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朝野震動_北宋帝國興亡史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46章 朝野震動

第46章 朝野震動(1 / 1)

遼軍此次南征可謂是接連黴運當頭,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們並沒有在保州境內與宋軍進行過多的糾纏,哪怕是被宋軍連續捅了數刀也毫不在意。讓人感到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規模龐大的遼軍就像一隻大象闖入了一片森林,即便它在路上遭遇各種挑釁乃至是被打得皮開肉綻,可隻要它朝著自己的目標一直向前,那麼它就將無可阻擋。

公元1004年閏9月101novel.com日,二十萬遼軍在遼國皇太後蕭燕燕、皇帝耶律隆緒和主帥蕭撻凜的率領下扔下身後的諸路宋軍一路疾馳殺向了定州,他們的目標是在唐河對岸結陣待敵的由王超統領的十餘萬宋軍重裝步兵大陣——很有可能就是趙光義所引以為傲的那個《平戎萬全陣》。

眼看宋遼兩國之間的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就要爆發,可這仗卻是遲遲都沒有打起來。遼軍也不傻,我們之前無數次地提到過,遼軍根本就不敢攻擊結陣的宋軍,更何況還是十幾萬人的重裝步兵大陣,他們希望宋軍能夠來主動攻擊他們。可是,問題就在於王超得到的命令就是不能主動出擊,而是要等待遼國人主動攻擊。

這一次蕭燕燕雖然帶出來二十餘萬兵馬,這比上一次遼國南征還要整整多出了一倍,可她其實也沒有什麼新的戰法,她還是沒有主動向宋軍發起攻擊,還是等著宋軍來打她,但王超和傅潛都是一個類型——敵不動,我不動。不同的是,傅潛因為拒不出戰而差點掉了腦袋,但王超不一樣,他可沒有犯傅潛那種愚蠢且幼稚的錯誤。傅潛是純粹龜縮在城裡不出來,但他王超可是領兵出城了,而且皇帝明令他不得主動出擊,而是要引誘遼國人主動攻擊,至於遼國人會不會被引誘過來就不是他所能決定得了的。

雙方就此陷入了對峙的局麵之中,中間的唐河將兩軍隔離,雙方怒目圓瞪可就是誰都不願意主動渡河攻擊。說白了,兩邊心裡都虛著呢!

眼瞅著這仗一時半會兒恐怕也打不起來,蕭燕燕便帶著大軍主力沿胡盧河東進侵掠關南之地,而遼國的禦營大帳則駐紮於陽城澱(今河北望都縣東南)。至於王超,他還是待在原地,他近乎於死板地忠實執行著皇帝陛下的命令——待在原地等著遼國人主動進攻。

我們再把視線轉向開封。

遼軍大舉南下,河北前線已經被突破,二十餘萬敵軍此刻正急速南下,礙於當時的信息傳遞速度,當快馬將這些戰況送進開封時已經是這年的閏九月二十二日。也就是說,當遼軍主力與王超的大軍在唐河形成對峙時宋朝的皇帝和兩府大臣才得到了遼軍大舉入侵的消息。

請注意,宋朝方麵這時候隻知道遼軍已經越過了邊境線,他們還並不知道兩軍已經在唐河兩岸開始了軍事對峙。由於趙恒之前下令無論是政務還是軍務方麵的大小事務都得首先交由中書省的長官過目,然後再視情況上奏,因而首先得知這些消息的正是中書省的兩位宰相畢士安和寇準。

前方戰況緊急,以至於單單隻是在這一天的黃昏時段中書省就連續收到了五封邊關急報。邊境線被突破,魏能、張凝、田敏、楊延昭儘管力戰拒敵但遼軍還是突破了保州防線開始繼續南下,而且遼軍這次的兵力達到了空前的二十餘萬,兩位宰相得到這些奏報後的反應各有不同畢士安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一切聽憑寇準處置,而寇準看著這一封封十萬火急的急報卻像是看普通的公文一樣,他看完奏報後和同僚們依舊談笑自若且吃喝如常就仿佛什麼大事也沒有發生。更離奇的是,如此緊急和重大的軍情他們也沒有選擇在第一時間奏報給皇帝趙恒。至於公開的理由也很簡單各位同僚,現在下班時間到了,非緊急公務無需奏報皇帝。

事實上,老成持重的畢士安是否著急不得而知,但寇準其實早就已經是心急如焚。他白天之所以不動聲色完全是為了避免在朝中上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這一夜寇準回到家裡卻是徹夜未眠,他通宵達旦地忙活了一整夜隻為能夠想出一個應對遼軍繼續南下的萬全之策。

第二天早朝之時,寇準這才將昨日收到的邊關奏報向趙恒稟明“陛下,據河北前線急報,二十萬遼軍已於昨日犯我國土,保州前線如已被突破,遼軍此刻正在急速南下!”

