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駿和梁辯剛剛參加完培訓,到崗還不到半年。
這一次中央與尚海一起舉辦峰會,想要推動ai資本進入電車領域,這兩位小年輕作為相關部門機構的職員,主要是來協助前輩們做一些雜活,增長一些見識的。
手頭上並沒有特彆重要的工作,因此汪秘書很快就協調並抽調他們跟隨孟繁岐。
兩人對孟繁岐的經曆和諸多事宜可以說是相當了解的,照片和視頻也看過不少。
可等到第二天真的見麵的時候,還是不由得在心裡感歎,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自己二人一路中考高考,能進入京華和燕京大學讀本碩,又能直接考入國家部委的實職部門。
對於沒有深厚背景的普通人家庭來說,這基本上就是天花板了,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不過對比孟繁岐的驚人事跡,就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見來的是兩位小年輕,孟繁岐也覺得舒服不少。
最近參會也好會談也好,動不動全是比自己大二十乃至四十歲的長輩們,時間久了實在無趣。
張駿和梁辯肉眼可見地局促和緊張,孟繁岐便與他們簡單交流了一下情況“你們不要把這次任務想得太複雜,我也沒什麼需要你們做的。隻是我同時兼具投資者與考核者的身份,讓你們陪同記錄監督一下。到時候如實跟上麵彙報就好了,這任務沒什麼難度。”
“在諸多需要考察的企業當中,有一部分是我已經持股投資的。另一部分可能以後會跟我有合作關係,現在我去做這方麵的工作,難免有利益相關的部分。兩位小同誌監督我一下,看我在考察走訪時的過程是否合規,判斷的標準和方式是否公正。畢竟我之前沒有過官方工作的經曆,這點還需要多多學習。”
說人家是小同誌,但其實兩人差不多都二十六七歲了。
孟繁岐自己才二十出頭,倒是挺不要臉稱呼彆人小同誌。
倒也不是他要講這官腔,而是兩位小同誌的領導今日也非要前來送行,與自己見上一麵,認識一下。
級彆還不低。
孟繁岐當著人家的麵,也不好表現的太過隨意。
隻好一板一眼地交代事情的內容。
畢竟昨天的汪秘書的資料裡也寫了,這其中的許多企業,都是在過去的三四年中接受了官方上億元補貼的。
孟繁岐的考察結果,會直接影響到其中一部分企業目前的補貼情況是否合格,以及後續的對應補貼數額大概會是多少。
畢竟千萬上億的金額,補助也並非是一筆全部到賬的。
考核不通過,不僅後續的補助不會繼續發放,如果申報存在虛假的成分,已經發了的錢要追回不說,搞不好還有牢獄之災。
汽車產業是華國大國崛起的重要實業,前後五六十年的曆史,見證了整個民族和國家的複興。
不過在經濟騰飛的同時,傳統燃油車一直都是華國永遠的痛。
國外的不少燃油車企業都已經有百年曆史了,國內的燃油車仍舊無法擺脫歐美日核心部件的限製。
說起燃油車的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終究還是根本性的大難題。
華國工人乾得多,賺的少,隻能讓國外的老牌燃油車企源源不斷地吸血。
而現在,電車時代來臨,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被電池、電機和電控所取代。
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彎道超車機會,如果不能把握住,很可能就是前麵五六十年的曆史重演。
國家大力補貼,直接梭哈新能源車,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