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晚膳之後,長安溜達溜達就打算回公主所了,明天還要去上書房。
順路再到延禧宮去瞧瞧,她之前聽齊姣提過,最近幾位母妃都在非常努力地讀書識字。
甚至在用完晚膳之後都還要再學一會,堪稱是挑燈夜讀,比那些要考科舉的還勤奮。
齊姣便讓她帶了幾盒點心過去,是小廚房新鮮出爐的花糕,給她們加加餐,這下不僅僅是要給上書房送,延禧宮也不能忘了。
愛學習都是好孩子。
長安來的時候,也剛好遇到中途休息,儀貴人就跟被解放了一樣,整個人都鬆懈下來。
見長安還帶了糕點,“公主怎麼還帶東西過來,太客氣了。”
對於儀貴人的客套,都沒人當真,因為第一個吃的也是她。
儀貴人的體力消耗大,本來下午練舞就累,晚上還要動腦繼續學,吃的多點也很正常。
“這是娘娘讓公主送來的吧?”
長安“是,娘說母妃識字辛苦,隻能是送點糕點過來。
長安也順勢去看看幾人的進度,嗯,連上書房學的最慢的那一波都比不上。
但,才一個月的功夫,就已經學到《增廣賢文》,進度倒也不算慢。
宮妃也不是那麼閒的,遇上請安,就能耽誤半天時間,若是有孩子的,也得陪陪孩子,像宣妃,還有宮務要管。
讀書是要一整段長時間學起來,效果才好,那些零零碎碎的時間,最多隻能是溫習一下。
原本幾個人多讀書寫字這些就不感興趣,能堅持一個多月不中斷,可以說是非常難得。
恪嬪是下定決心的,宣妃也相當支持,所以,在兩人的雙重監督下,都不能休息太久。
用點糕點就該去聽女官講學了。
儀貴人一到案邊坐著,就麵如菜色,都快學出心理陰影了。
那手雞爪字可以說是讓她的臉麵丟儘,一開始什麼不會可能都比較好學,要改寫習慣的,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個月下來,至少字的整體框架規整了許多,變化還是相當明顯的,這可是強忍住瞌睡換來的。
儀貴人就忍不住有些嘚瑟,在宮裡嘚瑟完了,找不到人,那就在信上和她娘嘚瑟。
花夫人聽說後宮還負責教讀書寫字,簡直是不要太讚同,也知道自己女兒在對練舞以外的東西又多懶,還下了死命令。
不學,那遞進宮的銀票就少些,學多少,給多少。
商人算賬還是厲害的,也沒減太多,在宮裡生活是絕對夠的。
但,要是想和之前一樣,肆無忌憚的做一些舞衣,那是不行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已經大手大腳慣了的儀貴人可受不了。
但她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她娘,雖然這個是霸王條款,也隻能咬咬牙,同意了。
之前是自己想學多少就多少,反正都是收獲,現在變成強製性,學的是暈頭巴腦的,但學到的確實是比以前多。
女官講的不錯,宣妃卻看向了一邊的長安,“長安既然來看我們了,不如也給我們講一段?”
長安大大方方就應了,早就學過的東西,沒有什麼難度。
她也不是什麼偏科生,相反,對於這些需要一定記憶的東西,還有一套方法。
《增廣賢文》主要是收集了格言警句,一些俗語,諺語,講的都是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是很容易理解的,隻要理解了,記起來也很簡單,多用用,釋意也就記住了。
學其他的時候,長安也是這麼做的,懂了之後,用起來就很簡單。
長安娓娓道來,還會加上上書房的一些趣事,很能讓人聽進去。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也沒有和往常一樣,有人早早就說要休息,說熬不住了。長安停下來的時候都還一副意猶未儘的模樣。
“長安真是厲害,本來隻是想逗逗你。”宣妃說著,語氣還帶著些懷念,之前還是小不點,現在長這麼大,又會讀書,講起來也好,是一個小大人了。
對於宣妃的不厚道,長安早就知道了,反正不會坑她,隻能是同情一下懷景。
儀貴人聽到宣妃的話,忽然插了一句,“娘娘這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長安的眼睛一亮,這正是剛才說的,《增廣賢文》裡的內容,“儀貴人已經可以出師了。”
雖然不是特彆準確,但已經用起來了,說的也特彆順暢,意思理解,寫起來也簡單。
儀貴人後知後覺,原來她說話也能甩甩書袋子,這話聽起來可有讀書人的樣子。
就像是平時容妃娘娘說的一些話一樣。
長安這話一出,瞬間就把眾人的好勝心給提起來了,都是一起學的,怎麼她就能得夫子一句誇。
“還是宜人年紀小,懂的就是快。”
“還不快點教教姐姐們。”
幾人的歲數差的其實不多,那點差距就是故意說出來捧儀貴人的,帶著點調侃的味道。
長安從延禧宮出來時,腰間掛了一個嶄新的漂亮絡子,荷包裡裝的是宣妃和王貴人研究的新麵霜,天冷了,塗點上去,臉就不會冷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特彆是長安這種要騎馬的,風一吹,就跟刀子割一樣。
儀貴人分享了她娘給她送的上好的硯台,花夫人在孩子教育方麵是很舍得下血本的,看到什麼好的文房四寶就往宮裡送。
從最近的書信來說,有好好在學。
不說儀貴人已經出閣,就算是七老八十,花夫人也會覺得孩子還小,依舊舍得為她花錢。
就像是現在,人在後宮,還是一遝遝的銀票往宮裡送。
而對儀貴人來說,除了舞裙,這些東西倒看不出來是好是壞。
長安今天教會了她一句,那她就是要回禮。
她用著不錯,就也送一塊給長安。
齊姣也不知道,就幾盤點心,就換了不少東西。
她能給其他人提意見,卻不能替她們學,隻能是默默支持。
幾日後的休沐,是烏夫人進宮,特意來給長安道謝。
前幾日便遞了牌子,特意找的長安在華陽宮的日子。
烏夫人雖然是給她遞的牌子,但也要從坤寧宮過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