此言一出,朝堂上刹那間嘩然一片,莊嚴的大殿瞬間變成股市崩盤時的證券交易中心。坐在龍椅上的趙恒霎時麵色慘白,朝臣們更是頻頻交頭接耳且個個都麵露驚懼之色。

二十多萬遼軍南下,河北防線已經呈潰堤之勢,定州的王超能守得住嗎?一旦戰敗,宋朝再拿什麼去抵擋遼軍?河北平原一馬平川,遼軍如果繼續南下,那麼位於黃河邊上的京城開封豈不是很快就將陷入重圍之中?怎麼辦?接下來該怎麼辦?

朝堂上被驚嚇到的人裡麵可不止是那些平日裡溫文儒雅飽讀聖賢之書的孔夫子門徒,趙恒此時也是極度驚駭,但他現在沒有心情也不便黑著臉去質問寇準為何不及時奏報,他還得靠寇準幫他應付眼前的危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寇愛卿,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啊?”

緩過神來的趙恒終於是開口了,寇準則是不慌不忙地回道“陛下,此事不難辦,如果你真的想儘快了結此事,那不過就是幾天之內的事情。”

“愛卿此話怎講啊?”

“臣請陛下立即率領開封的禁軍禦駕親征前往澶州,我等軍民同心迎敵,遼軍必敗!”

一聽親征二字,朝臣之中很多人的臉上立馬顯現出更為驚恐的神色,趙恒也是瞬間亂了方寸。儘管趙恒在很早之前就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遼軍入寇自己將會禦駕親征,可真到了這一刻他卻害怕了、猶豫了。畢竟這一次不同上次,遼軍的兵力可是比上次多出了整整一倍,而且依照目前的局勢來看,河北境內的十餘萬宋軍主戰兵團似乎一點阻截的作用也沒有起到,這讓少爺出身的趙恒心裡怎麼能夠不打鼓?這時候你讓他禦駕親征也就是讓他直接去和二十萬遼軍正麵硬剛,彆說是趙恒,就算是他老子趙光義麵對這種情況也得腿肚子直發抖。

恍惚間,趙恒起身就想著要開溜,寇準再次拿出了當年上前拉住趙光義的氣勢和勇氣,隻是這一次他沒有動粗。

“陛下不能走!”寇準近乎於在朝堂上當眾吼了起來,“你這一進了內宮我們可就很難再見到你了,如此一來,大勢去矣!值此國勢危亡之際,還請陛下不要猶豫了,趕快下旨親征吧!”

整個世界在這一刻似乎突然靜止了,趙恒呆呆地望著寇準,然後又望著滿堂的公卿大臣,大家也都在望著他,天下安危國之社稷此刻都係於他一身,大家都在等著他如何做決定。愣了半晌之後,這年已經是三十六歲的趙恒終於是向寇準妥協了——他點頭同意親征!

確定了禦駕親征之事後,在這一天的朝會裡已經大出風頭寇準隨即就拿出了他昨晚想了一整夜的當下禦敵之策

一、有鑒於遼軍的前鋒現在已經深入到深州和祁州一帶,而王超的大軍此刻在定州,魏能、田敏等人又在保州,這導致定州以東的廣闊區域現在沒有重兵駐守,所以寇準建議應該讓駐守大名府的天雄軍分出一萬兵力前往貝州禦敵,這些兵馬則分彆由周瑩、杜彥鈞和孫全照三人統領。

二、令莫州的石普和閻承翰率軍深入遼國境內進行反擊,而且他們的動靜要越大越好,從而能夠對南下的遼軍形成牽製。

三、如果遼軍越過貝州繼續南下,那就必須讓定州大營分出三萬兵力南下鎮州,同時令山西方麵雷有終所部的宋軍東出土門關以補充定州大營的兵力。如果遼軍阻斷了定州和鎮州之間的通道,那就令魏能和田敏等人率領所部精騎迅速南下定州與王超會合從而尋求與遼軍主力進行決戰。

寇準對遼軍接下來可能會有的行動都做了周密的設想和安排,但這些都未必能夠穩住河北的局勢,最後他再次言明趙恒必須親征的重要性“如果陛下不親征,遼軍必然氣焰更甚,如此河北的老百姓必遭塗炭。隻要陛下你到了澶州就可就近指揮諸路大軍,到時候對遼軍或剿或困都由陛下聖裁。”

這一天的朝會結束之後,寇準是滿意而歸,趙恒對他的建議幾乎全部照準,寇準也就此實現了他想要達成的全部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誌得意滿地回到中書省辦公的時候,他的背後卻有人正在瘋狂地拆他的台。

不是每個讀書人出身的公卿大臣都像他寇準那樣生來就天不怕地不怕,而對讀書人的那種諸如“手無縛雞之力”以及“百無一用是書生”之類的嘲諷也並非就是空穴來風。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隻有在危難關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本性。古往今來,在鐵與血的麵前顫栗發抖的“君子和忠臣”比比皆是,而投敵賣國者更是數不勝數,趙恒的這些大臣們自然也是不能例外。

那麼,在寇準背後拆台的人又都是誰呢?他們又乾了什麼事呢?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逍遙誰得知 噓!她在囤貨等末世 綁定生子係統後成為人生贏家 蓮花樓之並蒂蓮 雲起鳳禾 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 盜筆,誰叫我厲害呢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愛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國你哭什麼? 我在修仙界養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