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最熱的時候,一場及時的大雨緩解了封地的旱情。
頰戎在三地的訓練已然完成,他總共篩選出了二百多人,都是成績較為優異的奴隸。
現在已經將他們全都集合在弓邑,正對他們進行了一次加強版的集訓。
在訓練期間,木耒去觀看了幾次,這訓練的樣子與軍訓差不多。
現在的這些奴隸,已然有很好的紀律了,“踏步、止步、舉戈、進……”頰戎不停地大聲喊道。
“看令!”頰戎又大喊了一聲。
然後兩個方陣的人,齊刷刷的看向高台,白駟正在高台上手持令旗。
白駟隨便撥弄了幾下,隊伍先是向左轉,然後向右轉,接著向後轉。而且,把手中的“戈”成45度,呈戰鬥狀態。這裡所說的“戈”,現在還隻是一根竹竿或者木棍。
木耒看著這些人的訓練,忽然覺得這奴兵的士氣很旺盛。
要不要招募二百人,一百人作為精銳的職業兵,另外一百人則類似於民兵預備役,即更戍兵,每十五日進行一次訓練。
隻要戰時起,他們和正規軍隊應該沒有太大區彆,隻要夥食上適當提高一些就行。
頰戎來到木耒身邊,拱手向木耒行禮道“公子。”
“還有幾日便訓完矣?”
“還需三兩日。吾便可從中選出百人,作為常備士卒。”
木耒稍後說道“我今有一新想法,不如將此二百人悉皆留下。百人作為常備軍,餘者編為民兵。”
“何為民兵?”
“平時為隸農,每日一晨訓,每半月便如此集訓二三日。若是戰事起,便即刻為兵者,稱為民兵。”
木耒說的話,頰戎琢磨了好一會才明白過來。
其實在春秋這個時期,基本是人人皆是兵。打仗的時候不分貴賤,全都需上陣,奴隸除外。
隻是戰時會有三丁抽一、四丁抽一、二丁抽一的說法,即每家每戶的適齡參戰的男子中,幾人中抽取一人。
所以,隻要你不是奴隸,在春秋這個時代基本上人人都可成兵。
但是像木耒說的這種,定期訓練的民兵,而且是半月就集訓一次,這樣的士卒就完全不同了。
作為職業兵的頰戎肯定知道,天天訓練的士兵,和如草台班子一樣,剛剛拉起來的士兵是不一樣的,至少在士氣、紀律以及作戰技巧上相差很大。
“從蠶館與我跟過來的徒有十餘個,將其打散,分散至這些奴兵之中,可擔任其什、兩之類。”
頰戎說道“對,必須如此安排。斷不可令奴兵自任什、兩。”
此處的兩指的是兩司馬,一般管轄25人,由中士擔任。徒肯定其沒資格的,但是奴兵不算正式士卒,徒就將就著用吧。畢竟跟隨木耒來封地的人,爵位最高的才是下士,比如絡繕。
木耒隨後又說道“此中曾會騎馬、曾乘戰車之類之士卒可有幾何?”
頰戎撓了撓頭,說道“也就五十人矣。”
“竟如此之少?吾可是買了一百三十匹馬呢,有些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