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侍讀換成了傳臚曹驚鴻,是一個氣質溫和的青年。
他繼續講了《論語》的一部分,又講了《詩經》。
《詩經》學的是那首特彆有名、且流傳甚廣的情詩《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雖然在現代,大多數人都把《木瓜》當成是一首情意綿綿的情詩,但其實它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物質有價,而情義無價’。
這個情義,不單單指愛情。
你贈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和‘投桃報李’不同,回贈東西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受贈東西的價值,所以回贈並非隻是單純的回贈,而是想要告訴受贈者,我們之間的情義比美玉更珍貴。
這個時代的許多讀書人,讀孔孟聖賢之書,尊周禮,重情義,視金錢如糞土。
曹驚鴻就十分推崇這首詩歌裡麵展現出來的情義,給了這首詩歌極高的評價。
吳擇明和顧北塵聽的十分認真,時不時點頭,小臉上浮現出向往之色。
雲舒則是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一會蹙眉,一會又鼓腮幫子,思維大約也很活躍,卻並非活躍在課業上。
至於謝長安,他的位置在葉景辰正後方,除非他回頭去看,不然根本就看不到謝長安。
可他一旦回頭,不就等於是在告訴謝長安,自己在看他嗎?
所以回頭是不可能回頭的。
葉景辰尋思著回頭讓芳菲找人給他磨一麵巴掌大小的銅鏡,這樣他就能在不驚動謝長安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的觀察他了。
“太子殿下,不知您對這首《木瓜》有何看法?”曹驚鴻將詩歌逐字逐句解析了一遍之後,點了葉景辰的名。
“本宮覺得,雖然情義無價,但卻需要通過物質來表現出來,不然誰能知道你的情義價值幾何呢?”葉景辰從容淡定的說。
曹驚鴻是聽秦風說太子殿下與從前大不一樣,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才突然興起,想要考教他一下。
沒想到這一考,倒是將自己考倒了。
“既然——情義無價,為何還需要有價的物質來體現?”他遲疑半晌,才困惑的問。
“這首詩歌的主人公不正是以美玉來體現自己的情義嗎?如果他回贈的並非美玉,而是更常見的地瓜,這首詩歌會傳唱千年嗎?又有誰會覺得他的情義無價呢?”
曹驚鴻目瞪口呆。
“太子殿下說的好有道理!”身後,雲舒扯著嗓子喊出了曹驚鴻的心聲。
“曹先生,您覺得本宮的話有道理嗎?”葉景辰笑著問。
有道理。
但是這個道理,與曹驚鴻一直所推崇的君子之風情義無價相悖了,所以他沒辦法點頭。
“如果殿下是詩歌之中的主人公,收到了友人所贈的木瓜,您會選擇回贈什麼?”過了半晌,曹驚鴻有些艱難的問。
葉景辰從容開口“首先,我得先看看他是什麼樣的友人。是泛泛之交,還是感情深厚。是他有恩於我,還是我有恩於他?”
“其次,他贈我木瓜,我得知道木瓜之於他來說,有何意義。是他家裡珍貴的口糧,還是掛在屋簷下可有可無的觀賞果。”
這樣的回答,讓曹驚鴻更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