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東漢前期之治_白話曆史興衰演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白話曆史興衰演義 > 第32章 東漢前期之治
背景色:字体:[]

第32章 東漢前期之治(1 / 1)

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的《明堂詩》讚歎光武帝道於昭明堂,明堂孔陽。聖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饗,五位時序。誰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職。猗歟緝熙,允懷多福。

這光武帝,不但領軍打仗複統了漢室,在治國方麵也是大有作為,真不愧是中興之帝的典範,光武帝在小說和熒幕裡很少出現,算是一個比較低調的明君。光武帝不僅自己治國有方,他的繼任者更是相繼開創了明章之治、和帝之隆,將漢室推上了另一個高度。

當初,光武帝劉秀複統天下後,先說這吳漢啊,從四川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回來了,皇上高興啊,得好好犒勞犒勞這些功臣們。於是,鄧禹等三百六十五位好漢被封為了列侯,已經封過的呢,就再加點兒封地,已經過世的呢,就封他們的子孫。這鄧禹啊,真是個有遠見的人,他有十三個兒子,每個兒子都讓學一門手藝,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教育子孫那叫一個用心,這做法啊,咱們後人得學著點兒。

皇上這時候呢,開始從文治國了,讓那些列侯們都回家享福去,彆讓他們再操心政務了,也彆讓他們再當官了,好好保全他們。皇上還開了太學,自己親自去參觀,按照古時候的老規矩,把禮樂製度都給整得明明白白的,那場麵,真是煥然一新,看著就讓人舒服。

說到嚴光啊,他本來姓莊,字子陵,小時候跟皇上還是同學呢,關係鐵得很。等皇上當了皇帝,嚴光就改了名換了姓,躲起來不見人了。皇上想他啊,就派人到處找,最後終於在齊國找到了,這家夥披著個羊皮襖,在河裡釣魚呢。皇上趕緊準備了輛好車,還帶了禮物,派使者去請,請了三次,嚴光才肯來。皇上當天就跑到他住的地方去看他,嚴光還躺著不起來呢。皇上就跑到他床邊,摸著他的肚子說“嘿,子陵啊,你就不能幫幫我,一起治理國家嗎?”嚴光睜開眼,瞅了皇上半天,說“當年唐堯那麼有德行,巢父都不願意聽他的,咱們各有各的誌向,你乾嘛非逼我呢?”皇上說“子陵啊,我難道還降不住你嗎?”說完,皇上就上車,歎了口氣走了。後來又把嚴光叫來,聊起了以前的事兒,倆人對坐了好幾個月,還一起躺床上聊天呢。嚴光還把腳擱皇上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來報,說有個客星衝撞了皇帝的星座,皇上笑著說“那是我跟老朋友嚴子陵一起躺著呢!”皇上想封嚴光為諫讓大夫,嚴光不乾,最後跑到富春山種地去了,一直到老死在家裡。

皇上跑到南頓的時候,賜給當地的百姓一年的田租,百姓們感激涕零,非要皇上賜十年,皇上又多加了一年。皇上再到章陵的時候,把白水鄉改成了章陵縣,修了園廟,祭祀了祖宅,看了看田地房屋,還擺了酒席,請了老朋友來喝酒,賞了不少東西。這時候啊,皇上的那些親戚們,趁著酒興,就開始聊皇上小時候的事兒了“文叔小時候啊,那可是老實巴交的,跟人不怎麼親近,就是直性子,脾氣好。現在看看,真是不得了了!”皇上聽了,哈哈大笑“我治理天下啊,也是用的柔道嘛!”

說到皇上的妹妹湖陽公主啊,她嫁給了鄧晨,後來鄧晨死了,她就成了寡婦。皇上就跟她聊起了群臣,想看看她心裡喜歡誰。聊到宋宏的時候,公主說“宋公啊,那威嚴、品德、風度,群臣裡沒人能比得上。”後來宋宏被召見,皇上讓公主躲在屏風後麵,問宋宏“俗話說,‘富貴了就會換朋友,有錢了就會換老婆’,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宏說“我聽說啊,貧賤時候的朋友不能忘,一起吃過苦頭的老婆不能拋棄。”皇上就跟公主說“這事兒啊,不成了!”

