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水碼頭洗衣洗菜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178章 水碼頭洗衣洗菜

第178章 水碼頭洗衣洗菜(1 / 1)

在南方江河邊長大的孩子,誰沒見過洗衣碼頭,看不到江河,家裡附近總會有堰塘,水塘附近一般可以設兩三個石頭洗衣碼頭,農村比較普遍,全國各地都有,尤其101novel.com00年以前,在洗衣機沒有橫空出世的年代都是這樣過來的,隻不過城裡基本上用上了洗衣機,廣大的農村還是用上原始的洗衣服模式。哪怕高科技時代淘汰了太多傳統落後的生活方式,但水碼頭洗衣和洗菜依然在廣大農村盛行,幾千年來都不被淘汰,還是有原因的,方便實用。

就是近幾年依然如此,米雲近十年依然有機會回農村小住,能看到親戚依然到水塘碼頭清洗衣服,用的還是傳承幾千年的手工洗衣服,農村人乾活,身上衣服灰塵泥巴多,洗衣機沒那麼方便處理,傳統洗衣模式依然盛行於廣大的農村,可以在家裡手洗完,去碼頭清洗衣服,帶上一根傳統的木棒槌就行,在水塘裡清洗衣服,棒槌捶打衣服,米雲小時候也有去過水碼頭和河邊清洗衣服,隻不過米雲很少用到棒槌,婦人和老人喜歡用棒槌敲打衣物,米雲和母親都不習慣用棒槌敲打衣物,米雲二十歲之前都會幫母親清洗衣服,米雲大學畢業後才搬進城裡常住,母親在家洗完衣服,就讓米雲去水塘清洗衣物,這也是假期米雲常乾的活,家裡農活確實乾的少。

農村都有固定的洗衣埠頭,可能是一塊青石板,可能是一個水泥台階。說是洗衣埠,其實它承載了白天洗蔬菜葷菜,黑夜裡洗澡的多種功用。一排數個,本村或鄰村大媳婦小姑娘,一邊洗衣,一邊閒聊。有論家長裡短的,有論他人私生活,有時爭得麵紅耳赤,有時講得滿臉羞紅。洗菜的時候會引來不少魚蝦,用簸箕還能抓到幾條魚,米雲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或者用絲網的魚簍捕小魚小蝦,一天收三次,可以收獲十斤左右的小魚小蝦。

炎熱的夏天,人們在洗衣埠頭浣洗衣服,我們小男孩,光著屁股,在淺水區,或悶水、或抓江蟹、或比誰把河卵石往下遊扔得遠。農村的水塘就是小孩子的樂園,可以釣魚和遊泳,還能釣蛙,釣蛇,摸魚,摸螺螄和蚌殼,乾各種改善生活的事,米雲記得小時候的蚌殼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一個蚌殼就有現在的一個小碗大小,比現在的生蠔大三四倍。

水碼頭洗衣洗菜為麼受廣大農村人民喜歡,不是沒有原因的,水碼頭洗衣洗菜之所以受到廣大農村人民的喜愛,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傳統生活習慣?,一代代人的傳承,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水邊和河邊洗衣服是一種自古以來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不僅因為其便利性,還因為這是一種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人們對此有著深厚的情感聯係?

?在過去,農村的環境質量較高,水資源自然且清潔。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可以放心地在同一個池子裡洗衣洗菜,而不用擔心衛生問題。此外,水多為流動的活水,有利於自然的淨化過程?。

?農村居民對自己的種植物和自然資源有著深厚的信任。他們施用農家肥種植的蔬菜和水果,認為這些食物是安全和衛生的。因此,他們也信任用來洗衣洗菜的水資源?。

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時期,許多家庭沒有更好的選擇,因此隻能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進行日常的生活活動。這種做法在當時是普遍接受的,也是無奈之舉?。就是生活條件好了,傳統文化和勤勞節儉的習慣也一下子沒有改變過來,進城了就會立馬改變,不可能跑去公園清洗衣服和洗菜,城裡在家裡廚房就能搞定一切。

很多村子還都比較封閉,一個村子就像是一個小型而完整地係統,這樣說可能不好理解,那就以農村的水塘為例吧,那時候農村水塘裡的水清澈見底,水裡還有各種當地的魚蝦等動物,像是水體變色,水汙染等這樣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在個彆地區,農民甚至直接飲用水塘裡的水,米雲生活第二個超十年的村子裡一開始就是飲用池塘裡渾濁的水,也是米雲母親花大力氣請人過來打水井,硬是比其它地方打水井多下了幾十根長五米的鐵管下地,一口水井打的讓人懷疑人生,最後用高壓泵抽水,不知道那個抽水吃了多少年,左鄰右舍都回到米雲家來挑井水吃,不再願意吃池塘裡的水。

