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釣魚故事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129章 釣魚故事

第129章 釣魚故事(1 / 1)

過去的農村,環境優美水域諸多,幾乎村村有坑塘,小河流淌溪流豐富。這也讓魚類資源也很多。米雲記憶中的兩個村子,小時候魚資源都比較豐富,野魚都能釣到和捕捉不少,隻要有雨水,村裡到處都可以抓魚,田間和水溝的魚抓不完,全村老少齊出動,人人收獲頗豐,還是徒手抓魚,不用借助工具,如果用漁網和篩子,一次性都能打撈上百斤魚。近十年來,溫度升高,雨水不多,魚資源就比小時候少太多了。

過去釣魚幾乎不需要多麼高級的裝備,一根竹竿、幾條蚯蚓,不一會就能夠漁獲頗豐,現如今的釣魚裝備越來越貴,有的甚至高達成千上萬元,但由於釣魚資源的匱乏,再貴的釣具也經常會遇到“空軍”,過去農村水域的魚類相當得多,其中有幾種比較多見的小魚。

大頭魚的學名不知道是不是菩薩魚在南方水域非常的多見,米雲隻記得是紅色的眼睛,小時候土話叫胖皮魚,不論是大湖、水庫、魚塘、溪流還是村外、村內的水溝,都有這種小雜魚的存在。

這種魚生命力極其的頑強,有打不死的小強之稱,這種被叫做菩薩魚的小雜魚就是中華鬥魚,也被叫做叉尾鬥魚、天堂魚,菩薩魚雖然個頭不大,但卻是非常的漂亮,菩薩魚體色黃中透紅,尾鰭、眼睛呈現紅色,體色橫紋也變為淺紅色,遊動起來顯得非常乾淨漂亮,惹人喜愛,這種小雜魚過去數量頗多,由於個頭太小不能食用,大家會將捉到的菩薩魚拿來喂鴨子。

生活在農村有一大好處,那就是豐富多彩的野味資源,包括野果、野菜,還有野生的泥鰍、黃鱔、河魚等等。隻要你夠勤快,總能在田園間捕捉到一些美味。回首80年代,農村的野生泥鰍、黃鱔、河魚豐富多樣,而現在的情況則少見了。在那個年代,農村孩子們都曾在戶外體驗捕捉泥鰍、黃鱔、河魚的歡愉,不管孩子們捉,大人也喜歡捕捉,一是能增加收入,二是能改善生活,一飽口福。

小時候,生在農村的我們,釣魚可以說是最好玩的事情了。那時候沒有眼花繚亂的釣具用品,更沒有那麼多的零花錢去買釣魚相關的配件,魚線就用風箏線,幾粒浮子就是雞窩裡撿來的雞毛梗或者鵝毛梗,五分錢一個的魚鉤,用牙膏鋁皮當鉛皮,或者就偷用大人的保險絲,房前屋後的竹子就是我們的釣竿。雖然東西很簡單,卻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彆樣的精彩與回憶。

碰上好天氣,半天也可以釣到很多魚,有鯽魚,有小鯉魚,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釣上大鯉魚、大鯽魚。那時的我們不會討厭小白條,就算隻釣到幾個大白條也會很開心,它們在兒時的我們的眼裡就是大魚。記憶中的兒時,釣魚基本不會空手而歸,多多少少每次都會有些收獲。不管大魚小魚都會開心的拎回家,一頓大餐就這麼來了,既飽了口福,又好玩。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還記得兒時的一些釣魚趣事?一起隨米雲來回憶下。

小時候,我們的釣魚裝備通常是這樣做滴

首先就是浮漂,通常取材於雞毛或者鵝毛。做這種浮漂首先需要將鵝毛或者雞毛剪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從中找出七八個粗細比較均勻的。用媽媽的縫衣針小心翼翼地把魚線從鵝毛裡穿過去,然後重複,串成一串。

