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聊了很多吃的,還有各種消失和慢慢淡出曆史舞台的各種生活用具,基本上都是米雲青少年時期的物件,除了這些,米雲的童年有沒有電子產品,其實也是有的,90年代也有有限的電子產品,而且已經普及到大部分農村了。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vcd,電視機,遊戲機都算是米雲童年的主要電子產品,除了收音機和遊戲機外都算是大件,都是米雲能經常接觸到的電子產品,大哥大和bp機雖然有,但不是米雲能用到的,米雲在初中的時候,米雲父親用過一段時間的bp機,米雲也沒有怎麼去接觸和玩耍。
黑白電視機是離不開的話題,在80後和90後的心中一定會占有一定的位置,在那個年代的精神食糧很多都是黑白電視機帶來的,米雲最喜歡的就是動畫片和武俠電視,基本上每天都會守在電視機前,準點收看動畫片和電視劇,那時候的黃金檔電視劇時間真的就是黃金時間,一家人都會放下手中的事觀看電視,小孩子白天和晚上都能組團看電視,大人們就隻能晚上集體看電視,曾經有一段時間米雲記得,好多家庭都會固定在某一家的大門外集體看電視劇。原因米雲就不得而知了。
以前的黑白電視機,那時看電視不用聯網,不用安裝有線電視,也不用機頂盒,更加不用開會員,就靠一根電視天線,加上電視機上的天線,就可以收看到50個以上的台,隨便看,隻不過是那時的電視機是黑白的,而且圖像也不清晰,有很多的雪花點。還可以安裝太陽能鍋的天線,可以多收二十個地方台,米雲家的黑白電視就能看三四個電視台,還有兩個電視台不清晰。
現在的電視清晰,尺寸大,而且是液晶的,就是看電視的人少了,看個電視不要裝寬帶就是要機頂盒,還要開一堆的會員,看60秒以上的廣告。看電視要交各種費用,再加上網絡和手機的發達,電視機基本上都成了花瓶,隻能當裝飾品了。
米雲記得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電視機還未普及。當時彩色電視機一般為黑白兩色,一種是黑白電視機。因價格較高而廣受歡迎。但米雲印象中,那個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黑白電視了,米雲去過村裡和隊裡多戶人家,沒有發現誰家沒有一台電視機的人家,再窮的家庭基本上都能保證有一台黑白電視機,都在顯眼的位置放著,進去就能看到,講究的還專門買了黑白電視櫃台。集體觀看露天電影,幾個村的人擠在一起看,萬人看電影,米雲能理解,電影那個年代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家庭影院,擁有一套vcd家庭的用戶並不多,一村一組可能就戶,村乾部家庭一般都沒有那套設備。
90年代,就不用說洗衣機和電冰箱了,至少在米雲上初中的時候,米雲居住的兩個村子裡,能擁有家庭洗衣機和電冰箱家庭的都沒有見過。到米雲上高中以後,可能農村有些家庭可能會有配置甩桶機,就是甩乾衣服的洗衣機,隻帶甩乾功能,不支持洗衣的機器。
越往後,生活條件越好,尤其是101novel.com00年中期以後,電冰箱開始流行起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這些產品也漸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101novel.com00年後期,彩色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等都是比較時尚的電器。
90年代,彩電就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擁有彩電的第一批用戶基本上都是村裡的萬元戶級彆,米雲的小舅在第一個村子的時候就買了彩電和vcd,卡拉ok音箱,還有摩托車,說明在90年代,隻要家裡有錢,還是能買上一些時尚電器產品的,就在偏遠農村有一些電器已經開始流行了,在90年代中期甚至101novel.com00年左右開始流行了。
那個年代隻要有門手藝,就容易賺錢,最先發家,小舅是十三歲就跟著外公開油廠,後來獨立運作油廠,至今為止都還在開榨油廠,隻不過榨油機用手動,半自動,換成了全自動榨油機,小時候米雲都還會經常去油廠幫忙,小舅家的油廠就開在米雲家的午後不到十五米的距離,米雲家的舊址就是村裡原來的榨油廠,是村裡的集體財產,改革開放後,變賣成了私產。
米雲也是後來聽母親講的,也是無意中講出來的,公家的油廠設備都打包賣給了外公,外公在村裡經營了四五十年,當了三十年的村支書,多少還是有點作用的,有國家編製的村支書,建國前後就是村裡的村支書,村裡那時候的木匠也值錢,家裡的座椅扁擔籮筐櫃子都得靠木匠,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用到木匠,還有泥瓦匠等各工種都是能賺錢的職業。最先發家經商的都可以最先買上那個年代最流行的家用電器產品。
那些90年代到101novel.com00年風靡一時,如今已經淡出我們視野的電子產品,用過的應該沒有低於36歲的了。