再說湖陽公主家的仆人,大白天的殺了人,還藏在公主家裡,官吏們拿他沒辦法。等公主出門的時候,這仆人還跟著坐車呢。洛陽令董宣就在夏門亭把車給攔了,用刀在地上畫了個圈,大聲數落公主的過錯,還吆喝著讓仆人下車,然後就給殺了。公主回去就找皇上告狀。皇上大怒,召來董宣就要打死他。董宣磕頭說“讓我說句話再死。”皇上問“你想說啥?”董宣說“陛下您聖明中興,要是縱容仆人殺人,那以後還怎麼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您打,我自己來。”說完就用頭撞柱子,血流滿麵。皇上讓人拉住他,讓他給公主磕頭道歉。董宣不乾,硬是被按在地上。董宣兩手撐地,就是不低頭。公主說“文叔你當年還是平民的時候,藏罪犯,躲死罪,官吏都不敢上門,現在當了天子,威嚴連一個官吏都鎮不住了嗎?”皇上笑著說“天子跟平民可不一樣。”於是就放了董宣這個硬脖子縣令,還賞了他三十萬錢。董宣呢,把錢都分給了手下的官吏,從此以後啊,他打擊豪強,京城裡的人都嚇得直哆嗦。

最後說說陰貴人的哥哥陰興啊,皇上想封他為列侯,他死活不乾。陰貴人問他為啥,他說“外戚家啊,就是容易不知足,不懂得謙讓,富貴都是命裡注定的,人得知道滿足。”陰貴人聽了這話,深受感動,自己也開始收斂了。皇上對陰興的做法那是大大的讚賞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光武帝下令全國各州郡核查田地和戶口,結果呢,那些刺史太守們大多都玩兒起了貓膩,對有錢有勢的人網開一麵,對窮苦百姓卻百般刁難。那時候,各郡都派使者來彙報工作,光武帝發現陳留郡的文書上寫了這麼一句話“潁川、宏農可以問問,河南、南陽就彆問了。”光武帝就問這文書是咋回事,那官吏支支吾吾的,說是從長安街上撿的。光武帝一聽就火了。

這時候,十二歲的東海公劉陽,也就是後來的明帝,躲在簾子後麵說話了“那官吏是受了郡裡的指示,想拿墾田的事兒做個比較唄。”光武帝問“那為啥說河南南陽不能問呢?”劉陽說“河南是京城,住著好多大臣;南陽是皇帝的老家,住著好多親戚。他們的田宅都超過了規定,不能當標準。”光武帝一聽,趕緊讓虎賁將去追問那官吏,官吏這才招了,跟劉陽說的一樣。光武帝從此對劉陽更加喜愛了。

光武帝還派了謁者去考察那些太守們有沒有貪汙受賄、冤枉百姓的。光武帝本來想立劉陽為太子,但還沒說呢,郭皇後就被廢了,立了陰貴人為皇後。郭皇後被廢後,原來的太子劉強就覺得心裡不踏實,主動辭去了太子位。光武帝就順水推舟,廢了劉強,立了劉陽為太子,還給他改了名,叫劉莊。光武帝覺得劉強退位有禮,就多給了東海郡一些地方,讓他享受二十九縣的待遇,還賜給他虎賁旄頭,設置了跟皇帝一樣的鐘篪之樂。郭皇後的弟弟郭況也被封為大鴻臚,光武帝經常到他家去,賞賜的金帛多得數不清,京城裡都管郭家叫“金穴”。後來,郭皇後和廢太子劉強都得以善終。

那時候天下太平,就交趾那邊兒有兩個女子造反,光武帝就派了馬援去當伏波將軍,給平定了。光武帝每天早起上朝,太陽都偏西了才下班。他還經常拉著公卿郎將們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經常忙到半夜才睡覺。光武帝總攬大權,審時度勢,做事從不出錯,讓百姓們休養生息。他還怕遠征勞民傷財,就拒絕了西域都護的請求,自己親手打造了太平盛世。匈奴都怕他,不敢來犯,兵器都生鏽了。光武帝這中興之美,簡直可以跟少康媲美了。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享年六十二歲。他死後,太子劉莊繼位,就是明帝。明帝立了馬援的女兒馬氏為皇後,這馬皇後啊,愛讀書,性格謙虛恭敬,是漢室的賢後。

