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村墳山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42章 村墳山

第42章 村墳山(1 / 1)

村裡的墳山也是必須要寫的一個地方,儘管搬出村子101novel.com多年了,搬出村子的村民仍然會在清明假期會回到原來的村子去給祖先掃墓,外公在世時,還經常不遠百裡,回村去掃墓,而且聽說禮安村原來搬遷出村的村民死後還可以回村安葬,那裡留有一大片墓地和墓碑給搬出村子的村民。原村子的所有權,仍然由原來村子的一幫人管理,隻不過利潤很少,出租給外人使用。

墳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不能太迷信,該寫還得寫,小時候記憶中的墳山是不分白夜,經常能看到鬼火的,後來科學的解釋,是什麼化學反應,近二十年是看不到鬼火了,已經基本上完全消失了,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每每看到大片的墳山,都會無限感歎,要知道土體有限,人口眾多,中國流傳幾千年之久,有多少墳堆,然後又消失了多少墳堆,墳堆如何消失的,估計沒有多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小米雲也是偶然知道曾經消失的墳堆,所以一直都有這方麵的注意,會關注這一方麵。

據小米雲聽說的小道消息,也是實際情況,鄉村中學校的校址選址就是在大量的墳堆群,隻是學生們小,無憂無慮,也不知道真實情況,米雲也是偶然聽之,也沒有考證過。但可以推理下,中國幾千年,或者鄉鎮,小到村裡,就那麼一點地方,一代一代人的生活,農田和水塘不能動,居民建築不能動,鄉鎮中小學校又需要幾塊足球場地大小的地方來修建學校,去哪裡找那個地方來建學校,百年前可能不需要,因為沒有普及私塾,中國幾千年來曆朝曆代的權貴,都是實行愚民政策,普通老百姓是上不了學的,過去八成以上的中國人是上不了學的,一省出幾個學校就不錯了,幾千年來,有名留下的就那麼幾所書院,請私塾老師都是權貴家庭才有的能力,普通老百姓能吃口飯就不錯了。

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進行掃盲教育,儘量普及了中小學教育,中國人才有了人人都能受教育的機會,那問題就來了,都要上學,去哪裡找學校和教室,老師好說,掃盲識字階段的教育容易,大把人能勝任識字老師,就是寬闊的場地太難找,總不能在露天進行批量的教育,刮風下雨怎麼學,要考慮到天氣變化,然後不知道是誰出的注意,就是推平墳山建學校,這個我不知道當時有沒有阻力,想來肯定是有很大阻力的,中國人崇敬祖先不是一兩天的事,是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但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建國後的人們,還普遍有覺悟,那時候的政府官員和大隊部領導都比較有乾勁和能力,隻要打定主意就說乾就乾,再說推平的又不是近十代的祖先,關係淡了,可能推平的十代以上的祖先墳堆,建立學校利國利民,利於當代和未來的子孫,誰還管幾百年前的祖先墳堆,就在二組和三組的交界田地範圍推平了一大塊地,然後學校後麵用圍牆圍起來,我上小學的時候,後麵一大片地,已經開始種植農作物了,之前是初中學校遺址,我念小學的時候,初中和五六年級都取消了,我推測是受計劃生育的影響,湖南是全國各地計劃生育最嚴格的省份之一,除了北京以外。

上了初中學校後,也是聽到學校是墳山開辟出來的,聽誰說的就不記得了,有學生生孩子,就埋在學校裡的地下,後來被暴露出來了,雖是醜聞,學校方麵也沒有完全壓住,還是傳了出來,處理結果就是學生被開除學籍。

推平墳堆總歸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代一代的人要生活下去,十代以上的墳堆群就會初步具備一定的規模,土地有限,古人自己可能也想到過今後發生的事,還好有棺木,深埋地裡,保留了最後的尊嚴。

後麵村裡保留的墳堆群,就是一二組交界處,麵積很大,有幾百個墳地,村裡人過世一般都是葬在那裡,而且村裡人過世了,隻要認識的人,都會去憑吊,寄托哀思,小時候不懂,反正大半個村子死了人,都會去現場看下,那時候一般都是停屍瞻仰七天才下葬,不像現在,天氣炎熱,一般一到三天就會下葬,有沒有五七都不知道了,反正小時候也不怕,初生牛犢不怕虎。

再加上中國又推行了火葬,水葬等方式,土葬也隻有農村那裡才能看的到了。米雲自己就親曆了外公,外婆和爺爺的下葬,還有幾個旁係外公的下葬,舅爺的下葬,四姨夫的下葬,及村裡其他人的下葬,在整個青少年都留下了深刻的下葬烙印。

中國人不信神和宗教信仰,但崇敬祖先是幾千年來的文化傳承,值得深挖,前麵是米雲自己的回憶和推測,文章最後科普一下中國的墓葬淵源,下麵文字,是米雲能在網上查到的現存資料,稍有加工和校正,每篇從網上查到的資料,米雲都會仔細看下進行文字刪減,能加工的就加工

