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果小果_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_思兔 

第179章 大果小果(1 / 2)

烏淨澄無奈地搖搖頭,之前她爹特意給她娘尋了一個蘇州的廚子來府裡做菜,她娘的反應都沒這麼大。

雖然烏夫人隻有一個女兒,但她在烏府的形勢也沒她想象的那麼可怕,無助。

大房的那些庶子庶女加起來都沒烏淨澄一個人得烏家大爺看中,對那些孩子平日裡也都是說要敬重這個嫡姐。

加上在族學學的又好,底下的弟弟妹妹對這個姐姐隻有打怵的份。

之前烏父還說要把一個庶子放在烏夫人膝下養著,從小抱過來,和親生子也沒什麼區彆,但她不願意。

拖到烏淨澄十歲,硬是不願意養一個庶子。

烏淨澄早熟,早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問過她娘,為什麼不領一個回正院養著。

那個也不用每天都擔心沒有一個男孩傍身該怎麼辦。

烏夫人也沒瞞著女兒,“我又不是那種心狠手辣的,說是帶一個孩子回來,可沒那麼簡單。後院裡還有一個生母在那看著。”

“萬一隔三差五說要看看孩子,也不能不讓,不然還得被人說心腸冷。就算是長大了,日後生恩養恩,該怎麼分的清,有親娘在,可看不上我這個嫡母,免得心裡還嘀咕。”

最後幾句是附在烏淨澄耳邊講的,“養一個孩子可沒那麼簡單,到時候結婚生子,用的也是我的嫁妝給他添光,為了養一個不是從我肚子裡出來的孩子,不值當。”

“哪些孩子,我也沒看出來哪個以後會有出息,這就是賠本的買賣,左右不管是是哪個繼承了大房這一脈,我這個嫡母也不能怠慢了去,還是穩穩當當的老佛爺。”

“我的嫁妝是以後要留給你做底氣的,那些庶子庶女我可管不了這麼多,得看你父親,能掙多少給他們就給他們,我也不是可刻薄的嫡母。”

還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烏夫人做不來養小妾孩子的事,但對烏淨澄這份愛護是真的,就這一個孩子,是全心全意在愛護。

在烏家大房當中,烏淨澄的地位還是可以的,但現在烏家還沒分家,一大家子人擠在一起,自然也沒有小家那麼自在,摩擦也是有的。

同輩的姐姐妹妹更不少,分幾朵珠花都能鬨起來。

這麼多姐姐妹妹,偏偏就她一個人得祖父看中,怎麼能不讓人起妒意。

用完晚膳之後,齊姣除了還禮,還送了幾盒點心讓烏夫人帶回去。

烏夫人走的時候,已經是徹底把明貴妃當作是自己好友,還說下次再遞牌子進宮。齊姣自然是應了。

在京城,她也沒幾個密友,好不容易能找到一個聊的來的,也是一件幸事。

通過今天的交談,倒是能看出來,這烏夫人不是心思深沉的人,甚至有那麼一點點單純,又或者是看的透。

當然,是在詩歌詞賦這上麵,如果以後沒什麼差錯,作為既嫡又長的大房,以後應當是他們這一脈繼承烏府。

也當了這麼久的大房夫人,烏夫人為人處世也不差,心計也是有的。

烏夫人娘家在蘇州,蘇州本來就是文風盛行之地,娘家也是書香門第,女子也是要讀書的,吟詩作對極好,一手簪花小楷寫的很漂亮。

在讀書這方麵可不差,交談中也可以發現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子。

但文人多愁善感的部分也沒避免掉。

和她之前見到的汪夫人是兩個極端。

汪夫人因著汪子銳的事,也送了幾次謝禮來華陽宮,也都是皇後進行轉交,兩人也沒有具體的接觸。

汪家雖然出了個皇後,但也不敢太張揚,就怕連累了小姑子。

彆家不知道,她家的這個小姑子可是幫了她不少,連孩子都多虧她看顧,家裡也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要是仔細算起來,一家子都欠她的。

所以汪夫人也沒說時常遞牌子,都是估摸著日子差不多才進一趟宮。

要緊事也不多,但兩人說說體己話,也開心。

之前在毓慶宮這種機會不多,如今也該多走動走動。

那日,皇後就和自家大嫂提道“老是送禮不見人,也不是個事,況且,皇上估計也樂意見汪家和貴妃親近。”

“沒什麼好避諱的。”

汪夫人回道“皇上是擺在明麵上做的事,這麼說的話,也確實該見上一麵。”

“大嫂等會就過去華陽宮見見貴妃,我派人和貴妃說說。”

汪夫人應了一聲,她對這明貴妃確實是好奇,不說彆的,就從皇後嘴裡,就聽了貴妃不少好話。

對她這個皇後很敬重,為她分憂解難等等。

她也了解皇後,隻見她說出來沒有半點勉強就知道,這不是假話。

不僅如此,皇後對這貴妃還挺喜歡的。

金嬤嬤送了送汪夫人,回來就說“夫人心裡恐怕早就有這意思了,隻是礙於娘娘的麵子,不好開這個口。”

皇後“大嫂是不想駁我麵子,嬤嬤信不信?要是我一直不說,大嫂也不會提起一句。”

金嬤嬤泄了氣,“那是自然,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府裡都得靠小姐把持著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金嬤嬤對幾位爺和夫人還是有點怨言的,他們拍拍屁股就走人,留下家裡那麼大的攤子,都得小姐來收拾,小姐的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

但她又不是看不出來,汪府的人對小姐的態度還是很看重的,隻是見汪夫人應的如此爽快,心裡也不免有些糾結。

就算是在汪家和小姐之間,她也隻會選小姐。

“嬤嬤總想這麼多,我和家裡是分不開的,何必計較那麼多。”算的越清,越傷人。

金嬤嬤也不開口了,她也知道,皇後仰仗汪家之名,汪家也需要皇後把持,早就說不清了,算來算去,都是一家人。

齊姣見過的命婦不算多,這兩人又是相反的性子,自然而然就對比起來。

汪夫人更像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遞牌子進宮,都要穿命婦的朝服,她身量高,在軍營這麼多年,有些習慣難改,行走起來也頗有武將的氣勢,看起來就有些不倫不類的。

行事作風也很灑脫,說話的嗓門更不小,不過,和這種人相處起來倒也容易。

汪夫人的交際應當也不錯,很能和人說的來。

總算是知道汪子銳那宛如大金毛的燦爛笑容,學的是誰了。

汪夫人笑起來時,和汪子銳挺像的。

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烏淨澄,汪子銳,在這些年紀還小的孩子身上,確實能看的出來父母的一點影子。

烏淨澄是才女,但她母親也不差,聽烏夫人說,她在蘇州也是排的上號。

汪子銳騎射好,也有父母的原因。



最新小说: 修仙,從被雷劈開始 重生漁村:1982 被迫加入妖精籍的我成為至強 爹爹是鏢師 卡拉多蘭德的諸界之征 回到相親前,被七零兵王一眼定情 修煉一天漲百天修為,我要無敵了 四合院之小道士下山 穿越60:我在南鑼鼓巷82號 小人物的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