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莊佩文也不是那種隻知用戒尺與書籍教導孩子的庸師。
在莊佩文教導下,傅廣書學人言物語,識天文地理,體風花雪月,察廟堂風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從識字未全的蒙童,到學富五車的才俊,傅廣書僅僅用了六年。
這六年間,莊佩文已經把能教的都教給了他,剩下的,卻不是在私塾裡就能教授的內容了。
少年已讀萬卷書,自當再行萬裡路,覽江山風雨,歲月山河。
在十六歲那年,傅廣書便被莊佩文“趕出”了書院,要他自中北鄉出發去西錚之都斂城。
先生的神情比過往六年間任何時候都要嚴肅,不容半分質疑。父母眼中雖有萬分不舍,卻早已替少年準備好了行囊。此事,由不得傅廣書拒絕。
於是,傅廣書先拜彆莊佩文,再拜彆父母,踏上了萬裡求學之路。
隻是,在拜彆蒙師時,莊佩文塞給了傅廣書一包銀兩,說是充作此行的盤纏,囑咐他貼身藏好,不要告訴任何人。
那時的傅廣書尚且年幼不曉人情,也不會違逆恩師,悄悄藏好了之後連自己父母都沒有告訴。他不知道的是,這些銀兩中有一部分,是這些年自己父母七拚八湊起來強塞給莊佩文的“學費”,另一部分,是六年間,自己同先生在私塾後田園耕耘出來的成果。這件事直到現在,莊佩文都沒有告訴傅廣書。
至此,傅廣書踏上了求學的旅程,路途艱險漫長,傅廣書僅僅是凡生,雖出生鄉農,卻鑽於紙堆,年僅十六的少年足下每一步都是血汗淚水。
這一走,便是十年。
昔日的孱弱少年,也變成了康健才俊。最遠的一次,他曾徒步跋涉逾百裡方歇。所見人文光景,也如一個巨大的磨盤,將他六年所學儘數磨成細粉。
學成歸來,先拜恩師,再拜父母。適逢私塾內書籍缺損,莊佩文正要去玄壁縣抄錄幾本,便陪著他一同去玄壁縣的書院,送他參加了會試。
結果讓莊佩文喜出望外,傅廣書會試拔頭籌,赴祈京參加行試。
萬卷書養樸石,萬裡路作雕琢,終是雕出了一塊美玉。
聽完傅廣書的故事,第二春秋拿起水囊道“如此算來,此時應是進試之時,我們便遙祝傅廣書金榜題名?”
哪知莊佩文擺了擺手,笑道“這孩子此時應該是行試失利,正垂頭喪氣歸來。”
趙辭詫異道“這又是為何?先生這般不看好他?”
莊佩文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書箱,拿出了幾本書道“他歸來時,曾與我問答三日,我便知他才學尚淺,且言語文字中稍顯自負,能過會試,卻會在行試迎來當頭一棒,便是僥幸過了行試,也過不了進試。”
莊佩文翻開這幾本書道“這是考前幾天他幫我抄錄的,筆記稍顯浮躁。另外,這幾本書其實是我專門為他挑的,希望他能在抄錄中細細品讀,但很可惜,他真的隻是在抄錄。”
第二春秋默然,莊佩文則將書放回書箱,繼續說道“我本意是讓他體察西錚北幽兩國風土人情,但雲間道封堵太久,他趕著回來參加會試,終是錯過了回歸北幽這一段路程。十年時光,雖不至於說是滄海桑田,但北幽的變化本該是他求學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莊佩文道“北幽強盛而西錚勢弱,難免會讓他滋生驕縱。此次讓他參加三試,既是為了正式考較他的學識,也是為了給他當頭一棒,讓他品嘗挫敗,磨礪心性。”
青書未點了點頭,第二春秋道“莊先生用心良苦。”
莊佩文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目光看向遠方,雖然說了是安排給傅廣書的磨礪,可眼神中還是有隱藏不了的擔憂。
遠方,傅廣書提筆案前,剛剛回過神來。
喜歡話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話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