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孫悟空,且休下手!”
正當猴子三兄弟,手執兵器團團壓住妖怪,繞著他一圈輪番戲弄時。
眼瞅著這妖怪瑟瑟發抖,幾欲淚流,大殿外傳來一陣急呼聲。
“嗬嗬,正主來了。”猴子聽聞此聲,也不稀奇,挑眉輕笑一聲,示意兩個師弟收了兵器,轉身向殿外看去。
八戒和沙僧雖不知猴子在賣什麼關子,但也都乖乖卸下耙子寶杖,與那大口喘氣,放鬆下來的妖怪一起順著他的目光望去。
隻見東北方向,一朵彩雲天降,一身穿紫色袈裟的僧人踏步而來,拈指作笑,一步一金蓮,一笑一生花。
“文殊菩薩?”
猴子見了來人,眯起了眼,細打量了番,待文殊菩薩近前,才收起鐵棒,上前行禮笑道“菩薩,有禮了,此番來何?”
陳啟和沙僧也在一旁不敢怠慢,忙正身行禮。
唯有八戒一聽是文殊菩薩,眼珠子轉了轉,急拿袖袍遮掩了麵目,靜悄悄的繞進了那一群茫然的文武大臣中,不敢露麵。
而文殊菩薩來到近前,對陳啟一行人頷首以作還禮後,笑嗬嗬道“我此來是替你們收伏這個妖怪的。”
說完,自袖中取出一照妖鏡,就要向那妖怪照去。
那妖怪也不閃躲,更不害怕,反激動的站在原地,眼角濕潤,隻等菩薩來收他。
菩薩,菩薩!
你終於來了,嗚嗚嗚嗚,這外麵的和尚好可怕,還不怎麼講理!
菩薩,嗚嗚嗚,你快帶我回去吧!
隻是在那妖怪期盼的目光中,猴子卻是伸出大手,按住了文殊的照妖鏡,湊近嬉笑道
“嘿嘿,且慢,且休下手,菩薩,這妖你可以收,但也得給我們一個交代吧?啊?”
猴子拿下巴指了指一旁快哭了的妖怪,意有所指道。
“你啊你,”被猴子阻攔,知他是個不肯吃虧的性子,文殊菩薩也不惱,暫停了收妖的動作,豎掌笑道
“如你所料,這妖怪,乃是我座下的一隻獅猁王,我今來此,乃是他的功行圓滿,特帶他回去的。”
“怪哉,怪哉,菩薩你這座下的妖怪出走,暗害了國王,侵奪龍位,不被打死都算好的了,如今竟然還是功行圓滿?”
猴子眯起眼,冷笑了聲,捏緊了那照妖鏡,不客氣道
“嗬嗬,菩薩莫不是拿話來誑我老孫的?”
“悟空,你有所不知,”見這猴頭不忿,文殊菩薩輕搖了搖頭笑道“他非出走,乃是奉了我佛法旨。”
見這猴子還是一臉不信的樣子,文殊菩薩索性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
“當初因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治國賢良,功德圓滿,我佛差我來度他歸往西天,隻為能早證金身羅漢,超脫苦海。
隻是因不可原身相見,故我變做一介凡僧,問他化些齋供。然其被吾幾句言語相難,竟不識我是個好人,差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禦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方才特意令我的獅猁王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待他三年後還生,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
悟空,你說,這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文殊菩薩將此事說完,又笑著看了一眼那大殿中,如夢方醒,恍然大悟,又有些悔恨交加的烏雞國王,問其道
“如何?當初你依仗著王位,不將凡僧放在眼裡,隨意就要打殺,如今被我的獅猁王依仗法力,浸入水井三年,可曾有悟?”
“菩薩,悟了,悟了!是我當初錯了!”
烏雞國王自猴子言談中得知眼前人乃是菩薩,又知了自己這三年水災的由來。
思及五年前,不耐一僧人的糾纏,便生出暴虐害民之心,招致後來的三年孤苦無依的冤屈之鬼生涯。
當即淚流滿麵,下跪禮敬道。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烏雞國王這一跪,帶動了剩下的文武大臣,太子侍衛一同下跪,反露出了人群中,拿著袖袍遮麵,正悄悄打量偷聽的八戒。
“嗬嗬,嗬嗬。”
見文殊菩薩那帶有深意的目光,直直鎖定了自己,八戒硬著頭皮,憨笑了幾聲,一步一磨蹭的上前見禮道“嘿嘿,見過菩薩,見過菩薩。”
“悟能,莫辜負了當初山嶺間,我等的一片好意,切記收心忍性。”
見到這個呆子,文殊菩薩也忍不住笑了笑,勸說了一句。
“嘿嘿,牢記,牢記,我老豬定會牢記。”
八戒撓著頭,含糊應著。
文殊菩薩無奈的搖了搖頭,正要收攝了自己的獅猁王離去,又見猴子還是不依不饒道
“菩薩,你雖報了甚麼一飲一啄的私仇,但那妖怪假占王位,不知害了多少人也?”
文殊菩薩笑了,道“也不曾害人,他臨行前我有囑托,不敢做那些惡事,且自他到後,這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何害人之有?”
一旁的獅猁王很是委屈的點頭應和,誰知道他這三年來過得清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你以為坐上那王位就會很威風,很享受,很開心嗎?
咳咳,威風還是有些威風的,能執掌一國也是有些權利上的享受感的,隻是獅猁王不敢有違菩薩的囑托,自當了國王以後,那叫一個兢兢業業,夙興夜寐啊!
日日三更睡,五更起,批得奏折這三年連起來,都可以繞烏雞國都城好幾圈了!
還得教導太子,觀察天象,半夜一個人爬起來搖令牌調風雨……
還不如自己當初做道士,和國王結拜的時候香呢!
那時候多舒服,就隻用乾旱的時候,拿菩薩給的令牌隨便搖一搖,求求雨,保他一個風調雨順就行。
天天逍遙自在的活著,日日有人供奉伺候,又不用操心,閒暇的時候還能和國王出去踏踏青,賞賞風光……
唉,要不是菩薩那邊後來看不下去了,催得緊,我都不想推我那兄弟下井了……
結果正半煎熬半享受著呢,又碰上這群暴力和尚,揭破了機密也罷。
就當此行功德圓滿,回菩薩那玩耍就是了,結果還不依不饒起來了!
還說什麼敲死,吊死,斬首……
實在是太欺負獅了!
獅猁王想到此處,悲從中來,也不和文殊菩薩講究什麼流程了,原地一縮,當場顯出了原形。
眼似琉璃盞,頭若煉炒缸。渾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耷拉兩個耳,一尾掃帚長。青毛生銳氣,紅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圓須挺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