那時候釣魚,我們沒有鉛皮,用得比較多的就是牙膏皮和偷用家人的保險絲。

鉛皮是用牙膏皮捶打成薄片,用完的藥膏皮不光能換零食吃,也能當釣魚的鉛皮。兒時,更多的是直接把保險絲纏死在魚線上,據說這樣纏好,釣上來的魚兒就不會亂動搖擺,不是為了好看,米雲也沒有求證過,米雲也綁過保險絲,魚兒上鉤,有時候很乖不動,有時候一樣的也會亂動,鯽魚不動,黃骨魚還是會擺動,朗姆魚纏不纏保險絲,釣上來,都不會動一下,放進水裡才會活潑亂跳。

試試水、大概調整下鉛皮,小時的釣魚可沒有現在那麼精確。隻要背上魚竿,心情就慢慢飛揚起來,一副簡單的線組就這樣綁好啦。那時候的魚鉤都是自己綁好的,不像現在的魚鉤線組都是直接綁好售賣的。

小時候的釣魚比較簡單,就是這麼一組簡單的線組,再配上一支竹竿,菜園裡挖幾條蚯蚓,或者白麵團裡滴幾滴香油,奢侈點的在白麵裡打入一個蛋黃,不要蛋清,這就是我們的餌料了。雖然簡單,但也滿含著一位小釣手的期望。

釣魚竿一般都是在竹子林砍的青竹竿,一般選取的都是很長很直的青竹竿,保留了一點竿稍,竹竿的每一節節頭部分都用蠟燭火苗燒黑,一直不知道用意何在,剛開始以為是把不直的竹竿部分燒直,但實際上直的部分也燒過了,整個竹竿大部分都有被火燒過,米雲最後的猜想是為了竹竿牢固不斷,還是單純的為了魚竿好看。

如今,釣魚的裝備更高級了,我們的年紀也隨著裝備的一次次更新慢慢的變大。然而,村裡更多的魚塘也不養魚,野溏也不怎麼生魚了,記憶中家鄉的各個水塘枯的枯,填平的填平,好不容易殘留的,還被嚴重汙染廢棄不用了,水塘裡全是丟棄的農藥瓶子,而且水塘裡都隻有一點點水,渾濁的水源,水草繁盛,都可以看見底部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米雲釣魚的地方太多,可能現在都記不全了,近二十年的野釣年齡,小時候魚資源豐富,村裡的各個大隊都可以去釣魚,隻要有空閒就會出去釣魚,一般都是結伴出去釣魚,也有獨自出去釣魚的時候,米雲記憶中父親也是喜歡釣魚的,但米雲記憶中,隻見過父親在春天農活少的時候出去釣魚了兩三次,然後再也沒有出去釣魚過,養家糊口太難,大人的世界,米雲現在才深有體會,每一代人都是辛苦勞作,但也隻能勉強糊口,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興百姓苦,亡百姓也苦,不管處於盛世還是亂世,百姓日子都不好過,不過盛世總會比亂世吃的好穿的好,隻能老百姓自己苦中作樂。

米雲在第一個村子生活的十二年,都是隨大人和同齡夥伴出去釣魚,前麵六七年都是如此,最後的幾年才帶著比米雲小的小夥伴一起出去釣魚。大人主要跟父親出去過一兩次,印象中在春天,還是在下雨中,還要打傘釣魚,米雲的角色就是把釣上來的魚放進水桶,那個簡單的放魚動作也是米雲最快樂的時光,後跟隨表哥出去釣魚,也是這個角色,不過偶爾也會拿下魚竿,隨表哥出去釣魚的次數太多,三四組交界處,五組去釣魚,隊裡的水塘釣魚,每年估計都有幾十次,跟隨幾個高米雲一年級的幾個夥伴也去五組釣過魚,三四個人,同去五組釣魚,一兩次,後又單獨跟隨其中一個學長出去釣魚,還在五組一個池塘釣了一條花魚,小時候的花魚很貴,學長說第二天上街市去賣,要坐船過河兩次,大概十幾裡路,應該是騎單車出去賣,米雲沒有問過花魚的後續。