明帝還跑到辟雍去,舉行了盛大的射箭儀式。又舉行了養老禮,讓李躬當三老,桓榮當五更。儀式結束後,他還把桓榮和他的弟子們請到堂上,自己親自給他們講解經書。那些儒生們都拿著經書來提問,明帝都一一解答。那些穿著官服的官員們也都圍著橋觀看,聽的人多得數不清。明帝還跑到孔子廟裡去,親自給學生們講課,讓皇太子和諸侯王們來說經,連匈奴都派了兒子來上學。

明帝聽說西域有個神,叫佛,就派使者去天竺求佛法,還弄回來不少佛經。這佛法一來啊,那些王公貴人們都跟著學,就明帝的弟弟楚王劉英最先迷上。劉英啊,是光武帝的第六個兒子,後來因為謀反自殺了,牽連了好幾千人。耿秉多次請求攻打匈奴,明帝都答應了,讓他和竇固等人分頭出擊。結果竇固一個人立功了。竇固還派了個叫班超的假司馬,和從事郭恂一起去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國,鄯善王廣一開始對他們很恭敬,後來突然就不搭理他們了。班超就跟手下人說“這肯定是匈奴的使者來了。聰明的人能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看出苗頭,更何況這事兒都明擺著了呢!”

班超帶著三十六個兄弟,說了句特爺們兒的話“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意思就是,不冒險怎麼有收獲呢?於是,他們趁著黑夜突襲了匈奴使者的營地,一刀一個,砍得那叫一個痛快,斬了匈奴使者及其隨從三十多人,剩下的上百號人全給燒死了。第二天,班超帶著匈奴使者的腦袋去見鄯善王廣,廣一看,嚇得魂飛魄散,磕頭如搗蒜,表示要一心一意歸順漢朝,還把兒子送來當人質。班超回去跟竇固一彙報,竇固樂壞了,給班超記了一大功,朝廷還升班超為軍司馬,讓他繼續建功立業。

竇固又派班超去出使寘國,寘王廣德一看漢朝使臣來了,立馬投降。這一投降,西域各國都跟著學,紛紛派兒子到漢朝當人質。要知道,西域跟漢朝斷了聯係已經六十五年了,到這時候才重新通上。竇固和耿秉又打了車師國,然後上書朝廷,要求重新設置西域都尉和戊己校尉。

再說那益州刺史朱黼,他那是真有兩把刷子,把漢朝的威風傳遍了西邊兒,從汶山以西,那些以前漢朝沒管過、曆朝曆代沒搭理過的地方,像白狼、盤木等一百多個國家,都舉雙手投降,給漢朝上貢。那白狼王唐菆還寫了三首詩,歌頌漢朝的恩德,朱黼讓人翻譯了一下,獻給朝廷。

明帝呢,是個守規矩的皇帝,照著建武時期的製度來,一點沒變。後宮的家族彆想封侯參政。館陶公主想給兒子謀個官,明帝硬是沒答應,隻給了十萬塊錢。明帝對群臣說“官位得配得上天上的星星,出去得能管好百裡之地。要不是那塊料,老百姓就得倒黴,這事兒可不能馬虎。”所以,明帝時期,官員都稱職,百姓都樂業,遠近都敬畏,人口也增加了不少。明帝在位十三年,死後太子劉煜繼位,就是章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章帝是個仁慈的皇帝,繼承了明帝的精明,又加上了寬厚。他孝順太後,減輕賦稅,讓百姓休息,用忠恕之道治理國家,用禮樂來教化百姓。說他是慈祥的長者,東漢的賢君,那是一點沒錯!不過呢,章帝也有個小缺點,就是有時候有點兒優柔寡斷。比如,竇皇後誣陷太子,他就把太子給廢了。後來他知道竇皇後的哥哥竇憲是壞人,卻沒治他的罪。章帝在位十三年,死後太子劉肇繼位,就是和帝。

