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細說南唐(2)_北宋帝國興亡史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24章 細說南唐(2)

第24章 細說南唐(2)(1 / 1)

楊隆演死後,王位由他的四弟楊溥繼任,這同樣是一個可憐的傀儡。徐溫繼續在升州遙控朝政,徐知誥則時刻待在吳國的都城充當徐溫的影子。按理說,徐溫早就該把楊溥搞下去然後自己坐上王位,可他沒有,因為他的偶像是曹操,他隻願做周文王。說來也是令人感慨,就在楊隆演正式稱王的那一年,徐溫本是叫他直接稱帝的,可這孩子突然硬氣了一回,而且很有可能是此生唯一的一次硬氣,他堅決拒絕稱帝。

六年後的公元927年,徐溫突然感覺自己大限之日將近。此前的一個幾乎沒有任何爭議的問題這時候擺在了他的麵前,那就是自己的接班人問題。這幾年來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一直被外界視為他的鐵定接班人,可他的謀士徐玠卻說徐知誥畢竟非血親。快到臨終之時徐溫似乎才突然想明白這事,於是他派自己的次子徐知詢前去廣陵接替徐知誥的攝政大權。

徐知誥會乖乖地交出手中的權力嗎?這個還真的很難說,但他做好了跟自己的養父翻臉的準備了嗎?這個同樣很難說。不過,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唯有把權力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裡權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反之,他就隻能聽天由命看彆人的臉色行事。眼看一場圍繞著爭權奪利而展開的大亂似乎就要來臨,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上天再次向徐知誥伸出了援手——奉命前來接管吳國攝政大權的徐知詢剛走到半路上就聽到自己老爹已經掛了的消息,他隻好隨即返身為徐溫奔喪。

再後來的事就簡單了。徐知誥擺平了所有的試圖跟他搶奪最高權力的人以及不服他的人,他就此成了吳國的另一個徐溫。他在還是在這一年,徐知誥把楊溥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他自己自然是撈了一大堆顯赫的頭銜。

在廣陵當了好幾年的土皇帝之後,徐知誥學起了他的養父徐溫,他跑到此時已經改名為金陵的升州去遙控朝政,他的兒子則留在廣陵當他的代理人。後麵的劇情就很熟悉了,徐知誥成了曹丕,他甚至還跟曹操當了一回學生,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傀儡皇帝楊溥的兒子。不過,相比曹丕代父稱王之後就猴急地讓漢獻帝禪位於己,徐知誥的吃相要稍微優雅了一些。

公元935年,當楊溥稱帝八年之後,徐知誥這才讓皇帝給自己封了一個齊王的爵位。同時,他還被授封為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但或許是出於臉皮不夠厚的原因,他把大丞相和尚父的尊號都給推辭了。

兩年後的公元937年,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徐知誥從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大恩人楊行密的兒子手中接過了象征至高權力的玉璽,他正式受禪登基成為了皇帝,國號大齊,國都定為金陵。

也不知道當徐知誥與楊行密的兒子交換身位的瞬間他是否還會記得當年濠州城下的那個小乞丐以及那個坐在馬背上對小乞丐心生憐憫的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呢?四十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當初的那個小乞丐如今終於成為了萬人膜拜的帝王。

又是兩年之後,徐知誥恢複本姓李並稱自己是唐太宗的兒子吳王李恪的十世孫。他由此改名為李昪,改國號為大唐,以示自己為李氏大唐之正統和繼統。為了區彆於唐朝以及李存勖建立的後唐且地處長江以南,後世將其稱之為南唐。關於其唐朝皇帝後裔的身份,李昪在這件事情上麵有沒有扯淡不知道,但估計這世上也隻有他自己才會強迫自己相信這一點。

給一個時間的參照點,李昪稱帝的這時候石敬瑭正毫不知恥地端坐在後晉皇帝寶座上稱呼耶律德光為乾爹。中原大地此時正值大亂之時,而南唐卻一步步地在穩定和安寧中走向繁榮富強。

李昪在位七年,除了與石敬瑭發生過一次小衝突外,這幾年裡他一直休兵免戰致力於發展民生積累財富和實力。放眼整個南中國,他的國家無論是財富還是軍事實力都是首屈一指,可他沒有四處征伐統一南方,以至於他因此而被手下大臣在私底下譏諷為一守財之農夫耳。可是,李昪自有他的戰略打算,他的策略是與南方諸國睦鄰友好,暗中積蓄實力,然後等待中原大變之時以舉國之力入主中原繼而定鼎天下,而非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在與南方諸國的纏鬥中,那樣的話無論勝敗南唐的國力都勢必受損,到時候中原王朝如果在他們的背後捅上一刀就難說不會慘遭滅亡。

