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晚上出個門也沒有路燈,靠的就是手電筒。裝兩節或者更多的乾電池,那時候還有蓄電池,還能水溝裡捕魚用,停電後充當移動發電機和移動電源。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技水平的進步,居民用電基本上可以全天候不間斷了。但偶爾也會有停電的情況發生。
以前家裡都得備上蠟燭,應付隨時可能到來的停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家家戶戶隻有電視機、電風扇等少量的幾件電器,用電量也不大,但停電對大部分居民來說卻是家常便飯。停電了,繼續點蠟燭打麻將,打手搓麻將一個通宵的時候都有。米雲就碰到過大人無數次點蠟燭打麻將,在昏暗的燈光下戰鬥。
那時候到了晚上,家裡的電燈泡經常一閃一閃的,忽然就停電了,有時候停一會兒就來電了,有時候一停就是好幾個晚上。現在,家裡裝上了好幾台空調,冰箱也是常年開著,微波爐、電熱水壺這些也都是常用電器,用電多了,停電卻很少了,幾乎想不起來上次停電是什麼時候,打雷刮風都不會停電了。
70年來,我國電力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101novel.com18年年底,35千伏以及上變電容量、線路長度分彆達到6992億千伏安、1892萬千米,全社會用電量達到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達到4945千瓦時,大大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電能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給居民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近年來,不僅城市居民的用電量飛速發展,農村居民的用電量也有了質的飛躍。這都得益於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積極推進的“戶戶通電”工程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101novel.com15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實現經營區延伸覆蓋範圍內“戶戶通電”,解決了347萬戶1371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101novel.com16年~101novel.com18年,國家電網完成農網投資4854億元,經營區域內農村供電設施逐步改善,有力促進了電力消費增長。
據統計,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農網用電量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高出全網用電量增速2個百分點,101novel.com18年農網用電量已達到經營區域全口徑用電量的46。101novel.com19年,國家電網還投資1472億元用於農網改造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在八零後的記憶中,兒時的月光特彆亮,那是一個極度缺電的貧瘠年代。每日天黑時,一家子就要圍在唯一的煤油燈邊上吃晚飯,大人們聊著白天村中發生的趣事,發出一陣陣愉快笑聲。
看似不起眼的煤油燈,卻是鄉村夜晚的最大福利。微小的煤油燈照亮了米雲的童年,帶來的是小小的光明情調,煤油燈是老人們的最愛,米雲打交道的不多,八歲前用過煤油燈和蠟燭。
米雲在小時候每晚都會守在油燈前,不時用手去撥弄小火苗,弄得手和臉都黑溜溜的,這也許是幼時的一點樂趣。每晚點亮油燈後,室內的煙氣熏得人的鼻孔全是灰。遇風一吹,火苗忽紅忽暗、搖曳不定,讓人心裡有點害怕。
等到上小學三年前,每到夜裡做功課時,母親就會把煤油燈安放在方桌的正中央,手裡忙活著。而我就拿出課本和本子,趴在桌旁就著昏黃燈光看書寫字。母親一邊縫補著舊衣服,一邊用慈愛的目光看著米雲做功課,米雲晚上的主要功課,就是畫簡筆畫和練字帖,算是培養一些課餘愛好。
為了節省開支,家家都會經常幾個房間隻點一盞煤油燈,做飯時燈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圍在堂屋,吃飯也在堂屋,爺爺奶奶也經常過來米雲家小住,直到爺爺過世,米雲奶奶過來常住,奶奶用煤油燈的時候多,後來也習慣用上了電燈,隻不過爺爺一過世,奶奶就不能正常說話了,米雲的爺爺奶奶和外祖父母都是80幾歲的高壽過世,在那個年代算長壽的了,都經曆過了解放前的幾十年的生活,能長壽的家庭可能還是福緣深厚的。
米雲記得上三年級前後村裡應該就慢慢通了電,米雲隻經曆了幾年的煤油燈生活,小煤油燈盞,家裡沒有中型馬燈,以至於停電後,買蠟燭,村裡什麼時候通電沒有印象,無意中就有電了,隻能確定一二年級的時候還是用煤油燈。
那時候因農村用電價昂貴,母親為了省點費用,總用那種15到40瓦瓦的白熾燈泡,將廚房、主屋都安上。有一條垂下的綠色的拉線,隻要輕輕一拉,燈就亮了。而那年頭用電特緊張,每當冬春枯水季節,不穩定的電壓讓小燈泡忽明忽暗,線路燒壞斷電是家常便飯,煤油燈和蠟燭依然會派上用場。
九十年代中期,米雲有限的記憶中。家中用電條件雖有改善,但點燈卻仍不自由,因電力供應緊張。每天用電實行“削峰填穀”,每到傍晚家家正要吃飯的時候,突然停電了,說是“局部限電”。有時一覺睡醒,燈又亮了,那是因為傍晚停電時,盼電心切,沒有關閉電燈開關。那個年代,老百姓有句順口溜:“睜眼燈不亮,閉眼燈就來”,基本天天如此。
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村電網全麵改造,廣大村民自發來幫忙搬運變壓器,廣大農村才得以用上了電燈。
進入九十年代後,國家加快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了城鄉電網改造,電壓增高了,電燈更亮了,用電更可靠了,家家戶戶換上了日光燈。
九十年代後期,城鄉用電條件有了質的變化。1998年,國家啟動農村電氣化建設,老家村裡的電路並入了省裡的電網,電壓慢慢穩定了,電燈也耐用了,電價也隨之降下來。
鄉親們用上了電器,電燈、電話、電視機如雨後春筍,進入了每個家庭。從此,孩童不再害怕漆黑的夜晚,老人不再擔心看不清事物,人們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中做事,為自己,為家庭,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村子的教育也得到了發展。
時代在推移,改革開放逐步深入,家裡的照明燈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先是一般的電燈泡,再發展為日光燈,後又升級為節能燈。
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間,照明燈隨著科技進步在優化改良,從煤油燈到環保節能燈,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亮堂。
電燈泡,曾經在人們的認知裡,或許僅僅是為了照明而存在。在條件落後、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盞火焰如豆的煤油燈成為照亮漆黑夜晚的主要工具。發明電燈的愛迪生還進入了教科書。
米雲在幾次電網改造中都有點印象,尤其101novel.com00年以後的電網改造,固定電話上門,米雲家都用上了兩年的固定電話,是組裡不多的幾戶裝上固定電話的農戶,左鄰右舍都會來米雲家打電話和接電話,家裡的電線電路都是米雲自己布線安裝的,樓上樓下,三間兩層的樓房樓梯口加豬屋、雞屋,收拾屋和兩間廚房的線路和開關,至少有十幾盞燈和拉線開關要裝。米雲高中階段學的就是家電維修專業,主修電子電工,隻不過沒有拿電工證,直接考上了大學,又上了四年大學。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