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德之死發生在宋軍成功拿下成都之後,也就是說趙恒在因為宋軍重奪成都而在這一年裡短暫地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之後就再又愁雲上頭。遺憾的是,這還不是趙恒再度犯愁的時候,張永德死後所發生的另一件事才是真的讓他大動肝火,而且其憤怒指數甚至是在直接挑戰他所能承受的極限——被他封為定難軍節度使的李繼遷又給他送來了一份大禮。
在說到李繼遷的這份“大禮”之前,我們還得簡單說一下李繼遷同誌在送這份大禮之前所乾的好事。
這年二月,當剛從河北前線回到京城的趙恒忙著如何平息蜀川的兵禍之時,李繼遷出兵搶占了地處靈州咽喉地帶的蕭關並駐軍數千以控扼此地。此舉一可阻擊前來增援靈州的宋軍,二則可以掐斷本就孤懸於宋朝本土之外的靈州的物資補給線,同時此舉還可威逼原、渭、靈、環等州的黨項部族被迫向李繼遷臣服。令人驚愕的是,宋朝對此的反應是——毫無反應!或者說宋朝方麵對此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抑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總之就是任由李繼遷自由發揮。
五月,李繼遷趁著宋朝正身處裡憂外患之機圖謀占領麟州境內的濁輪寨,但這是在赤裸裸地挑釁,因為這裡有宋朝的駐軍。這就觸及到了宋朝的底線,宋軍即使不想打都不得不打,好在這一仗宋軍在劉文質的率領下將李繼遷給打敗了。
以上還隻是李繼遷在這一年裡給宋朝送上的兩道開胃小菜,真正的大餐在這年的九月(也就是宋軍攻克成都的這一個月)被李繼遷端上了飯桌——這頓大餐還是與李繼遷心心念之的靈州有關。
我們在之前早就說過,靈州由於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有大軍駐屯所以需要由內地供應軍糧和其他軍需物資,這年九月宋軍送過去的是二十五萬石軍糧,運糧的民夫更是達到了十餘萬人。由於之前被李繼遷連續打劫過軍糧,所以宋軍這次派出了規模龐大的護糧大軍,具體人數不詳,但看看這支押運大軍裡的宋朝軍、政要員就可知這支運糧大軍的規模陝西轉運使陳緯、靈州知州李守恩、邠寧環慶四州副都部署王榮、涇原環慶四州都部署徐興,邠寧環慶四州鈐轄李重誨。
運往靈州的這批軍糧是宋朝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籌集到位,臨出發前,重新被起用的鄭文寶甚至還特彆向朝廷提醒要小心李繼遷會再次劫糧,所以趙恒才派出了重兵前去護糧。在宋朝這邊看來,麵對如此龐大的護糧大軍,你李繼遷應該在望見我們的旌旗之後就知難而退吧?
這個想法有錯嗎?如果是在一年前或者兩年前,那麼李繼遷確實很有可能就此打消劫糧的念頭,畢竟那時候他的實力也就那個樣子,可如今的李繼遷早就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
李繼遷這一次派出的劫糧大軍是一萬多騎兵且是趁夜劫糧,先不說這時機選擇的突然性,單說這一萬多人的騎兵就不是以步兵為主的宋軍所能輕易應付得了的。況且,這支運糧大軍的主帥王榮還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自以為自己實力龐大並認為小小的蟊賊李繼遷不敢拿他怎麼樣,所以這個年初的時候在河北戰場因為畏敵不敢去追擊遼軍的懦夫這時候又變成了一個自大狂——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他在行軍途中竟然沒有派出偵騎四麵打探敵情。
當夜,當李繼遷的一萬騎兵突然衝向宋朝的運糧大軍時,宋軍是猝不及防隻能倉促應戰。步兵打騎兵如果沒有布陣幾乎就是待宰的羔羊,況且對方的人數還在其之上。這一戰宋軍大敗,身為地方大員的陳緯和李守恩率部死戰,二人先後皆戰死,李守恩的兒子李望之、其弟李守忠也戰死,王榮率部助戰同樣不敵黨項騎兵最後敗逃。運糧的民夫被李繼遷殺傷甚眾,所運的二十五萬石軍糧全部成了李繼遷的戰利品。
沒有使詐,沒有埋伏,更沒有什麼拖刀計,這一仗是李繼遷生平第一次以自己的硬實力擊敗了宋朝的正規軍。彆管他是不是以多欺少抑或以奇致勝,但不爭的事實就是李繼遷憑他的真本事擊敗了宋軍,而且戰果堪稱輝煌。
