李重進捫心自問倒也承認了自己不如柴榮這一點)。
而他趙匡胤算是什麼東西?李重進可以說也算是目中無人之輩,可是趙匡胤行事更是要狠辣得多,他不隻是將小皇帝柴宗訓趕下了帝位,而且直接廢去了大周,建立了所謂的“大宋”。李重進一輩子都在做著大周皇帝的美夢,可趙匡胤這麼一來,算是徹底的把他的美夢給粉碎了。
如果真的要把李重進所恨之人排出個順序來,毫無疑問趙匡胤將穩坐第一把交椅。李重進隻恨不得將趙匡胤生吞活剝,然後食其肉飲其血再敲其骨。李重進原來中柴榮的“毒”,已然有走火入魔的先兆,年複一年等待,差點兒沒有將李重進給逼瘋。趙匡胤這一下可算是徹底將李重進逼反了,李重進被逼反後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聯合柴宗訓,打算借柴宗訓之勢,挾天子以伐不臣。
那李重進恨了柴榮半輩子,到頭來卻不得不選擇和柴榮的合作,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換一種角度來看,就知道李重進打得一手好算盤,柴榮雖然不在了,可是餘威尤存,如果他將小皇帝掌握在手中,便是掌握了大義的名份。就算趙匡胤手裡禁軍的實力再強大,也不可能隻手遮天,心懷大周之人也應該還有不少。
如果這些人能為李重進所用,無疑會極大增強他本人的力量。隻是李重進無論如何都料將不到,柴榮的兒子居然“膽小如鼠”,這還是柴榮的兒子嗎?
儘管李重進有些意外,可是在他真正的內心之中卻是明顯喜悅多過於失望。甚至李重進冒了一種可笑的想法,那便是他比不過柴榮,可和他柴榮的兒子比起來,很明顯他李重進才是大周合格的繼任者。想想他李重進好歹也算是大周一代名將,卻是掉價落到和一個十歲的孩子比輸贏的田地,亦是有些可悲。
“小皇帝那裡可以先不用管他,去開封路上,我叫你繞道聯係李筠,他那裡可有消息回複?”李重進儘管有些像得了失心瘋,可長年爭伐沙場的他,還是清楚的單憑他一人要和數十萬禁軍相抗,還是有些勉強。這時候他便想到昔日沙場上的同袍,在李重進看來李筠即使不買自己賬,也應該會買柴榮的賬。
在李重進平日回看來,隻要他打出匡扶大周的旗號,李筠定然會在第一時間響應的。李筠是否忠於大周還在其次,他應該清楚的知道隻要趙匡胤第一個將自己滅掉了,他便會是下一個對象,李筠亦是像他一般,手握重兵,坐鎮一方。趙匡胤豈會坐視這麼一人威脅自己的人存在?某種程度上李重進和李筠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
喜歡崛起後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崛起後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