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猴略訝,一時懵定,望空無聲,但視霞現七彩,朗照四野,氣分濃淡,芬鬱八荒。耳畔微微有綸音妙唱,漸或分明,中雜仙聲,管弦鏗然;青雀丹鶴,翔集翻飛。
可說是
泰運鴻開遠盛來,
初逢疑怪竟徘徊。
恢弘樂滿優曇色,
善築無形勝妙台。
於是慈母乃生歡喜,擁定新子,即不分離,十方法界一切明識,聞見是象,俱生快悅,口中加賀“善哉,定主今得歸處,凡安身處,即是壇城,龍天法相,不可邪侵!善哉,於今得見殊勝是貌,但存悅念,更無雜思!”
又有西方世界護法諸天聞佛說此萬萬裡之事,各合掌稱敬道“唯然,此功德力不可思議,此吉祥力不可思議,世尊,但問將來世界,梧宙如來何時再複今日妙象,便轉時輪,宣說妙法,我等眾生聞即信受,不可思議!”
如來微笑不語。彼東方世界,天神撫掌,及幽暗之處,有明見妖魔,聞人主得安,亦暗稱賀,念其為祓難拔災之尊也。
那猴母淺薄,未能知各家歡喜之狀,但慮彼終為人子,縱有緣分,應在城邑。故早生使其歸群之念,隻是相養日深,竟有不舍,恐其幼頑,弗能自存。
蓋以“果兒”為名,育之十二載。凡教道理,均為人事,作禮行止,出言動話,無非模仿。過至於今,猴母再無可告也,況每問世間深味,母不能解,已有離象。
待是年中秋,猴妖定下心來,反複囑以人事,攜驅三十餘裡,至一城,名曰梅陽城,此慶峰南方大埠也。其蒙佳節,景色秀然,人煙浩大,花團錦簇,彩瓣交騰,內中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正自是華麗阜盛,所謂
躁雀慵花互映榮,老屋牆外彩燈紅。
月圓未晚人風盛,遲日將歸市味濃。
放卦先生花小醜,荼蘼小姐俊郎中。
入來瑣碎凡間唱,徹動雲空悅小童。
他兩個論定行止,果兒全聽母意,喬裝作隨從,混在商旅隊間。這小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萬事新鮮,屢屢驚呼,把個猴母唬得連連令其噤聲,恐驚了商客。
直待卸裝時,他二人視主人家正清點隨行,怕露了怯,趁其未察,悄然散去。
這兩個於城裡四處觀賞,隻樂了果兒,猴母時時警惕。且掌中無錢,那所見之物,縱是兒喜欲得,也竟不能。
少年諸事能忍,隻是不料有一怪客見其行單,所隨之人,形貌矮槁,無似人相,判為可欺,乃掣出飴塊,略略誘之。
小娃兒耐了一路,此時見其主動示好,再不肯止欲,才欠了身,以為禮備,即可相交。方要接糖,卻遭母阻,斥責於他。
那怪人聽這矮物呼其為兒,心下怪異如此卑娘,誕子恁般可人。又見那猴母所扮醜婦,弗見力道,全在柔弱,更不在意,甚或索性褪偽,便要強拉。
此人嘴上呼道“恁是哪裡來的惡婦,竟拐了我兒在此!”
他聲響頗大,不一時驚動一班看客,那人巧舌爭辯,群眾難信猴母,反以惡人言真。遂就眼觀,一拙婦哪能生出此般智巧之娃?這拐子雖不俊朗,卻還有十分人樣,若論親生,昭然若揭也。
繼而眾客皆指摘猴母,縱是果兒同相爭辯,口稱不識此漢,看者也暗語“小娃懂什麼?那拙婦能拐得孺子,必有手段,童兒莫不是吃了她迷魂湯了。”
當下情急,猴母掂起果兒,縱身欲走,豈料那怪人不知作出什麼法來,斜刺裡飛出幾羽白矢,將她困住,動彈不得,後傳痛喝
“吾早看穿你也,再不現形,死!”