和帝那時候才十歲,竇太後垂簾聽政,竇憲掌權。有個都鄉侯劉暢,是齊虎王劉演的孫子,來吊唁皇帝,竇太後經常召見他。竇憲怕劉暢分了他的權,就派人把劉暢給殺了,然後嫁禍給劉暢的弟弟劉剛。尚書韓棱說“賊就在京城,不用舍近求遠。”何敞請求親自審案,結果真相大白。竇太後一聽,火了,竇憲一看大事不妙,趕緊請求去北擊匈奴贖罪。那時候北匈奴正亂著呢,竇太後就答應了。

竇憲要出征,公卿大臣們都跑到朝堂上書勸諫,說匈奴沒犯邊,無緣無故遠征,浪費國家錢財,這不是好主意。袁安、任隗都摘下帽子,堅持勸說,上了十多次奏章,大家都替他們捏了一把汗。可袁安、任隗還是麵不改色。太後最後還是聽了竇憲的,派他和耿秉帶著一萬多精兵去打匈奴。結果,竇憲、耿秉在稽落山大敗匈奴,降了八十一部,二十多萬人。他們還出塞三千多裡,登上燕然山,讓中護軍班固刻石記功,這才回來。竇憲一看北匈奴不行了,就想一舉消滅他們,又派耿夔、任尚去圍金微山,又是大敗匈奴,出塞五千多裡才回來,這可是漢朝出兵從來沒到過的地方。

竇憲立了大功,威名更盛了,父子兄弟都在朝廷當官,開始專權謀逆。和帝一看,朝廷上下都附和竇憲,隻有中常侍鄭眾聰明機靈,有點心計。於是和帝就跟鄭眾商量,定了計策要除掉竇憲。因為竇憲是太後的親戚,和帝不想公開殺他,就逼他自殺了。那些跟竇憲有來往的,都被抓起來,死在監獄裡了。班固呢,他寫了本《漢書》,還沒寫完呢。朝廷就讓他妹妹曹壽的媳婦昭接著寫,這就是所謂的曹大家。

當初,梁貴人被竇皇後給誣陷了,給廢了,還死了。這事兒宮裡頭瞞得緊,連皇上自己都不知道他老媽其實是梁貴人。後來啊,竇太後一死,舞陰公主的兒子梁邑就給太尉張酺寫了封信,把這事兒給捅出來了。皇上看了,那是感動得不行。正好,梁貴人的姐姐也上書為自己妹妹申冤,皇上這才知道老媽是冤枉死的。

三公一看,這竇太後生前乾了那麼多壞事,得給她降降尊號,還不能跟先帝合葬。皇上呢,他寫了封親筆信,說“竇氏雖然不守法,但太後她老人家平時也挺自檢自省的。我侍奉她十年,深知大義。《禮記》上都說了,臣子不能貶低尊上。我感情上不忍分離,道義上也不能虧待她,這事兒就彆再提了。”於是,皇上就追尊他老媽梁貴人為皇太後,還封了梁竦的三個兒子為侯。梁竦的孫子梁商,他的兩個女兒後來都做了皇後,梁家從此就興旺發達了。

再說這鄧禹的孫女鄧氏,她選入宮做了貴人,那叫一個恭恭敬敬、小心謹慎,一舉一動都合乎規矩。連那些宮女、仆人都得到她的關照,皇上對她那是讚不絕口。後來,鄧氏做了皇後,還是那麼儉約謙遜。皇上想給鄧家人封官加爵,鄧皇後總是哀求著推辭,所以她哥哥鄧騭在皇上活著的時候,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個中郎將。

孝和帝啊,他十四歲就當了皇帝,那時候還是個孩子呢。可你彆小瞧他,他一上台就把竇憲給收拾了,從此大權在握,威權不失。他尊信儒術,友愛兄弟,優待賢者,能接受好建議。那些外族都不敢來侵犯,國內也是安定團結。要說他跟章帝比起來,那還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孝和帝在位十七年,這才駕崩。

喜歡白話曆史興衰演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曆史興衰演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玄學真千金,有卦她是真的會算 萬域啟元德福新書 離婚前夜,豪門老公失憶了! 洪荒:大道很大,道侶不少! 銀發美人退休後,和邪神無限養老 快穿年代之女配想活到壽終正寢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開局淨身出戶:豪門奶爸帶崽忙! 大事不好!堂主回華夏了!! 逆天魔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