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看上去如此一個凶惡的青毛獅子,如今卻是夾著尾巴,低著頭,嗚咽著縮小身子,一路跑到文殊菩薩腳邊,順著菩薩腳邊的衣褲上爬,一頭紮進了菩薩的懷裡不出來了。
“…………”
這妖怪好慫可憐!
陳啟幾人對視一眼,心頭閃過想法。
而猴子也是抱著胸,心虛的咳嗽了聲,扭過頭看到一旁的烏雞國王,故意道
“咳咳,他變化作國王模樣,但隻三宮娘娘,與他同眠同起,玷汙了那些娘娘的身體,壞了多少綱常倫理,還叫做不曾害人?”
“汙不得,汙不得,”文殊菩薩知這猴子的意思,笑著摸了摸懷中發抖的獅猁王道“他是個騸了的獅子,如何玷汙女眷?”
八戒也在此時上前不客氣的狠狠摸了一把這獅子下體後,方才大聲笑道“真沒有,真沒有,這妖怪真個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
刺激得獅猁王身子一顫一顫,更往文殊菩薩懷裡深處縮去。
見這呆子欺負自家的寵物,文殊菩薩拍開鹹豬手,意味深長的瞄了眼呆子的下麵,看得他也打起顫後,方才對陳啟他們豎掌笑道
“阿彌陀佛,悟空,三藏,此間功果既已完畢,我也當離去了。”
說罷,駕起祥雲,懷抱著獅猁王,一路回轉自家道場五台山去了。
待到到文殊菩薩離遠了,八戒才收回目光,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慶幸道“娘嘞,幸虧俺老豬當年在福陵山遇見的觀音菩薩,不是這位文殊菩薩,不然怕是傳家寶不保啊!”
“嗬嗬,你這呆子,怕是去了那傳家寶,才能了悟佛法清淨之諦!”
猴子見這呆子的作態,也忍不住指著八戒的下麵取笑道。
“去去去,哪有靠去了子孫根,來了悟佛法的?那最懂佛法的,不得是皇宮裡的太監公公了?”
八戒捂著下麵,轉到陳啟身後,對猴子大聲反駁道。
“嗬嗬嗬。”
陳啟見這兩人又鬨起來了,和沙僧一同搖著頭輕笑起來,又見那國王和一眾群臣還跪在地上呢!
忙上前扶起這些人,還不忘寬慰了幾句那還在淚流不止的烏雞國王。
隻是這烏雞國王,不知是大徹大悟,了斷紅塵了,還是受了此番打擊,不想過問朝事了,賴在地上不肯起來,拉住陳啟的手哭訴道
“師父啊!我德行有虧,又已死三年,哪還有臉目做這國主?勞請師父或哪位長老,上殿稱君吧,我情願領妻子城外為民足矣。”
還有這好事啊?
八戒眼前一亮,又想起文殊菩薩那意味深長的目光,熄了燃起的喜意,捂著下麵,彎著腰不敢應聲。
而陳啟對於這一出,已經有了豐富的拒絕經驗了,三言兩語間,便推辭了這位國主的“甩鍋”。
而猴子見烏雞國王朝他看來,更是嘿嘿一笑道
“不瞞列位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隻是我們做慣了和尚,習慣這般懶散。
若做了皇帝,就要留頭長發,黃昏不睡,五鼓不眠,聽有邊報,心神不安;見有災荒,憂愁無奈。我們怎麼弄得慣?你還做你的皇帝,我還做我的和尚,修功行去也。”
“是啊,國主,此番磨難,應讓你更明了民生多艱,百姓性命之珍貴,往後當勤儉治國,愛護子民,如何無麵目做國主?”
陳啟也在一旁勸起了這位又想扔江山的國主。
而經過了數人的苦勸,這位國主終於肯在地上起來,自太子手裡接過了心愛的白玉圭,重登了金鑾寶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招呼了奴婢侍衛,與聞訊急匆匆趕來的王後一同,召開了一場頗為熱鬨的禦宴,用以款待陳啟一行恩人。
及至宴罷,烏雞國王收好命丹青畫家臨摹的陳啟四人一馬的畫像,又將那鎮國的寶貝,無數的金銀緞帛,送上殿來,供陳啟一行人任意挑選帶走,以作盤纏。
本來陳啟想著,這位國主的三年水災,乃是得罪了佛門菩薩,自家這佛門子弟,雖解了他的厄難,但收取報酬也有些過意不去。
然則一是那國主熱情至極,苦苦哀求陳啟挑選一些,以示恩酬。
二則是八戒吃飽喝足後,挺著大肚子在一旁極力勸說,思慮這貨的食量確實頗大,陳啟也就不再矯情,依照寶象國舊例,選取了方便攜帶的金銀各一百兩,裝進了包袱。
——說起來,雖然金銀的購買力在這年頭不低,但陳啟他們自寶象國領的金銀,也花得差不多了。
蓋因陳啟也不是那種守財奴,有了錢,就不想太委屈八戒的肚子,偶爾路遇店家什麼的,也讓八戒吃個肚圓八分飽的。
另外一路遇見些窮苦困難的人家,流民,隻要不是那種窮凶極惡的人,陳啟也會讓猴子用金銀換成糧食布帛,布施出去了。
所以這些金銀,也算是再次填補了番陳啟告急的金庫。
隻是八戒的如意算盤麼……
他見陳啟受了金銀,情知這下有師父做了個樣,自己也好腆著臉上前向國主邀功請賞。
隻是卻被早有預料的猴子,壞笑著一把扯住了耳朵,捂住嘴,不肯讓他的算計得逞。
這呆子忍著痛,左扭右扭,想衝出猴子那鐵鑄的胳膊,隻是哪裡能行?
最後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滿殿的金銀珠寶,寶貝緞帛,被侍衛“哼哧哼哧”的抬了下去,運回國庫。
空流下了兩行清淚。
那是金銀財寶沒了嗎?
不,那是我老豬接下來,在一路上的吃香喝辣啊!
吃過了宴席,接受了贈禮,一行人也不好再耽擱下去了,向烏雞國王倒換了關文後,便挑著擔,牽著馬繼續西行去。
而烏雞國王見陳啟等人要走,深感不舍,特地攜了文武大臣,三宮妃後並太子一家兒,送陳啟等人一路至城西三十裡外,方才握著陳啟的手道
“師父啊,你取完西經,回轉之時,請務必來我城中一敘。”
“阿彌陀佛,”陳啟見國主神情真摯誠懇,也不願欺瞞道“國主,此一去山高水長,不知何日能取的經文,再見國主,恐需緣分。”
“無礙,無礙,”國主搖著陳啟的手,激動道“我有太子,更有其子乃我孫兒,三代之人,總能等到師父回程的。”
“若那時,還請師父來我烏雞國,看看我等治下的國都,必不致使師父失望也!”
“好,好,好,”陳啟也是大笑回應道“那貧僧就期待起,重返烏雞國時,見那海清河宴,舉國同慶之盛世!”
兩人相視而笑,握手之間,便定下了一道約定。
一道願清平盛世的約定。
隻是臨分彆前,猴子又壞笑著,上前附耳在烏雞國王邊,嘀嘀咕咕起什麼來。
隨風飄逝著,落入八戒那死死豎起的耳朵裡。
“……寶林寺……錢財……不如……”
喜歡西遊旅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西遊旅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