日常生活對水塘的依賴度很高,大家也不會刻意的去汙染水塘,雖然在水塘裡洗衣服,洗菜,淘米等行為也會對水塘裡的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但這些其實都在水塘自淨能力所能承載的範圍內,所以這些幾乎都是可以忽略的。

人們自古以來就是依水而居,因為水是生命之源,農民不管是種地需要灌溉,還是院子裡的小菜園需要澆水,基本上都會需要到水塘裡擔水,長此以往,農民就養成了依賴水塘的習慣。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洗衣多使用搗衣杵,又稱搗衣砧,木質,形狀和棒球棒相似,長約30厘米,靠搗衣杵打衣服時的力量,用水把汙垢帶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因此我國古代洗衣服被稱為“搗衣”。晉代曹毗的《夜聽搗衣》就有記錄。到了唐朝,關於“搗衣”的描述,廣泛出現於文人騷客的詩句中,如李白《搗衣篇》“曉吹筼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又《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儘,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因為搗衣是縫製寒衣的前奏,那秋夜裡清脆的砧聲最能觸動思婦的情懷,所以“搗衣”成了詩人吟詠的母題。這種洗衣方式一直流傳至上世紀,現在影視劇中仍然經常出現。

據說搗衣杵是住在水邊的人們為洗衣方便發明的,而居住在離水較遠地方的人們發明了搓衣板,洗衣用搓衣板,甩乾衣服就是搗衣棍,就是現在用的棒槌,米雲的家鄉就叫棒槌。

對於洗衣最美的描述,莫過於“西施浣紗”了。美貌的西施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了遊水沉到河底,因此西施有“沉魚”的代稱,成為我國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

草木灰成為最早的洗衣粉,人們在祭祀或燒烤活動時,偶然發現沾上一些物質的器物更容易清洗,進而尋找原因,發現了清潔衣物的奧秘。這種神奇的物質就是草木灰。

據記載,公元前600年,當時腓尼基人把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造出了肥皂,腓尼基人發現了表麵活性劑的優越性能,即能削弱水的表麵張力,使水更好地滲入織物,分解汙垢並讓它漂浮到表麵,直到最終被洗刷掉。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也發現了草木灰可以用作洗滌劑。《禮記·內則篇》說“冠帶垢,和灰清漱。”意思是係帽子的帶子臟了,就和著草木灰洗。這是因為草木灰水和貝殼灰可以發生反應,產生強堿——氫氧化鉀。

在這一時期,除了草木灰,人們還使用動物油、植物油、皂角,以及堿鹽等混搭的方式清洗衣物。漢代時人們已經知道用天然石堿洗滌衣物了。金代時人們在石堿中加入澱粉、香料,製成錠狀出售。明末時,北京有了專門出售人造香堿的鋪子,其中“合香樓”“華漢衝”等一直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還在銷售盒裝桃形、葫蘆形玫瑰香堿。

皂角也是一種重要的洗滌用品,皂角學名皂莢,十分堅韌,搗碎可以用來洗滌衣物。南宋時都城臨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種橘子大小、用皂莢粉做成的圓團,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它的名字“肥皂團”。肥皂團放入水中,能發泡去汙。後來,從西方傳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滌劑,就也叫肥皂了。

回到洗衣服的主題,米雲小時候最常見的場景就是這邊有人在洗衣服洗鞋子,那邊還有人刷洗菜刷馬桶,同時還有人在淘米洗菜。沒見過這個場麵的城市人可能會覺得難以理解,因為這樣看起來感覺很臟,不乾淨,但其實不然,用村裡老人的話說叫不乾不淨,吃了沒毛病。這樣說其實不是瞎掰,據老人說那時候農民就這樣過一輩子,祖祖輩輩也很少得大病,現在通了自來水反而有了漂白粉,真的很難說清楚到底哪個乾淨了。

?水邊和河邊洗衣服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習慣,還與人們的文化和生活情感緊密相連。這種行為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代表著一種簡單而純樸的生活方式?。米雲自五年級開始一周的寄宿生活,就開始了獨自洗衣服的經曆。

水碼頭洗衣、洗菜之所以受到廣大農村人民的喜愛,既是因為其便利性和傳統習慣,也是因為對自然資源的信任和對簡單生活方式的追求。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這一行為在農村地區長期存在並深受歡迎?。

