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眉關緊鎖,不似之前從容,恐少年遷延,隻得應付說“汝觀此處,地毗海東,天柱末端所指,其為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汝等泰運之人,原發於此,既脫俗身,自然歸於這裡,勿再生疑了!”
木由見道長慍色,不再矯情,立將包裹交上。男人一把接過,置於海邊,口中誦叨“金匝金匝生金匝,我今為汝解金匝,終不為汝結金匝,唵,祥中祥,吉中吉,波羅會上有殊利,摩訶般若般羅密!”
這番咒語並未叫孫木由聽見,他隻知道人念念有詞,不曉用何妙法。但見真言唱罷,那物化作一岩卵,色理與周圍無異,隻形態若猢猻。
道士作法訖畢,身如頓負萬鈞之重,額間不止汗落。而方才此物化石之際,木由忽覺一股憂氣襲上心頭,竟沒來由滴落下幾顆淚珠來,未察道人之變。
見事竟已了,他這才驚覺自身未死,正欲詢問道長為何與先前說法未同,無料對方竟沉聲大喝“悟空、悟空!”,男孩一愣,見他呼得莊肅,亦不敢輕慢,伏身呼“仙師!”,道人又曰“你我今日緣分已滿,當作彆也!”
木由一聽“作彆”二字,頓時愕然,呆愣地上,不知何言語,久而疾聲“我似還活著!仙家如何就拋下末學?前路漫漫,疑惑猶多,若無前輩引領,愚人怎可登岸?不如且告知,道長何處去,我定牽馬相隨!”
見他苦笑“你肉身消逝,何來存活,不必糾纏於此。且聽吾一言,萬物因緣而起,因緣而滅,你我各有法途,焉能長伴?今引你到此,大事備矣!前途自現,何必逡巡?我且說一偈語,付爾後路所遇,當牢記,時時參悟,不可憊懶!”
木由已知無法挽留,隻得靜聽垂訓,道人即說偈曰
“知地當謀天,法情總相連。
靈台花現處,最易出奸邪。
心猿逐意馬,若矛盾相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彼不離於此,亦莫更相詰。”
道士付偈既已,搖頭終言“汝今當入地獄,曆經因果,那玄駒回巢,你且循跡而行,方知入口所在,前路浩蕩,莫再遊離!”
說罷,散作一羽白虹,消影無蹤。
……
孫木由自是遵教尋蟻不提。且說那靈山福地,大雷音寺處,如來正逢誕辰,即後世“浴佛節”也。
是日,佛陀沐浴已畢,從池中起,著青色法衣,跏趺而坐,右手結說法印,便要開示。
爾時,靈山大眾,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世界、他世界欲聞法者皆恭敬而立,待佛弘經,如來卻頷首道
“諸位莫急,那分心者到矣。”
話聲才落,金蟬自人群中來,恭敬三拜,白佛言:“世尊,承佛威念,當度四緣,然那孫木由委實天真,未忍斷其根源,貽誤大業,於法有罪,乞請懲處!”
佛祖對曰“此非爾孽,實緣果所致。汝今證在小乘,未入大乘勝境,存一時慈念,斷送百代福澤。如來不言爾罪,但說因緣如此,禪絮沾泥,事已做成,悔藥難沽。你既已死,當十世轉生,曆諸魔難,望能潛心修證,得大成就。”
言罷,天人師即為眾徒言法
“天地萬靈,生而為仙、為人、為獸、為精怪、死而為鬼。身既黃泉,名籍未銷,此非稱鬼,乃中陰之身。今有一中陰身,永不作鬼,亦不他生,得出六道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前所未有,乃獨金蟬之緣也,眾不可效。”
注釋白佛言不是指這個人叫白佛,而是念白、對佛說的意思。
喜歡悟空悟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悟空悟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