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我們已經步入中年,也許真的是隨著年齡增長,懷舊和念舊的情節不斷閃現,多夢,年前沒有做夢,不會萌生寫出來給大家看的想法,隨便一點觸動,就會觸景生情,越來越不自覺地回憶過去,閉上眼腦海裡都是童年和小夥伴一起玩過的遊戲。天氣暖和了,手也能動了,後麵會多回憶,多寫一點東西出來,希望能帶回80和90後的回憶殺出來。
時間飛快,轉瞬幾十年就過去了,時代發展太快,來不及停下,回看過去的光景,睜開眼看看這飛馳的時代,華麗而耀眼,但是卻無法找回那個伴著蟬鳴和蛙聲走過的純真的年代。
過去的孩子體質普遍好,就是吃穿不講究,生活水平低,不乾不淨的東西都吃,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衛生健康比較注重,再加上注重學業,還有一個原因應該就是過去的孩子喜歡運動吧,以前隻要有時間,孩子們都喜歡暴力運動和跳皮筋。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蹦跳幾下身體都暖和了。現在的孩子主要是學業,周末都是各種興趣班,哪有什麼自由娛樂活動,最多跑下娛樂場所和兒童公園,玩幾項電子機械運動,家務勞動基本不會做,90後之前出生的孩子都會參與家務勞動。
米雲親自收集整理了網上80和90年代在童年時期經常玩耍的遊戲,以紀念那些消逝的童年時光。讓這些熟悉的畫麵帶我們一起重溫那段美好的時光。後麵有可能逐漸分解單個遊戲玩法來回憶,米雲會抽閒暇時間,隻要不出去釣魚,米雲現實生活中最近準備的都是釣魚活動。
最後看下米雲親自整理加工的一些80和90年代的手工娛樂活動,可能不齊全,以後有機會,有時間就補全,先可以大致懷舊一下這些逝去的娛樂活動
一、包圍和反包圍遊戲
遊戲人數三個人至五個人不等,一般是三個人玩比較適宜。遊戲名字是我現在根據回憶取的(當年遊戲叫什麼名字已經記不清了)。現在的孩子很少玩,幾乎已經絕跡了。
遊戲方法在地上(那時候的地麵基本都是沙土地,沒有硬化)畫一個三角形或者是四邊形,畫的圖形幾個角就可以幾個人來玩這個遊戲,拿一根至少有一頭是尖銳的竹簽作為丈量和插地的工具(有的把長短適宜的直鐵絲一頭打磨成針尖狀),參與遊戲的人事先根據規則選邊站角,再決定由哪一個角先行開始遊戲。
用竹簽狀工具從站角開始沿著圖形的邊進行插線——連線,插線的時候十分考驗技術,插線的位置不能插到圖形的邊線上且要無限接近圖形邊線的邊緣,插線的位置不能超出竹簽工具的長度,否則判做失敗,失敗後即要交給下一個同伴來玩,當插線準確,將兩點之間用實線相連,再繼續,當插線到下一個角時,更要考驗插線的技術,因為下一個站角的同伴必須在你預留的狹窄包圍通道內進行插線——連線,插線到兩邊的邊線上或邊線外,均為失敗,如果同伴成功“逃”出了你的包圍圈,即可以馬上實施反包圍,遊戲結束或被包圍的同伴感覺跳出包圍圈不太可能,勝利者可以用插線技術進行“封城”,將裡麵被包圍的人永遠困死在裡麵。
這個遊戲現在會玩的人已經很少了,網絡上找不到任何圖片,小編自己畫了一個草圖,供大家回憶。
二、跳房子
遊戲人數2個人就可以玩,多則10多個人都可以玩
遊戲方法地上畫著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後用石子或是其他的物件扔進“房子裡”,算是跳房子的用具。跳房子時,單腳站立,跳進房子,單腳將跳房子的工具按順序踢進指定格子。比賽,看誰最先完成最高到達最高的房子方塊圖。
三、滾鐵環
一個人可以玩,多個人可以比賽玩。
遊戲方法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鉤子也可以換成一根竹棍或彆的,隻要能推著鐵圈滾就行。大家排在操場上,看誰滾得快滾得遠。