等米雲九到十歲左右,就基本可以獨立出去釣魚了,主要是獨立帶小夥伴一起出去釣魚,算組織者,領著隊裡的五六個小夥伴出去釣魚,之前不是沒有獨立釣魚過,隻不過裝備拿不出手,就是在地上隨便撿個樹枝棍子,然後綁的尼龍線或墨草帽上拆下來的線,然後綁上魚鉤,挖點蚯蚓,就在學校附近的家養的魚塘偷偷釣魚,米雲也隨表哥偷偷釣過,隻不過藏在對麵茂密的樹木草叢中,不仔細看,不容易發現,看湖佬能發現都是特異功能,心理感應。

米雲小時候用最簡陋的裝備釣過魚,應該就是現在常說的新手保護期。裝備怎麼撿漏,聽米雲來回憶,地上隨意撿的一根一米長的樹枝,綁上藍色的尼龍線,係上魚鉤就可以了,那時候不會特意準備魚漂,挖的蚯蚓也不是紅色,就是在屋後的磚瓦殘片翻出來的藍色蚯蚓,把魚鉤線下水後,就看著魚線,魚線動了,就能判斷有沒有魚咬鉤,一般魚線被拖走了,說明有魚咬鉤,拉上來一般是小邊魚,就是頭小身子大的魚,還有頭大身子小紅眼睛的胖皮魚,隻不過後來很難看的到了,還有刺秋魚,我們那土話喊鋼秋魚,和泥鰍魚長的差不多,隻不過身上有刺,肉不是特彆好吃,一般鋼秋魚釣上來都是不吃的,直接扔掉,也有偶爾吃過一兩次鋼秋魚,後來鋼秋魚也少見了。

米雲小時候釣魚的資源其實不算豐富,米雲的父輩們小時候釣魚才算豐富,米雲父親說他們小時候就在田裡釣魚,都能釣十幾斤一條的大魚,也是用最簡陋的釣竿釣魚,用藍色尼龍線釣魚,和米雲釣魚的初期一樣,隻不過米雲釣魚的收獲不多,不像父親他們隨便一條魚起來都是十幾斤,米雲隻記得好像在大三的時候和幾個同學,也是一個市縣的老鄉去公園玩耍釣魚,不小心釣起來一條有胡須的大鯰魚,然後稱斤兩買回去在學校後麵的飯館加工做水煮魚片了。

小時候釣魚比較簡單,在起杆的時候,也不次次都是空的,有時竟也真能釣上魚來,有的是勾著了嘴巴,有的竟勾在了魚肚子上也能拉魚上來。父親也曾有幾次掛魚肚子上魚,就和小時候釣青蛙一樣掛上來,不管怎麼樣,每釣到一條魚,都會興奮地向小夥伴喊一聲又釣到一條。這時,同伴們就會投來羨慕的目光,在這種羨慕的目光中,能短暫得到了一次自我的滿足,有時候出去釣魚都不會拿水桶和魚簍,釣上來的魚就放在岸邊,然後挖個小坑,然後從水溝裡弄點水上來喂魚,到收隊回去的時候,就折斷一根樹枝,用樹枝的中間棍子串著魚嘴,一根樹枝串二三十條一二兩大的小鯽魚回家,也是幾斤魚,夠吃幾天了,成果和幸福滿滿的。

有時出去也釣不到多少魚,畢竟都是野釣,釣魚的人也多,村裡老頭子都會出來釣魚,儘管如此,每次出去,總還是能釣上幾條的,不至於完全空手而回,每次釣到魚,便在塘邊扯一根狗尾巴草,將葉子去掉,從魚的腮幫子穿過去,再從口裡抽出來,這樣就把魚串起來了,魚多就要用堅固的樹枝掛魚,一般都不會帶水桶出去釣魚,回家後,收好魚杆,上交成果。

一般家長都不讓孩子們出去釣魚,說釣魚會耽誤農活和學業,主要還有安全問題,說大人們打魚摸蝦,會丟破莊稼,釣的魚多,把魚洗乾淨,然後撮了魚屎,便把它們放碗裡撒上點食鹽,這樣就不會壞,可以多吃幾頓。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年難得吃上幾餐肉,這自釣的小魚,便是最好的下飯菜,也是小孩們成長所需的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幾十年過去了,這釣魚的樂趣就隻能在睡夢中回味了。參加工作後,隨著人們休閒娛樂方式的增多,“大人們”也漸漸流行起釣魚來。但現在的釣魚同過去是不能比的,街上各種魚具店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釣魚工具琳琅滿目,應有儘有。

