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會議紀要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儘管丁誌恒對波音與麥道合並案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但他表麵上卻裝作對此事毫不知情。
而更讓人不解的是,前世的華夏似乎並未對此作出任何反應,反而繼續向d90項目投入資金。
文件中的一些結論簡直匪夷所思。雖然有分析認為中美實力懸殊,不宜輕舉妄動,這還算是合乎邏輯。
但有人居然主張合並是件好事,甚至建議支持合並以確保麥道在華夏的生產線得以維持;
還有人幻想通過追加投資將d90生產線升級為波音737,這讓許寧感到既好笑又無奈。
對於這種觀點,除非是立場有問題,否則難以解釋其背後的動機。
曾經,麥道在麵臨企業存亡的緊要關頭時,確實考慮過向華夏轉讓部分飛機製造技術以換取市場機會。
然而,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涉及大飛機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如結構研發和航空發動機技術,麥道依然牢牢把控,未曾鬆手。
波音在收購麥道後,幾乎壟斷了全球大部分的民用航空市場,占據了七到八成的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波音主動分享核心技術簡直是異想天開——畢竟,商業世界裡沒有免費的午餐。
至於某些人的建議,其背後的動機實在值得商榷。
許寧深吸幾口氣,努力維持著自己的冷靜與專業態度。
作為一名晚輩,在資深前輩丁誌恒麵前,他深知不能因一時衝動而失態,因為這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削弱自己先前論點的可信度。
“丁主任。”
許寧謹慎地選擇著措辭“這些建議雖然有其合理性,但似乎忽略了我們立場的一些關鍵因素。”
丁誌恒顯然理解了他的言外之意“這也是為什麼我今天請你來,希望你能從不同的角度給出見解。”
許寧明白對方期待的是既能夠堅定維護自身利益,又具備深度的專業分析。
但他一時也難以更多實質性的意見。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杜亦熵提出了一個建設性的提議
“我們不妨聽取一下那些經常與外國客戶交流的同事們的看法,他們或許能一些有價值的見解。”
許寧聽到這話,微微一怔。
丁誌恒卻很快接過了話題“是航技公司那邊的事嗎?”
“正是。”
杜亦熵放下手中的文件,那文件的內容讓他也不禁皺眉。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說“近二十年來,我們和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在軍售上的所有談判,都是通過他們進行的。”
“軍購不同於普通的外貿,但航技公司在與外國打交道方麵經驗豐富,比我們這些技術出身的人更專業。
而且,距離你們科工委上報討論結果的日子不多了,要找到立場合適的專業人員可能不容易。”
丁誌恒聽了許寧的話後,臉上顯得有點尷尬。
“好吧,看來隻能這樣了。”
丁誌恒靠回椅背上,心情似乎輕鬆了些
“還有件事,許寧同誌。既然我們都認為無法阻止波音收購麥道,那麼關於新海那條d90生產線的未來,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