這老妖難以脫困,激出原性,當下露出猿身,一眾方知為妖。卻原來那怪客正是本地赫赫有名的驅魔大仙,他這廂一呼百應,人中暗隨的一班眷屬趁勢雲集而上,就要捉它。
猴母慌不擇路,於路奔逃,漸出人境,遁入偏山。隻是那幫家夥早欲以其揚名,窮追不舍,未多時,竟至絕壁,三麵圍定,插翅難逃。
前方賊眾正聚,耳畔峽穀風高。彼未曾料到要入此絕境,此時心已死了大半,隻得放下猿子,赤眸怨天。
驅魔人見他二人無路可去,麵露猙獰“捉住這個,髡毛戴箍,妝扮得靚麗些,好耍子也!”
又一人對果兒言“孩兒莫怕,有我等在,妖孽傷你不得!”
娃兒驚疑,妖孽?我娘親怎會是妖孽?他一時愕然,心間便覺或有誤會,正待開口,卻見其母以怒目示之,弗令出言。
那猿將少年再摸了摸頭,輕笑道“原以得此美食,世所罕見,不料竟惹得一身騷,罷了罷了,吾即去也!”
話音才落,渾身一顫,即翻身而躍,跌入懸崖,隻把那果兒及眾人皆瞠目一時,呆若木雞。男孩也知此等翹崖絕壁,直下必死,當初不曉個中利害,恣意攀躍,還惹得猴母心焦,將他好一頓訓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自知母已自戕,隻是仍未省得何須至此。
小娃緣何明白這些?甚至不清楚死亡為甚。曩昔或能擒獵,多見禽獸之斃,然不及自身,未見親逝,終不能動心撞魄,今見母喪,隻因眾惡追殺而致,故而因悲生恨。
那猴子霎時腦蒙,不聞人語,但感昏厥,朦朧間或有眾人上前,一漢子將他扛於肩上,下山而去。待醒來時,已在梅陽城中,一班驅魔人見他蘇醒,歡喜非常,忙引鎮悸湯藥,慢慢喂養。
這幼子雖有些迷糊,卻知這些莽夫,皆是殺母仇人,斷不肯食其羹。其人並未怨惱,笑道“這小子還有些脾性,正不知是哪戶的冤家。”
又一者言“便沿街貼出告示,誰家丟了孩兒,即來相領,如舊而行。”
於是有一人前來繪其形貌,那孩童隻是不依,扭動難止。當是時,有個赤發壯漢雙目圓睜,朝他一聲怒吼,猴娃驚懼,未再攪鬨。
當日正值佳節,夜有朗月臨空,人家煙花絢麗,百業阜盛。這些驅魔人等平日裡護民周全,少不得一班商販農夫,相邀而走,同賞冰盤,共度良辰。
眾士皆離,便給果兒留了一個空虛,無人管守,遂悄悄溜出城去。甫行不遠,即有留下看家之人察覺,一呼四應,匆匆追趕。那猴娃分明聽得身後人粗聲道“這誰家小子好不通人性,救你出了虎口,如何就要亂跑?”
少年一麵如猴母一般攀壁而行,一麵心中疑惑明明是猿猴,怎麼叫作“虎口”。他這裡顧不得多想,隻抓著一股力,暗暗尋思我母子不過尋常逸遊,便遭驅殺,今日無力報仇,他年定要雪恨!
繼而猴娃拚了命地奔逃而去,隻緣驅魔人中有手段者皆歡娛遠走,這些個小廝未可追及,悻悻折返通報,任憑他離了。
斯時,黑旻如泄,裂雷躁狂,沒來由降下碎珠無計,叫浩浩長空,俱顯腥潮。少年既得了自由,漫漫奔忙,實無目的,體力終不能支,但見冥冥月光之下有一破廟,便欲竄入棲身。
他這廂方才安穩,忽聞門外生人音,一時大駭,以為追兵前至,卻茫茫然聽得有人歌曰
行遊攜術過人生,日化菽糧酒三升。
問交往仙道常相聚,又閒來對坐講《心經》。
一程風雨一程事,萬水千山破晦迷。
你若問三宗歸哪處,他年山野見菩提。
喜歡悟空悟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悟空悟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