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胭脂湖如同一麵古老的銅鏡,波瀾不驚,卻在月光的映照下流動著清冷的銀輝。
湖邊的柳枝隨著微風輕輕搖擺,像是大自然在為這一場盛大的緣會低語吟唱。
空氣中彌漫著菊花的芬芳,點點金黃與潔白交織,仿佛要將天地間的詩意渲染到極致。
而此刻,湖畔的觀眾席上,卻再難保持那份寧靜,低聲的議論如漣漪般此起彼伏。
當白霽雪朗誦完蕭寧的《大道之行也》後,現場便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寂。
可這份沉寂不過短短數息,隨即被席卷全場的震驚和感慨打破。
“竟有如此文章!真乃開天辟地之奇文!”
“以天下為公為理想,以蒼生為念為旨意!這樣的胸懷,已非我輩所能企及!”
低聲的議論從四麵八方湧來,逐漸凝聚成一股難以抑製的沸騰熱潮。
在人群的中央,衛清挽靜靜地站著,目光卻始終落在圓台之上。
那裡,那個戴著麵具的身影依舊筆挺而立,仿佛不為周圍的喧囂所動。
他的從容,他的冷靜,他的氣度,都讓衛清挽的心湖泛起陣陣漣漪。
她的手輕輕撫過衣袖,目光微微顫動,內心卻在翻湧不止。
這篇文章中的每一個字句,都像是為她撥動琴弦,讓她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
“這麵具男子,究竟是何來曆?”她在心中輕聲問自己。
儘管之前的琴音與蕭寧重疊,但她仍然無法確認。
這人是蕭寧,還是僅僅是一個如同他般的驚才絕豔之人?
衛青時站在衛清挽身旁,目光卻帶著些許狡黠與欣慰。
他早已知曉蕭寧的計劃,也見證了這個男人一路以來的隱忍與籌謀。
可即便如此,當蕭寧寫下《大道之行也》的時候,他仍然被深深震撼了。
這是蕭寧的雄心壯誌,這是他對天下的承諾,也是他對未來的藍圖。
衛青時輕聲開口,打破了衛清挽的沉思“姐姐,你覺得這位麵具公子的文章如何?”
衛清挽回過神來,目光依舊落在台上,聲音微微低沉“這篇文章,世所罕見。”
她頓了頓,補充道“但這並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夠寫出的。”
衛青時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姐姐覺得,他可能是何人?”
衛清挽抬頭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你想說什麼?”
衛青時聳了聳肩,似乎不願多言,隻是目光又落回到台上。
他知道,真正的答案,正在漸漸浮出水麵。
“這位麵具公子,實在太神秘了。”
衛輕歌的聲音帶著些許興奮,她緊握的雙手微微顫抖,顯然也被剛才的文章震撼到了。
她偏頭看向衛青時“三弟,你覺得,這位麵具公子,真是才情無雙啊!”
衛青時淡淡一笑,沒有正麵回應。
衛輕歌卻忍不住繼續追問“他會是誰?為何能寫出這樣的文章?還有……”
她頓了頓,目光意味深長地看向衛清挽“姐姐,他是不是讓你覺得,似曾相識?”
衛清挽沒有立刻回應,她的目光依舊停留在台上,仿佛不願錯過那抹青衣的每一個細節。
台下的觀眾席間,議論聲愈發熱烈,似乎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蕭寧的讚歎。
“若非親耳所聞,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樣的文章竟能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
“是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何等胸襟?何等氣魄?”
“這樣的理想,就算是古往今來的聖人,恐怕也未必能夠構想得出!”
有人感歎“如果這樣的文章能被朝廷重視,推行於天下,那該是多麼美好的盛世啊!”
也有人惋惜“可惜,他不過是個無名之輩。哪怕有這樣的才情,又有幾人能真正傾聽他的呼聲?”
更有人目光炯炯,低聲猜測“這位麵具公子,究竟是何身份?為何從未聽聞他的名字?”
這份熱烈的討論如同潮水一般,將整片觀眾席都籠罩了起來。
在這一片喧囂中,蕭寧卻依舊站在台上,目光平靜,氣度從容。
他的麵具遮住了表情,但那挺拔的身姿與冷靜的態度,卻讓他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他沒有因為滿場的議論而動容,也沒有因為眾人的稱讚而自得。
這一份從容,令所有人更加欽佩。
衛清挽的目光漸漸柔和,內心卻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她心中暗問自己這個人,真的和蕭寧毫無關係嗎?
可是,那樣驚才絕豔的人,世間又能有幾個?
