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人的主要症狀,難道不是發熱、寒顫?”
不少人心裡產生疑惑。
顱腦感染性疾病,的確能出現類似的症狀。
甚至,腦腫瘤也能引起這兩個表現。
但,病人的感染指標很低,顱腦ct除軟化灶外沒有任何異常,顯然不可能是這兩個常見的疾病。
噔噔噔——
這時,會議室外響起了腳步聲。
所有人麵前同時一肅,隨著門被推開,眾人看向門口,眼神中也多了一絲敬重。
“許醫生!”
申主任、藺主任等起身。
許秋落座後,也不廢話,迅速就開始了會診。
“什麼,不是寒顫?”
“發熱不是真的發熱?”
申主任等人麵麵相覷。
會診之前,他們都去病房看了看病人。
這也是很多醫生的習慣——見了真正的病人,永遠要比看枯燥的病曆本來得深刻。
當時申主任、藺主任等給出了相同的判斷。
正是發熱、寒顫、肌無力等。
但現在,許秋一上來就直接否定了這兩個病症?
眾人看向許秋,想看他如何解釋。
“先說發熱。”
許秋沒有賣關子,直接點明重點“我的判斷,病人不是真正的發熱,而是局灶性癲癇。”
申主任等人表情驚訝。
“局灶性癲癇?”
“所以……震顫也是局灶性癲癇引起的?”
神內、腦外的醫生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局灶性癲癇,是相對於全麵性癲癇而言的,它一般隻是大腦皮質局部病灶引發的癲癇局部發作,主要分為兩種臨床表現。
其一是感覺性發作。
一般有發病規律,即從一側的口角、腳趾等部位開始出現感覺異常,比如針刺感、灼燒感、觸電感等等,甚至可能產生肢體缺失的錯誤感覺……
此外,還可能出現幻聽覺、嗅覺發作,等等,千奇百怪。
第二個就是運動型發作,表現正是韋定這般,身體有輕度不明顯的肌肉抽動,當然局灶性癲癇嚴重時,也可能引起劇烈的肌肉抽動。
“那……肌無力怎麼解釋?”申主任嚴肅地發問。
肌肉抽動,和肌無力,這可是截然不同的症狀。
恐怕沒法用一個局灶性癲癇解釋清楚。
“沒法解釋。”
許秋這話剛說完,眾人還沒來得及露出懵逼的表情,他就接著說道“病人不隻是局限性癲癇,引起肌無力的,是其他原因。”
“橫貫性脊髓炎!”
這個疾病一出,申主任等人的表情立刻就凝重了幾分。
橫貫性脊髓炎和局限性癲癇,這兩個腦部疾病就是天壤之彆了。
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急性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