農村灰塵多,下地乾活了,衣服都是一身泥土,洗衣機處理起來,沒有在自然的水塘方便,有人會心疼洗衣機,冬天可以例外,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在水塘洗衣洗菜,就是冬天有的也不例外,習慣了就是這樣,我國人民曆來就是能吃苦耐勞。

早年農村條件相對落後,幾乎沒有洗衣機。就是現在,一般村裡也沒有幾台洗衣機。不是買不起,主要不想買,年輕人才喜歡用洗衣機,中老年人都不喜歡用,不舍得用,幾十萬的積蓄也不願購買洗衣機。老人常說,經過一輩子的辛苦工作,靠手工賺錢做事不容易,何必浪費電和水呢?在河邊洗衣服乾淨,使用方便。洗過的衣服通水很方便,所以農村人民很喜歡。

村民們習慣了一輩子節約用水。對他們來說,儲蓄意味著儲蓄。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喜歡在池塘裡洗米飯、蔬菜和衣服。米雲小時候,池塘的水質比較好。每個人都把菜帶到池塘去洗,回家煮,小時候吃的水都來自河裡和池塘,還有打的水井,都需要人力挑水回去吃。

在水邊和河邊洗菜洗衣服,這是自古以來都有的現象,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居民,絕大多數洗衣服都要在河邊進行。幾千年來的文化傳承,存在肯定是合理的,而且便民的,誰不願意不出家門就在家洗衣洗菜,多省事,還特意走幾百米去水塘洗衣洗菜,都是有各種深層次的原因的,隻不過城裡沒有這樣的天然條件,城裡沒有到處可見的水塘,不然也會有城裡的市民去水塘洗衣洗東西,畢竟城裡空間有限,洗大件就不方便,必須找洗衣房才能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80到90年代,每年夏天,村裡的男人和女人都會跑到水裡和河裡洗澡。也有些住在河邊的人,他們會把衣服拿過來洗,甚至有些懶的人,因為水井離家遠,就直接在河邊洗菜、淘米。這種現象在農村是很普遍的,但隻要仔細想一下,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可取,不但不衛生,也會汙染水源,尤其是死水,封閉的水源,如果是流動的活水那還好點,流動的河水和水源才有生命力。

不說古代近代,就是解放後的年代,沒有洗衣機,也沒有脫水機,江河湖泊、水塘溪流,就是人們洗衣服的地方。一個木桶,一根棒槌,浸水,捶打,撚乾,晾曬,要有條不紊地完成這一道道工序。

以前的水源也不能說沒有一點汙染,但是和現在相比絕不能相提並論,因為以前基本沒有工業,幾乎沒有什麼有害汙染源,所以很多水塘都清澈見底,走在岸邊,可以清楚地看到魚兒穿梭於水草之間,很多水源甚至可以直接飲用。洗衣服和洗菜當然也會對水質造成汙染,但這都在水源可以承載的範圍,流水潺潺會把一切雜質都衝刷而去、沉澱自淨。

水源問題確實重要,尤其是流動的水源,米雲不知道村裡的水塘是怎麼規劃的,隻能說厲害,幾百年的祖先太有先見之明了,四麵環水與世隔絕就不先說了,說村裡的布局,村中間有一條小路貫穿整個村子,村子中間小路兩旁有一二三組居民居住,河堤上下麵,分彆是一二三四五六組居住,米雲居住的三組,附近的幾個池塘都是環環相連,每一個野溏連著一個野溏,村學校周圍6個野溏,也包括幾十年前被填平河道存留的最後一個方圓百平米的野溏,就光是學校左右周圍連著的6個野溏都是互通的,水流相同,當然有一半時間,三四個野溏都是乾涸的,或者隻有幾公分的水,不到膝蓋的水深,可以下水摸魚。

米雲隻說村裡光學校周圍的6個野水水塘,其中一個野溏由連著一個承包的魚塘,這兩個溏一年四季都是活水流通的,米雲有時和幾個小夥伴就在這個連接的水塘處摸魚,有一次出水口攔著的漁網裡還有一條一斤多的黑魚還是鰱魚的,被一個小夥伴抓住了,也就是我們七八歲小夥伴腰身的水,就是不到一米深的水,大概三四十裡麵深的水,那個漁網不到二平米範圍夠三個小夥伴進去就能擠滿,主要是魚塘主防止魚流到學校周邊的六七個野溏去,實際上野溏年年都能摸魚,也沒人承包的水塘。