臨死之前,李昪叫兒子李璟把手指伸到他的嘴裡,李璟不明所以但隻能照辦,李昪用儘力氣咬破了兒子的手指,然後說道“兒砸,疼嗎?記住我說的話,彆對我們南邊的鄰居們大打出手,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以便進取中原才是王道。”

曆史證明每一個天選之子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對未來做出的每一個預言幾乎都是對的,這些人可能真的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使者。不過,遺憾的是,天選之子的兒子們並非也都是天選之子,當李昪死後,新的天選之子另有其人,而那個人的名字叫做趙匡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我這裡有一堆的假設和如果,如果李從珂不叫自己的妹夫石敬瑭搬家可能也就不會有所謂的後晉,燕雲十六州就不會落入遼國人之手;如果石重貴知道一點天高地厚也就不會以卵擊石去跟遼國決裂以至國破家亡,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後漢;如果劉承佑不那麼熱血和暴力,郭威和柴榮的子嗣就不會被殺個一乾二淨,郭威最後很有可能就不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養子柴榮,而柴榮英年早逝之後也就不會出現幼子當國的局麵。然而,上述的這些“如果”都沒有發生,而那些真實發生的事似乎就是為了給未來的大宋開國之主做鋪墊,所謂天選之子真的不是白叫的。

李昪走了,留下的是一個富強繁榮且甲兵數十萬的南唐,遺憾的是,他的這個兒子儘管被他咬破了手指卻還是不知道疼。明白一個道理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要領悟一個道理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時候這代價甚至是慘烈的。

曆史可以佐證,五代十國時期帝王家裡的那些二世祖們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更不是能夠安下心來的主兒。生於亂世但又成長於富貴之中的他們誌向高遠,他們熱血衝動,他們立誌要建立更大的功業,李存勖如此,石重貴如此,劉承佑如此,就連南漢的劉晟也是如此。既然有這麼多個如此,那麼坐擁當時南中國第一國力的李璟為何就不能如此呢?

這時候的中原王朝也是剛剛換了主人,遼國的好兒子石敬瑭終於死了,這個給宋朝給漢民族挖了一個超級天坑的人終於是死了。他的這個天坑完全改變了中國的曆史走向,在當時以及北宋一朝,他的這個天坑不但讓後來的柴榮、趙匡胤和趙光義抓狂,更是讓北宋直到滅亡之時都被遼國人死死地掐住了脖子,時刻感覺呼吸困難。燕雲十六州,那不僅僅隻是意味著一塊土地,那是一道大門,是一道由無數關隘和險口以及堅城所組成的鐵閘,而石敬瑭慷慨地一揮手把這一切都給葬送了。

再來說南唐的這位二世祖李璟。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看到這句詩你會作何感想?沒錯,這就是李璟同誌的大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相比他那個名氣比他大得多的兒子以及他那個兒子的詩詞,他確實在這方麵比不了,可在軍事上他絕對甩他兒子李煜十八條街。

麵對著禦座之下由他老爹留給他的這個國富民強且又兵強馬壯的國家,再麵對著自己這滿腔的熱血和豪情壯誌,然後再看看北邊軍閥割據和民眾苦不堪言的後晉以及周邊這些紛紛稱王稱帝的小國,李璟覺得自己如果這時候不乾點啥簡直就是在犯罪。可是,北邊的那幫凶悍的軍閥是不能去主動招惹的,況且後晉又與遼國是父子之國,所以李璟就隻能委屈一下身邊的這幫鄰居。

公元944年,登基不久的李璟急不可耐地揮舞起了他手中的大棒子,他對準的目標則是南邊因為爭權而發生內亂的南閩國。一年之後,南唐軍隊憑借其壓倒性的軍事實力很快就滅亡了整個南閩國。牛刀初試且滅掉一國,李璟隨即信心大漲。然而,南唐東麵的吳越國顯然不會看著南唐進一步坐大,況且南閩又與吳越接壤,於是南唐軍隊就此在閩地卷入了與吳越以及南閩反抗勢力的戰爭泥潭裡無法自拔。

公元947年,中原劇變,後晉為遼國所滅,耶律德光妄圖成為中原之主,但因為不懂得愛惜民力且遼軍在中原大地肆意燒殺搶掠,一時間中原大地遍地烽火,耶律德光隻能放棄經營中原的夢想退回遼國,中原大地就此陷入權力真空時期。李昪生前的那個“伺機可進取中原”的預言成為了現實,可這時候的南唐主力大軍陷在南閩根本無力北進中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劉知遠就跟郊遊似的直接帶兵進入開封成為了中原之主。不過,麵對這麼大一塊肥肉李璟也不是啥也沒做啥也沒得到,他在淮河流域收編了一些地方武裝,招了一些民眾,也得了一些地盤,可這與他老爹生前所設計的戰略藍圖相差了十萬八千裡。

公元951年,南唐西邊的南楚發生內亂,李璟看準時機對南楚用兵並一舉攻滅南楚。由此,南唐進入了軍事上的鼎盛時期,其疆域更是空前的廣闊,可是這輝煌無比的強盛很快就成了過眼雲煙。