米雲在閒暇之時,有時也跟朋友們去郊外釣釣魚,每次出去都小有收獲,不過不再是過去那種小魚了,數量級彆和重量都不比小時候,有時出去一趟,能釣上來百斤魚,近兩年都有過出去釣魚,隻不過是花錢釣魚,現在縣城釣魚都得花錢,50元半天或者一兩百能釣一天,漁場老板的魚也能按低價回收。

如今的釣魚工具相比曾經不知道先進多少倍了,然而,米雲卻再也找不到兒時釣魚的樂趣了,這就是心態和心境都不一樣了,小時候釣魚是為了追求快樂和口福,現在出去釣魚就是單純的為了娛樂和打發時間,有時候在河裡釣魚一天就是為了曬曬太陽,經常空軍而回。

釣魚和摸魚都是農村子弟經常要進行的活動,就是到池塘、水溝或者河裡去用簸箕撈魚或者到河裡去釣魚。而經常收獲的“獵物”中,通常是以下這4種魚。有人說,如果連這4種魚都不認識,根本不算正宗的農村人,至少不算80年代以前出生的農村人。

一、鬥魚

在以前,咱們小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名字叫鬥魚,隻知道它叫塘板謝,一種色彩斑斕的小型魚類。貪吃的小時候就知道它根本吃不了,所以就拿它當作“觀賞魚”來對待,經常將它養在透明的瓶子裡,每逢放學回到家就拿出來看看。

鬥魚就是咱們農村娃小時候的“金魚”。由於鬥魚分布廣泛,所以相信很多農村朋友小時候都看到過它,並且也撈它來玩過。不過,鬥魚在各地的名字可不一樣,它在你家鄉叫什麼名字呢?現在還能看到它的身影嗎?

二、刺鰍

刺秋魚,在米雲的村子裡叫剛秋魚,每次去釣魚時,幾乎都能釣到這個家夥,不過每次釣到它時的心情卻是根本高興不起來。因為它總是將魚鉤吞的比較深,由於它的背上生長著鋒利的刺,所以脫鉤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有時不小心就會弄破手。不過令人開心的就是,這種魚魚肉非常鮮美結實,清蒸起來非常好吃,有同感的農村朋友嗎?彆說你不敢吃!

三、餐條魚

說到這種魚,相信大家印象也是非常清晰的,一種體型比較小,很容易就上鉤的淺水魚。記得小時候在村前的小河裡,將魚餌順著河水漂流一小段距離,魚漂急速動了幾下,快速揚起釣竿,準是它上鉤了。不過,這種魚鉤傷後,很快就會死掉,得及時拿回家去將它的內臟掏出來。餐條魚最適合就是做油炸魚了,將內臟去掉洗乾淨後,拌上麵粉,下油鍋炸至金黃,那味道真是回味無窮呀!

四、食蚊魚

還記得小時候在一些小溪裡積水的地方,能經常看到它的身影嗎?對,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它的地方,也比較多蚊子,蚊子就是它的食物。小時候可不知道它叫食蚊魚,叫知道它的肚子比較大,所以稱呼它“大肚魚”,一種似乎能看到內臟的魚,樣子長得特醜,從小對它的印象就不太好,對吧?

以上這4種魚,可以說陪伴了很多農村的70、80後長大,很多農村朋友對它們都記憶猶新,因為咱們小時候沒什麼東西玩,也沒多少動們可以吃,就想著法子自娛自樂,自己動手改善生活。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原神多托雷是我老師 開局SSS天賦:把校花做成傀偶 雙人方塊求生,性感蘿莉終成嬌妻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風生水起 我嘞個驚天霹靂玄學真千金 八零,首長不追了,帶崽離婚真香 快穿:惡人終入病嬌懷 小師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八零滬市:和冷麵軍爺的風月官司 小巷人家2艱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