這一刻,她的內心既是動容,又是彷徨。
胭脂湖畔,月光如水。
而她的心湖,也如這秋日的湖水般,泛起了層層漣漪。
洛青霜這邊。
洛青霜的呼吸略微急促了一些,但她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恢複了平靜。
她的目光卻始終停留在蕭寧身上,像是在試圖看透這個人。
這個人,到底是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為何能寫出如此氣魄的文章?
她曾見過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雅士,他們或以詩詞驚豔世人,或以文章名動一方。
可這些人,終究不過是流於表麵的風雅,未曾觸及到家國天下的本質。
而蕭寧卻不同。
他並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用最樸素的語言道出了最深刻的真理。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洛青霜閉上眼睛,輕輕歎了一口氣。
這一句話,讓她的心,微微發顫。
這樣的世界,真的能夠存在嗎?
這樣的理想,又該由誰來實現?
洛青霜不自覺地攥緊了手中的衣袖,心中思緒翻湧。
這個麵具公子,究竟是何來曆?
是怎樣的經曆,才能讓他寫出這樣一篇文章?
這份文章,帶著一種超越時代的光輝,像是一顆耀眼的星辰,劃破了她心中的一片死寂。
她抬眼看向蕭寧,目光中帶著一種複雜的探究。
此前,她對他隻是短暫的注意,並未真正放在心上。
可現在,她發現,自己對這個人竟有了幾分難以抑製的好奇。
他的從容、他的氣質、他的才華……
一切都顯得那樣超然,那樣令人費解。
“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文人能寫出來的。”
洛青霜心中輕歎。
“若沒有深厚的見識與胸懷,若沒有真正經曆過世間的冷暖,又如何能寫出這般深刻的理想?”
她的目光依舊平靜,可內心卻再也無法平靜。
蕭寧,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麵具公子”,徹底撼動了她心中的那座孤峰。
洛青霜的神情逐漸變得凝重。
她開始思索,這篇文章背後的深意。
“他是否真的相信,這樣的世界能夠實現?”
“還是說,他隻是用文章表達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
“他寫下這樣的文章,究竟是為了打動人心,還是為了指引世人?”
她的思緒愈發複雜,心中隱隱升起一種莫名的期待。
期待這個人,能在接下來的表現中,證明自己的信念。
證明,他並不僅僅是才情橫溢的詩人,更是一個有擔當、有胸襟的智者。
胭脂湖畔,秋風再起,菊香更濃。
洛青霜坐在席間,目光深邃,神情如霜。
可她那顆向來冷漠的心,已因蕭寧的文章而泛起漣漪。
那漣漪,正隨著秋風,悄然擴散,久久難以平息。
秋風徐來,湖麵泛起微微漣漪,映著月光和菊花的倒影,宛如一幅自然潑墨的山水畫。
湖畔的柳條在風中輕輕搖曳,似與星月低語,又似在為剛才的一場盛事而感慨。
觀眾席間,議論聲逐漸歸於低沉,方才的震撼似乎已深深刻入每個人的心中,無需多言。
而在最前排的高座上,洛青霜始終保持著沉靜的姿態。
她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內心卻已翻湧如潮。
蕭寧的文章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她心中那片向來平靜卻冰冷的天地。
洛青霜緩緩閉上眼睛,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回響著那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這八個字,是她曾經無數次在書卷中探尋,卻始終未能真正感悟到的理想。
多年來,她始終認為,家國天下不過是文人筆下的空談,治國平天下不過是帝王們的幌子。
可今天,她竟然從一個年輕人的文章中,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若真能如此,這片蒼生將再無鰥寡孤獨,戰亂饑荒。”
“可這,又真的能實現嗎?”
洛青霜心中波瀾起伏。
她很少這樣被一個人或一篇文章觸動,甚至有些不可思議,自己竟會對一個素不相識的年輕人產生如此複雜的情緒。
她微微抬頭,目光再次落在台上的蕭寧身上。
那身青衣與麵具雖遮住了他的真容,卻無法掩蓋他身上的那份從容與氣度。
他仿佛並不屬於這場喧囂,而是站在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之間,睥睨眾生。
洛青霜的手指輕輕扣在扶手上,眼神逐漸堅定。
這個年輕人,無論他的身份如何,他的誌向與才情,已然超越了在場所有人。
她想知道,這個人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她想驗證,他的胸襟是否如文章所寫,能夠承擔起真正的家國天下之重。
她也想知道,這個麵具之下的心靈,是否如他的筆墨一般堅韌深邃。
“若真如我所見,他便有資格成為我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