南楚雖然是打下來了但卻沒守住,一年後李璟就全部吐了出去。南唐南邊的南漢也是個刺頭,趁著南楚大亂之際硬是強行地啃下了桂、連、昭、賀四州之地,而且南漢的皇帝劉晟還曾在郴州這個地方把禦駕親征的李璟給狠狠地暴揍了一頓。南閩就彆說了,那地方打下來之後就從來沒有安生過,至於東邊的吳越,這更是世仇。還有更糟糕的,後漢的節度使李守貞反叛之時李璟還曾派兵策應,最後李守貞被郭威給滅了,這讓南唐又開罪於北邊的中原王朝。

李璟一時間陷入了焦頭爛額之中,當初四處出擊的結果竟是現在的四麵受敵,這些年的戰爭讓國力和軍力都嚴重耗損,打來打去發現居然什麼便宜都沒得到。有句話叫做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一看原地杵,李璟的遭遇比這還要悲催,他不是原地杵,而是開了倒車。直到這時候李璟才發現自己老爹的英明之處,而且一統天下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麵對幾乎是血本無歸的現實,李璟就此心氣不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些年李璟除了打仗之外,他彆的事也沒耽擱,比如重用奸佞,比如醉情於詩詞歌賦、山水林間,再比如沉溺於奢華的物質享受。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南唐在他的統治下依然延續和發展了由他老爹開啟的文華風流之風,江南大地遍地學士鴻儒,各種手工業的興盛以及航運貿易更是為南唐帶來了滾滾財富。

就在李璟準備享受人生不再談什麼奮鬥的時候,這些年來遍地豺狼虎豹且烽火不斷的中原大地上出現了一隻空前凶猛的老虎,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柴榮。

在把北漢打得縮回老巢瑟瑟發抖之後,柴榮第二年又從後蜀的手裡硬生生地搶回了地處陝甘地帶且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秦州、鳳州、成州、階州四州之地,然後他在公元955年的11月下詔討伐南唐並親自出征。

柴榮的這篇討伐檄文寫得堪稱氣勢磅礴,然而對李璟和南唐來說則是怒不可遏。原文就不發了,簡單地說下大意“李璟你這個蠢貨,你不但跟我這個中原天子作對,竟然還敢僭越稱帝。前些年中原大亂,你們縱容凶徒禍害一方,中原發生叛亂之時你們還出動大軍進行支援。這些年你們侵占南閩和吳越的土地,在湖南塗炭生靈,你還勾結北邊的北漢和遼國想要對我大周圖謀不軌。你的種種罪惡實在是太多了,朕再不打你就是天理不容!”

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裡,柴榮向李璟演示了一下什麼才叫做真正的“一頓操作猛如虎”。經過大小數十戰的血腥廝殺,除了廬、舒、蘄、黃四州之外,整個淮河以南以及長江以北的土地儘數被後周強占或吞並。公元958年5月,之前數次拒絕接受求和請求的柴榮突然又決定接受李璟的求和,他的條件是長江以北之地全部歸於後周,李璟去帝號,改稱南唐國主,南唐向後周稱臣並使用後周的年號。

對於柴榮提出的這些要求,李璟全部接受,曾經風光無限的南唐也就此一蹶不振。一年之後,李璟再遭打擊,他的太子李弘冀在殺死會威脅到自己皇位繼承權的叔父李景遂之後很快也過世了。李弘冀為什麼要殺掉自己的叔父呢?因為李璟曾在父親李昪的靈前發誓說自己的皇位要優先傳給弟弟而非兒子。如今弟弟和長子都沒有了,李璟被迫將自己的第六子李從嘉封為吳王以便將來繼承其大位。他為什麼準備把大位傳給老六呢?因為他前麵的五個兒子此時都已不在人世。

一年後,李璟在憂患中離開了人世,當初的吳王如今的南唐太子李從嘉繼位南唐國主。這個李從嘉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號稱“千古詞帝”的李煜,他本不該成為南唐的國主,可是命運選擇了他。這個人和宋徽宗趙佶在很多方麵都很像,同樣的才華橫溢,但也同樣地成為了亡國之主,他們本隻能是以皇子或王子的身份終老此生,可李煜因為自己前麵的五個哥哥全都殞命而登上了王座,趙佶則是因為宋哲宗趙煦的英年早逝且無子而兄終弟及地成為了北宋的皇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天選之子,隻是他們這種天選之子不是來負責建功立業稱霸一世的,而是來負責為自己的帝國和王國畫上休止符號。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逍遙誰得知 噓!她在囤貨等末世 綁定生子係統後成為人生贏家 蓮花樓之並蒂蓮 雲起鳳禾 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 盜筆,誰叫我厲害呢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愛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國你哭什麼? 我在修仙界養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