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車最終還是給玩壞了,傳動軸的齒輪被打斷,隻能用馬把它拉回城。唉,出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原本工業革命時,從蒸汽機到蒸汽車也應該是經過了很多人、很多年的改良,沒道理我隻是掃過一眼蒸汽機的原理圖,就能順利地讓蒸汽車直接上路啊。
第二天,我們課上一起總結了一下遇到的問題
1、啟動緩慢。
2、行使緩慢。
3、漏氣。
4、齒輪的強度和精度不夠。
5、轉彎。
6、噪音。
“我覺著我們可以在車上加個陣法,那樣加熱更快。”勃乞爾首先發言。
“不行,車是要動的,方位一變,陣法就失效了。”科傑反駁。
“電磁……”薩坤說了一半,又吞了回去。
電磁加熱肯定也不行,總不能隻有竇二噸才能開車吧?
“我覺著行駛緩慢就是氣壓不夠,它和漏氣是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再把活塞塞的緊一點。”
“塞緊了摩擦也更大啊。”
“我覺得跑得慢也可能是輪子做小了,活塞杆一個來回輪子就轉一圈,我看車的力氣還是挺大的,不如把輪子再加大一點。”
……
探討了一天,核心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雖然這些學生們聽了我幾個月的課,但他們對於機械設備的眼界幾乎是零,這些問題還是得靠我啊。
關於啟動緩慢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蒸汽車的鍋爐雖然叫鍋爐,但它裡麵其實並不需要煮東西。完全可以做成太陽能熱水器那種多根的管狀結構,不僅增加了加熱麵積而且還結實。底下的爐灶也可以再加個風箱。這樣加熱效率應該會快不少。
這一天塔木春又跑了過來,想試試車。
“我們改進方案沒想好,還沒修呢。”我解釋道。
“我聽說開起來可帶勁了,你們什麼時候能改好啊?”
“帶勁個屁,明年這個時候能改好我就謝天謝地了。”
“明年?我聽說跑得挺好的呀。”塔木春爬上車開始研究起來,“你這車要是不讓它跑,隻讓它轉,它還容易壞嗎?”
“隻讓它轉是什麼意思?”
“南麵煤礦上不是挖了好多坑嘛,這一下雨就積水。然後就得讓人趕牛拉著水車抽水,那個活很無聊,從早到晚要抽好幾天。昨天我聽礦工們說要是能用你這車抽水就好了,隻要裝了煤放那就不用人管了呀。”
哦,我剛想起來,因為塔木秋死了,西城又沒生意,所以現在煤礦歸塔木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