四、打彈弓
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就不再說明
遊戲玩法隻要是男孩子,沒玩過彈弓的極少。一根鐵絲,一根“y”字型木棍,幾跟橡皮圈,一塊布或者是一塊舊輪胎皮,就可以製作出來一把彈弓。
男孩子玩得多,地上撿起一粒小石子,用布包著,拉橡皮圈,瞄準目標,然後鬆開手,石子就會打中目標。
五、炸牛屎粑粑
調皮的男孩子們常乾的事情,用一個鞭炮(小時候的鞭炮可以拆開來單獨賣的)插在牛屎上,然後點燃引線。幾秒鐘後,引線燒到硝的位置就會發出“呯”的一聲,隨即牛屎會衝得到處都是。用同樣的方法還炸過小水坑。
六、打瓶蓋(重點介紹下)
這個玩法現在也不多見,有點類似於現在小孩子玩的打彈珠,但我感覺比打彈珠有意思。
一般2個人一組,4個人剛好組成一局遊戲。一對一單挑也可以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遊戲玩法用類似於老乾媽的瓶蓋子(不過那時候都是不鏽鋼或者是鋁製的)做瓶蓋的底座,然後再用一個比底座稍小一圈的瓶蓋套進底座瓶蓋裡,在瓶蓋裡塞滿鐵塊、鉛塊或者是錫塊,讓瓶蓋夠分量,再用紙將上下瓶蓋之間的縫隙填滿,讓上下兩個瓶蓋儘量組合成一個整體,再準備一個像礦泉水的小瓶蓋子,這個瓶蓋子最好是光滑的,不要有花紋,這樣工具就齊全了。
玩的時候有點像打彈珠,但方法和規則上有點區彆。
七、打彈珠
現在的小孩子可能都不會玩了,現代社會太多娛樂設施,玩不到那種米雲小時候自娛自樂的遊戲。小時候的彈珠子不是現在類似老虎機的電子彈珠機器,有幾十種方法,手推彈子,丟彈子,彈子對戰就有十幾種玩法,基本淡出曆史舞台,可能農村學校還有保留這個項目,現在孩子學業都重,很難有太多娛樂時間。
打彈珠,又叫“彈玻璃球”、“彈球兒”、“打珠子”、“打玻璃珠”,一種流行於101novel.com世紀下半葉的兒童遊戲。
遊戲玩法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農村手動丟彈珠,城裡有機械彈珠子換中獎禮物了,米雲在農村和城市都有親身經曆過,小時候進城過幾十次,米雲媽媽在縣城教師進修學校學習過好幾年,從五到九歲都有隨媽媽進城,大姨和小姨都在縣城安家,米雲住大小姨家或者進修學校。
米雲記得小時候,男生比較熱衷這類純技術性的遊戲,在玩時彼此之間還常互相攀比誰的彈珠較多,女生基本隻看不玩。
八、抓石子(疊石子)
1個人可以單獨玩,多個人可以比賽玩。
找幾顆大小、形狀差不多的石子,一般有3顆和5顆石子的玩法。
遊戲玩法不管是3顆還是5顆,將石子全丟在地上,然後撿起一粒往空中拋去,隨即手馬上去地上抓起一粒石子,並迅速地接住拋向空中的石子,重複這樣的操作,直至把地上的石子全部撿起來,如果沒有接住就輸了。通過撿起地上石子的數量,可以演變多種層級。誰最先玩到最高級彆獲勝。各個地方玩法可能存在差異,你們那裡是怎樣的玩法?
九、鬥雞
鬥雞是我們農村孩子們經常玩的遊戲。特彆是在冬天玩這種遊戲,能暖和身體。兩個人可以玩,多個人可以分組比賽玩。
遊戲方法一腳獨立,另一腳用手扳成三角狀,膝蓋朝外,用膝蓋去攻擊對方,若對方雙腳落地,則贏得戰鬥。
十、打飛機
打飛機的遊戲和鬥雞一樣,也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
2人一組配合,組成“戰機”,攻擊對方。
遊戲玩法一人背著另一人(一般力氣大個子大的在下麵背人),去攻擊對方,把對方打下“飛機”,則贏得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