大哥大,作為手機的初代產品,擁有大哥大在90年代絕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當時萬元戶還稀缺的年代,一部大哥大售價就上萬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改革開放初,移動電話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在大陸有了個新的名字,大哥大。1987年,摩托羅拉在北京設立辦事處,自此大哥大被正式帶入中國,這也意味著中國正式步入移動通訊時代。
在曾經那個時代,如果你手中拿著一個大哥大,那絕對是實力的體現。
在80年代,一部大哥大的公開價格是元,要知道,當時的普通職工月薪在50元左右,現在翻了差不多一百倍。如果按這個計算的話,一部大哥大在當時的價格相當於現在的101novel.com0多萬,隻能在影視作品一見,但米雲又有印象,好像見過幾次,具體在哪裡見過就記不清了。
bp機,也叫尋呼機,最早的時候沒有漢顯的,都是打電話經過尋呼台,尋呼台再把撥打的電話號碼發送到尋呼機上,再找電話回撥過去,小時候都是在電視上看港片,腰裡掛著bp機,特彆的瀟灑,bp機存在的時間也挺長,但是現在已經絕跡了。
從1990年開始,bp機就在中國遍地開了花,傳呼市場異常繁榮,這也讓各傳呼台之間的競爭逐漸白熱化,那個年代的時尚標配,就是腰間得彆著個bp機。
儘管在101novel.com03年以前流行的bp機是一種隻能接收電話並顯示號碼的通訊設備,無法接聽和回複電話。但它仍然是一種時尚潮流的象征。
有事呼我可以說是當時最流行的一句話,如果你能傳來滴滴滴的傳呼聲音,那你一定會吸引到街上的人豔羨的目光,米雲父親腰間就彆過好幾年,家裡的家庭座機也用過幾年。
在80、90年代,手機尚未普及,固定電話顯得尤為重要。當時交通不發達,人與人之間想要聯係,必須使用固定電話。
1881年,上海出現了第一條市內電話線路,最初主要用於軍事和政治目的。
到了上世紀80、90年代,固定電話開始普及到普通家庭,成為人們負擔得起的電子產品。米雲記得就是十幾年前,米雲大學剛畢業的前三四年,公用電話都還在全國廣泛使用,情侶之間都會買電信的ic卡打電話,公用電話亭遍及街頭小巷的存在,米雲打長途都是去用公用電話撥號,有很多省錢的ip電話卡,還是有很多時代記憶的。沒想到幾年之後,智能手機能全國普及推廣,乾掉了所有的山載機。
剛開始時,固定電話主要安裝在大隊廣播部,小賣鋪或特定地點,需要排隊並付費才能使用。
誰家裡有固定電話,那就是全村的羨慕對象。米雲搬遷後的第二個村子就裝上了固定電話,當時也是村大隊裡少有的一戶有固定電話的人家。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家戶戶都能買得起電話,後來還出現了無線電話,可以移動使用,除了打電話還能接收短信,甚至玩一些簡單的遊戲。這些設備的消失標誌著我國科技經濟的進步。
黑白遊戲掌機,一款小型遊戲機,有俄羅斯方塊和貪吃蛇,還有戰機大作戰的遊戲的遊戲機,比手機大不了多少,那個時候比較流行,十塊錢就能買上一個,主要是黑色、藍色和黃色三種款式,米雲恰巧這三種顏色的遊戲機都玩過,那個時候,米雲最愛玩的就是俄羅斯方塊,一玩就不知道玩了多少年,這個習慣沒有改變,後來有了手機,還是喜歡玩單機款的俄羅斯方塊遊戲。
對於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生的人來說,這是一款超經典的遊戲機。它不僅可以玩俄羅斯方塊這一款遊戲,還有包括貪吃蛇,賽車、飛機、坦克作戰和各類益智類小遊戲,這些飛機和汽車等當然也都是由小方塊“搭建”出來的,填補了很多人的零碎時間。
老式充電寶,也是充電寶的前身,當時上麵帶小的燈,可以當手電筒用,主要用來給隨身聽充電,中間停了幾年以後就被充電寶淘汰了。
熱得快,是冬天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器設備,這個曾經在大學宿舍裡常見的電器,也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回憶。在廣大的農村也是廣泛使用,因為在農村沒有多少人家會安裝熱水器的,都是燒水洗澡,米雲老家就是現在都沒有裝上熱水器,米雲念完大學都沒有裝熱水器,但浴室裡裝有浴霸取暖器,還是要大鍋燒水洗澡,幾十年了,都沒有裝熱水器洗澡。
熱得快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在那個年代,它卻是我們快速加熱水的好幫手。如今,隨著電熱水壺的普及和安全性能的提高,熱得快也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熱得快功率高,一般單位和學校也不讓用,會有宿管人員巡查,發現了,就會沒收熱得快電器。
磁帶機或複讀機,以前的時候都是大的,可以放兩個磁帶,90年代開始流行小的隨身聽,但是電池不禁用,有時候卡帶還要用筷子把帶子收回去,現在基本也見不著磁帶機了,那時候好像300元錢一個,大人半月的工資,可以用來學英語和聽流行歌曲。在學校裡有人過來推銷賣的,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買的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