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連獨立於天壇醫院外的第二家腦外科人才培養基地,都沒法幫助臨海一院達到白雲省第一的地步,想要做到南部第一……他得搞出什麼東西來啊?
這不可能。
然而就在這時,楊晨曦突然開口“許醫生,我聽說……你正在研製人工血管?”
許秋點頭。
楊晨曦的表情頓時跟吃了蒼蠅一樣。
他還想著讓許秋加入自己團隊,結果,對方背後也站著研究所!
聽到這番對話,眾人的臉色突然凝重了一些。
人工血管?
這是大夏醫療界一直在嘗試突破的新方向,否則,楊晨曦也不會以一個區區“主任醫師”“教授”的身份,就能調動等同於院士的資源。
甚至讓名刀大賽的主辦方都配合他篩選人才。
如果許秋真的能在這個領域開拓創新,鐵定能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
背後是國家站台,臨海一院想不成為南部第一都難!
“冒昧問一句……許醫生你是在哪個研究所?”協和院長問道。
阜外楊晨曦創建的科技園、南開的研究院、鄂省第一血液中心,都是國內在人工血管取得了大量成就的地方。
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三大研究中心。
不是阜外,難道是南開或者是鄂省?
許秋平靜地道“臨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有生物化學聯合組成的研究所。”
眾人表情一怔。
臨海大學?
這地方也有人工血管的研究?
科研是在沙灘上建起一座沙之塔。
沒有人知道下一次的潮水何時會來,也沒有知道塔何時會突然坍塌。
而阜外、南開以及鄂省血液中心,背靠強大的資源、再加上自身的研究基礎,相當於是給沙子加了點砂石,沙之塔更加牢固。
而臨海大學則像是在最靠近海水的地方,用乾燥的流沙建塔。
簡直匪夷所思!
這一刻,先前還認為許秋或許能在人工血管領域打出一片天地的眾人,都沉默下來。
沒有科研實力打底,一個小地方的研究所,能搞出什麼東西?
……
兩個多小時的談話後,協和院長等人一陣唏噓短歎,起身與許秋告彆。
人工血管未來具有無限廣闊的市場,甚至有可能幫助大夏在其他領域也拿到一些話語權。
但,這和名刀大賽不同。
手術團隊的比賽,是可以靠著許秋這麼一匹黑馬,殺出重圍,力壓協和、華西等老牌醫院。
但科研競備,比的是底蘊,是幾年、甚至幾十年一代代科學家的推進,怎麼可能靠一位天才力挽狂瀾,趕超投入了幾十億的頂尖研究所啊!
這件事情,比臨海一院出了個許秋還要離譜。
——
三更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