米雲聽說,家裡承包過幾年,就放棄了,不知道原因,那幾個野溏每年都能讓村裡人摸幾十斤魚,算是老天免費送的魚,鯽魚為主。其實那個魚塘也不是孤立的,有限的地方,又連著五六個家養魚塘,有養菱角的魚塘,有純魚塘。反正米雲每個魚塘都有去釣魚,都有被魚塘主追殺過,還折斷幾根魚竿,雖然是竹子製作的魚竿。光是隊裡米雲居住的三組兩裡範圍內就有十幾個魚塘,還不用想其他大隊,還有村裡與世隔絕的四麵環水的河道,也難怪能養活村子幾百年,完全能自給自足了,洪水這麼多次,隻聽說五十年代村裡被淹過一次,然後再就沒破過,迷信的說法是村裡有巨龍守護,神龍在河裡擺尾,也有說是巨蟒,反正都是傳說,米雲隻聽說,巨蟒盤死過一人,大人經常用來嚇村裡小孩,威脅不要去對河岸的荒村,即使每年村裡河水都漫堤,河水灌村,米雲也沒見過巨蟒出來,隻有野兔半夜遊到我家,第二天早上就上了餐桌。

米雲記憶中十三年隻出過村裡躲洪水一回,就是到對岸的四姨家過了一個暑假躲洪水,剩下的十二年暑假都是在村裡過的,除了去湖北爺爺家玩一段時間,每年夏季的洪水泛濫期,抗洪階段,村裡基本上一級警報,全村村民都會上河堤巡邏,提著馬燈穿著蓑衣,晝夜不分,鄉鎮會派人駐村巡查,軍事化管理,特殊時期,違反紀律,村乾部可以鞭打村民,前文有提到過,這裡就不再回憶了,這個時候,米雲每次隻要剛出家門幾步,幾步路,就來到河堤邊洗腳,以前的洪水還是比較可怕的,都是周邊其它省市區抵不住破了,村裡才幸免於難,河堤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沙包和門板,即使村裡進水了,每次都抵抗住了,村周邊搬空了三個村子,米雲村子是最後一個被搬遷出去的。

學校周圍的水塘說完,再看看村裡的其它水源配置,河堤下麵是居民區,村中間是田地,村中間有一道十字星水溝,這邊到三組中間的小路就到頭,另一邊到六組的河道,也是活水,基本上野釣都會去那個十字星野水溝,那條水溝基本上貫通全村地界,天才的布局,天然的布局,米雲隻能感歎老祖宗厲害,成百上千年就能有現代化思維的布局能力,三組和四組的空間地帶有二裡多的田地和水塘區,那片水塘連著一片,大小二十多個水塘,一半水塘都是有人承包的家養魚塘,一半蓮藕水塘,一半菱角水塘,最靠邊的水塘有一個打水房,村裡六個大隊每個隊裡都有一個打水房,用來灌溉農田,集中打水用,米雲印象中村裡的所有大隊的打水房好像都見過,還去打水房玩過,摸過小魚。這就是米雲熟知村裡的水源,村子不大,都有一半水源,還不說四周環繞深不見底的河流,米雲第二個村子的水源也不差,米雲家附近就有三四個水塘,還都在家門口,不到十米遠的地方,稍微遠的大水溏也就一裡多路,那個湖也比較大,貫穿好幾個鄉鎮,幾十個村子,看起來不比海的規模小,可能米雲見到的都是內海和旅遊的海景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記得小時候,米雲也和彆人一樣,每到夏天的時候,就跑去水裡和河裡遊泳,那時候隻是圖個涼快,並沒有考慮到衛生的問題。很多都是野溏,優先野溏的水源,野溏沒水的時候,才會去家養的魚塘,隻不過水很深,兩米之內就是幾個大人的水深,深不見底,河水更是深不可測,小時候大人們都不讓小朋友下水,安全問題嚴重,好在祖先保佑,村裡沒有聽說幾個水塘淹死人的,幾百上千年的村子很少聽說這樣的案例,不得不說是奇跡,米雲小時候經常帶一群小朋友下河和下水塘玩耍,現在想起來都是一身冷汗,在米雲十幾年不會遊泳的時候,就趕帶一群小朋友下河和水塘遊泳玩水,不得不說米雲的膽子肥,水塘一般五米到十米深,河裡從來沒有乾涸過,米雲估計四麵八方環水的河水都是幾十米深打底,被填平的一道河道就不清楚了,米雲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填平二十多年了。