古代墓葬的起源

墓葬,是考古學對墳墓的稱呼。墳墓,民間?稱為墳,或稱為墓。其實,嚴格地說來,墳和墓是對墓葬不同部分的稱謂。墳,原意是?邊的?地,後引申為?處,?凡?出地?的??包或?堆均可稱為“墳”。由此再次引申,堆築在墓壙之上、起到標識作?的?堆(考古學上稱“封?”)也稱為“墳”。?且,越往後世,墳字的原意在於??活中越來越淡薄,轉?成為專指荒郊野外埋葬死者的那個場所。墓,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間,即墓壙、墓?。所謂築?為墳、?地為墓,地下的壙?與地上的墳塚(封?),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墳墓”,即墓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古代對於墓葬,對於死亡的觀念是十分崇高的,是十分敬畏的,正所謂天人合一。從土葬,天葬等安葬的方式、墓地,墓室的位置安排、墓室大小,陪葬品數量、分布等等,無不是按中國對於陰陽五行的認知所建立起來的,而這套體係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後人,其中墓室壁畫,墓室結構等等都為後來研究曆史了非常重要的價值,例如審美趣味,社會風俗,價值取向,等級製度等,同樣對後人了解中華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死去的人都有著不同的方式來紀念,像古埃及的埃及金字塔,像瑪雅文明的庫庫爾坎金字塔,像複活節島的摩艾石像等等,而中華文化由於一直延續下來,許多古時候的觀念也被後人所認識到,而中國傳統墓葬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麵。而陵墓則是承載這些的最直接的場所。

死人的陵墓就如同活人居住的房子,這個“房子”承載著太多太多,房子雖小,但五臟俱全,它是一個思想與道德的結合,也承接著宇宙和人類。

中國傳統文化裡,永生的觀念深入人心,天人合一是占據著非常大的地位的,大到皇宮貴族,小到市井平民,都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死,希望死後靈魂升天,這樣就把像很多陵墓前的神道,像墓室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甚至像飛天的壁畫的意義都結合在一起,商周的厚葬製度也是如此,而天就是指鬼神,其中也充斥著人類對於平安的憧憬和對於靈魂的敬畏,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求神拜佛的行為存在,而墓葬就是能夠充分體現這一思想的載體。

首先從埋葬地來看,所謂的“風水寶地”簡單來說就是依山傍水,風水寶地能夠藏風聚氣,從而達到聚財保平安等目的,墓室的設置還與墓主人息息相關,舉個例子,像很多陵墓裡的陪葬品的數量,陪葬品顏色,方位都會和主人的屬性相關聯,這裡也充分帶有陰陽五行說甚至是道教文化。再說到墓室裡麵,正所謂靈魂不死,陵墓的修建就跟房子相似,同樣存在著很明顯的等級劃分,像石門,墓穴的布置,這是最起碼的“居住”,在石門,石棺,墓室壁上都存在很多具有傳統意義圖案,如四方神獸,如日月,如伏羲女媧,甚至連花,鳥都賦予了十分神聖的含義,充分體現了天人感應,簡單舉一個例子,在高等級石門或者很多棺材裡放有類似於鹿角的“鎮墓獸”,其實不然,這是古代“句龍”,是一種地下,能夠統治鬼魂的身份的象征,就像帝王一樣,統治國家。再說的死人生活,墓穴裡會帶有很多生活用具,如罐,盆等,同樣衣食住行都有保障,這在大型帝陵裡更是能夠得到體現,以陽陵為例,有侍女,宦官俑,有馬車,牛車等,有吃的豬,羊,有穿的絲綢衣服等等,等級越高,對這些更是注重。自古至今,古人乃至今天的人對於生與死這一概念仍然根植於心,像中國農村抬棺材的人,稱之為“八大金剛”,同樣也是有著辟邪驅災的意思。

墳意思是堆起來的土。我國最早的墓葬,是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裡發現的,山頂洞人將逝者安放在山洞的低窪處,並且用土將他們填埋。

這距今已經有大約兩萬年的曆史了,而且在墓裡麵還發現了很多的陪葬品。而在這之前人去世後,他們的後代隻是將屍體棄之荒野,放任各種動物吞食,像現在非洲一些原始部落也還存在這種行為。

隨著人類文明的推進,人們逐漸對葬禮較為重視,所以才出現了土葬。近現代也是傳承下來了,現在都沒有斷代,即使官方火葬方式的推廣,也沒有改變人們自古對祖先墳堆的那種向往,生前怎麼樣生活不管,死後都希望熱鬨一番,安穩下葬。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潛龍在淵二十年,開局陸地神仙 原神多托雷是我老師 開局SSS天賦:把校花做成傀偶 雙人方塊求生,性感蘿莉終成嬌妻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風生水起 我嘞個驚天霹靂玄學真千金 八零,首長不追了,帶崽離婚真香 快穿:惡人終入病嬌懷 小師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八零滬市:和冷麵軍爺的風月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