當李繼遷大敗宋軍且數十萬石糧食被劫一空的消息傳來,趙恒大怒!此戰還活著的將領一個沒跑了全被問責,王榮論罪當誅,但趙恒赦免了他,將其削職流放,徐興和李重誨也一同被流放。
接下來呢?宋朝是不是應該像當年趙光義被打劫之後那樣馬上派遣重兵前去把李繼遷碎屍萬段呢?很遺憾,沒有,趙恒和他的大臣們在權衡再三之後選擇了繼續忍氣吞聲。至於原因,說出來直教人嗚呼哀哉。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是,這場勝利對李繼遷本人以及跟隨他的黨項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從此以後,黨項人的心氣被提上來了,他們開始相信自己不但可以憑借自己的硬實力在宋朝的高壓之下生存下來,而且還已經具備與宋朝在進行不對稱作戰條件下徹底擊敗宋朝的實力,除非宋朝以舉國之力前來攻伐,但這在眼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這也正是黨項人的好命和好運之所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宋遼之間因為去年的那場戰爭此刻正處在極度仇視和對立的狀態,有遼國這個死敵的存在且宋朝現在的皇帝既不是趙匡胤也不是趙光義,你要讓宋朝在這個時候發動大軍對李繼遷實行清剿根本就不現實。另外,也彆忘了這時候宋朝可是還處在後王均之亂的時期,宋朝的國內就有刀兵之禍。
或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麼趙光義在晚年就敢發動至少是十幾萬人馬的五路大軍圍剿李繼遷?難道他就不怕遼國趁機出兵河北嗎?要弄清這個問題得明白一個事實,趙光義和遼國是進行過多少回血戰的,而且在他手裡宋朝也是結結實實地把遼國人給狠狠地揍了好幾回,趙光義通過實際行動讓遼國人明白他是一個不好惹的狠角色。
趙恒呢?他以及他手下的宋朝第二代戰將和士兵現在可是正處在被遼國人瘋狂試探的時候,而且很遺憾的是在第一次的試探裡宋軍的表現讓遼國人笑掉了大牙,保不準遼國馬上就會再次出兵河北以檢驗出他這個新皇帝以及新一代宋軍的戰力成色到底幾何。
因此,麵對遼國人隨時都可能會舉兵南下的巨大威脅,趙恒對李繼遷除了大怒又還能乾什麼呢?他敢抽調河北和山西的軍隊去找李繼遷算賬嗎?京城裡的禁軍他敢動嗎?即使他暴脾氣上來不顧一切也要痛打李繼遷讓自己先爽一把再說,那麼數萬大軍的糧草供給以及運糧民夫又從哪裡找呢?
要知道這次被李繼遷打劫的二十五萬石糧草可是用了半年的時間才籌齊,而那十餘萬的民夫更是從西北諸州的普通家庭裡抽調而來的正值壯年的男丁。正如那些當初主張放棄定難五州的文臣們所言,這些年為了對付李繼遷,西北的民力、財力和物力確實耗損嚴重,如今這一場慘敗更是將這兩年好不容易有所恢複的西北民生給再次榨乾。最讓人痛心的是,這些糧食最後竟然資了敵。如今的事實充分證明即使宋朝不去主動打李繼遷,可人家卻不會因此而變得乖巧溫順,反而還會回過頭來狠狠地咬你一口,如此一來宋朝還是要耗費巨大的國力去應付才行。
現在擺在宋朝麵前的情況是西北已經被榨乾,蜀川自顧不暇,中原地區要負責供給河北和山西戰場,而以開封為中心的北方超級城市群則需要靠江淮地區來供應其龐大的糧食和生活物資需求,難道為了對付李繼遷要把長江以南也給掏空嗎?難道要征調江南的百姓遠赴千裡去大西北運糧嗎?可是彆忘了前麵說的,這年的江南大地尤其是兩浙地區可是遭遇了嚴重的旱災和瘟疫。趙恒如果真敢在這個時候強行征調江南的民力和財力去支援西北的戰事,那麼宋朝估計離亡國也就不遠了,事實上他現在連減稅免徭都還來不及呢!
以上便是宋朝為何會在這一年裡對李繼遷的種種囂張行為忍氣吞聲的原因。不是趙恒不想打,而是他有心無力,也不是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是宋朝現在真的不是教訓李繼遷的時候。那些在這件事情上動輒就對宋朝和趙恒破口大罵“軟蛋”的人真的應該好好治治自己的近視眼,如此目光短淺毫無全局之輩也有資格指點江山?謬極矣!可笑矣!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