小時候因為米雲經常帶小夥伴下水遊泳和摸魚的故事太多,講一本書都講不完的故事,米雲也不願意多回憶,有快樂,有憂傷,過去是快樂無憂的,現在回憶就是憂傷的,米雲一直慶幸十幾年來,都沒有出現溺水事件,就是米雲母親沉沒在河裡幾次,都被米雲的外婆和姐妹救上來了,還是用漁具救上來的,說來可笑,米雲母親比較迷信,說那條被填平的河道就是解放前日軍拋屍的河道,可能米雲外公告訴米雲母親的,米雲母親也是近兩年才告訴米雲,說到鬼怪的時候提了一嘴,米雲母親堅信水裡有水鬼,母親幾次沉沒水裡都能被救上來也是命大,米雲不信鬼神學說,跟母親辯論過無數次,說一個四十多年的教師,白教了四十年的書,也迷信鬼神學說。

米雲堅信沒有鬼魂之說,方圓不到十裡的村子,成百上千年不知道埋了多少人,光是解放前,日軍拋屍的河道就不知道有多少冤魂,村裡十裡腳下就是幾十萬人安息的地方,幾百年來也沒見過有溺水而亡的人,水塘和河裡都沒有,米雲母親堅信鬼神學說是因為碰到過無數次,說的有板有眼的,而且每次都是親身經曆過,米雲也不好怎麼說,米雲幾十年來也隻遇到過一回,夢中都很少遇到。

村裡唯一一次溺水的事情也是在那被填平的河道,在米雲五歲左右發生的時候,米雲親眼目睹了打撈搶救全過程,就是三十多年過去了,米雲依然曆曆在目,就如發生在昨天一樣的清晰,米雲五歲的記憶隻有幾個片段,這還是米雲記得的一個片段之一,米雲母親就說是水鬼召喚,水裡天天有水鬼喊人,喊了幾天了,第二天半晚就出了那件事,不管是巧合,還是什麼,米雲也不好辯解,一個不到百平米的水塘,居然沒人趕下水打撈,主要是水塘深,說有幾十米深,深不見底,水性好的人都不敢下水,等打撈船來了才敢下水,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後來打撈上來了,又在水邊搶救了三小時,還是沒有救活過來,到家了,又用各種迷信方法和土辦法還是沒有救活過來。

就是在今天的時代,估計也難救活,在水裡待了個把小時確實難救活,尤其90年以前的那個時代,落水後,很多聽說的人,就有很多大人到了跟前,米雲母親苦求各位下水救人,麵臨幾十米深的水,都沒人趕上前救人,落水的女孩還是米雲家一個親戚,村裡大半人都是一個郭姓,和母親一個姓氏,落水的也姓郭,米雲可能要叫姐,不是直係親屬,是外公的五兄弟的子女,米雲母親儘力了,米雲母親不會遊泳,每年夏天都沒有下水過,米雲得幾十年記憶中就沒見過母親下水,不知道是不是童年幾次溺水的陰影原因,米雲也不好多問。

米雲母親可能事後還有點自責,當時求了幾人,都不願意下水去救,又是親戚,又是母親的學生,母親在村裡教了十幾年書,十六歲高中畢業就開始在村裡教書,村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她的學生,包括二舅小舅小姨她們,這個事是母親的遺憾,也是村裡的遺憾,成百上千年就出了這一例溺水事件,再過十年,全村就搬出去了,多圓滿的事,可惜了,村裡留給米雲的陰影也隻有這一次,家中鄰居醉酒還有一次,這兩件事是米雲一生都不願回憶和說出來的事。

米雲現在還是破例說了一件,回憶少年故事不得不提的一次,米雲就納悶,四麵環水的村子,既然填平了一道河道,為麼最後還要留下一個不到二十米長的水塘尾巴,六七裡長的河道都填平了,就最後的一個二十米長的河道小水塘就填補不平,米雲母親每次提到那件事都有遺憾和自責,求了人,最後救上來折騰了六七小時,方法用儘,也沒有救活過來,算村裡的遺憾和意難平,米雲在其他地方的村子,周邊村子每年溺水而亡的故事都聽的太多,太多人間悲劇,不管是鬼神學說的水鬼,還是命運,能避免最好,安全第一,行善積德,米雲相信第一個生活的村裡還是有福氣的,雖然隻有短暫的十三年生活,留給了米雲一個完整快樂的童年,讓米雲一生都受用,能治愈一切憂傷,能抵禦一切困難,也是米雲的福氣和快樂源泉,所以米雲才決定寫一篇回憶錄,不知道多少村裡人會記得那個祖祖輩輩生活的村子,與世隔絕的村子。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SSS天賦:把校花做成傀偶 雙人方塊求生,性感蘿莉終成嬌妻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風生水起 我嘞個驚天霹靂玄學真千金 八零,首長不追了,帶崽離婚真香 快穿:惡人終入病嬌懷 小師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八零滬市:和冷麵軍爺的風月官司 小巷人家2艱難之路 末世:最後一個男人的我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