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眼前的問題,許寧深知首要任務是梳理出一套清晰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有效地推進項目進展。
想到這,他隨手抽來一張草稿紙,準備動手記錄。
葉輪機械中的流動分離問題複雜難解,尤其對於非專長此領域的他來說,親自動手分析顯得更為穩妥。
直接對發動機部件進行數學建模,不僅超出了現有計算機的能力範圍,而且沒有必要。
因此,他決定首先對模型進行合理簡化。
“各部件間流量連續”這是許寧寫下的第一條基本原則。
經過一夜的奮戰,團隊成員都顯得有些疲憊。
“閻工,要不你先休息一會兒?”有人提議道。但閻工拒絕了,他堅持認為應該儘快定位問題所在。
“一個軸上,壓氣機與渦輪的轉速相同……”許寧繼續說道。
“根據當前閥門開口的情況,r點的瞬時流量顯然過大,這意味著壓氣機的壓升遠不足以滿足相同流量下壓力調節閥門所需的壓降。
因此,在壓力調節閥門的限製下,通過壓氣機的流量必須減少,導致壓氣機後方的壓力持續上升,壓縮係統的工作點從r重新接近最初的失速0。”
“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迅速找到這個關鍵位置,讓研究所進行逼喘試驗,看看是否能重現這一現象。”另一名工程師補充說。
“也就是說,0點代表了係統最初不穩定的工作條件,我們需要找出壓氣機內部最早出現這種情況的位置,即流動分離引發喘振的初始點。”
“還有,稍後我們要和601所的同事會麵,獲取進氣道的流量數據作為參考。”許寧進一步指示。
“我已經將喘振的震蕩周期獨立提取出來,它包括了四個階段oa、ab、br和ro。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喘振的根本原因——是研發上的不足,生產過程中的失誤,還是運行條件過於苛刻?”
“當瞬時流量降至a點的最低值時,壓氣機後部係統的壓力會因為流入量大大小於流出量而發生變化。在ab階段,進入壓氣機的流量開始增加,而其後的壓力則逐漸降低。”
接下來的任務是從眾多的數據曲線中,精準地識彆出引發異常的那個點。
這項工作雖然複雜,但隻要找到了切入點,就能逐步解開謎團。為了讓大家集中精神,許寧還特意安排了一項新任務,希望以此激勵團隊繼續前進。
時間慢慢流逝,閻偉忠逐漸理清了喘振問題的全貌。每分析出一個關鍵點,許寧就試著驗證一次。他拿起鉛筆,在屏幕前比畫,仿佛在尋找解開複雜難題的線索。
許寧彎腰扶腰,另一隻手操作鼠標,在圖表上標記出幾個異常點,沒有回頭便拒絕了額外的任務。
“確認!完善項目!”他說,然後又補充。
“先聽閻工安排任務再說。”
“對了,常博士去哪兒了?”有人問道。
“可能是去休息了。”另一個人回答。
“大家過來一下。”閻偉忠的聲音響起,大家都圍了過去。經過一夜的努力,團隊終於完成了試飛數據的處理和喘振波形的繪製。
閻偉忠麵前的屏幕顯示著放大後的數據圖,這讓原本疲憊不堪的團隊成員們立刻振奮起來。
“成功了!”有人低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