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傳令者領了苻洛之符命,即飛奔至宮北空地上集結整肅的秦軍方陣前,將符節呈遞帶兵的步兵將領,道元帥命將軍即率軍赴大殿。那將接過符節相符,便命方陣轉向大殿,如上台時一般以一字長蛇兩人並肩行進。一時重裝步兵腳步鏗鏘,踩得地上塵土飛揚。
軍至殿前,苻洛命入殿,於是大眾皆入。苻洛隨後,便命皆赴屏風之後。
屏風後井口石板已合上。苻洛便命善聽者俯身石板之上,傾聽下麵動靜。那人便俯身去聽,不意方形石板與井口嚴絲合縫,竟不能聽到井下半點聲響。
那人便趴下,貼耳石板之上,仔細傾聽。終於能隱約聽到下麵人語聲,此人便仔細分辨猜詳,把下麵人對話,一一轉告苻洛。
苻洛拈須沉思,欲命騎兵便以馬槊撬開井蓋石板,又恐井下人以弩機暗箭傷人,便命他繼續傾聽。如此轉述,苻洛也就知道了井下之大概,惟長孫他道中山公主在北院西舍大王居室之語,說在了此人趴下傾聽之先,而嗣後燕鳳刻意壓低聲音道出慕容鶯所在,此人未能聽見,其餘大抵皆聞。
忽一人飛奔入殿,道盛樂、平城二地急報,苻洛便回至屏風前。那人道“報元帥,盛樂報,元帥所遣攻圍代國北都之師,以獨孤部劉庫仁率眾援救代人,至今未能克敵製勝,而糧草將儘,或恐功虧一簣!平城報,我分兵攻平城之軍,受挫於劉衛辰!彼趁火打劫,以代王不在其南都,城中空虛,竟不顧聖旨,不待王師,星夜兼程,先行攻入平城哉!今王師至城下,劉衛辰據平城叛,拒王師入城!”
苻洛聞言大怒,便命那步兵將留下,其麾下千人皆留,命守住地道口,不得輕舉妄動,複道將命人查找台下地道口,“如此兩頭圍堵,諒地道中人插翅難逃!”於是苻洛下台,安排妥當,自率大眾增援平城。
二
眾人出地道,已在土台北五裡外北山之下,北山與土台之間,因時尚屬夏末豐水期,故有水麵相隔,諸人尤其執手相攜的燕鳳與慕容鶯,長孫他與紫貂,皆喜不自勝。遙望土台上下,可見台下有兵巡邏,諸年長者除燕謀之外,無論身經百戰之慕容垂、代王拓跋什翼犍、平北公拓跋修,還是久曆艱困的蕭儁,及經曆了石虎荼毒河北的崔宏,皆歎息不已,皆道此番驚險,平生未有。兩國諸人非大隊人馬,苻洛命留守土台上下將士雖五千人眾,如何能想到地道中人已自台體中地道下行,複循向北穿越湖底之地道,抵達了北山之下。
眾人正說話間,煙波浩渺的大湖北岸小路折入北山凹處的背後,傳來隱隱的馬蹄聲。諸人凝神細聽,分辨出雖有二馬,然僅一騎,另一馬為空馬,必是信使,便皆放心。
什翼犍道“此信使不知何人所遣,我等且隱入樹林,再作計較!”說罷他向慕容垂、崔宏一拱手,抬腳便行。眾人遂隨之入山下樹林。
一騎飛奔而至。慕容垂遙望見馬上人身形似是段龕,然不確定,以目力不濟,便喚其女“鶯兒!汝諦視馬上人,是汝舅父否?”
慕容垂話音甫落,一個清脆的少女聲響起“大王,正是段將軍!”卻是紫貂作答。
慕容垂大喜,立刻出至道側,向段龕招手。段龕驚見慕容垂在路邊相迎,自然也是喜不自勝。
慕容垂思段龕必是逃歸國內複來此間,必有桓溫晉軍消息,便不顧威嚴,上前迎住段龕。段龕不及使馬停住,便翻身下馬,正待躬身單膝跪地下拜,慕容垂已將他扶住,道“段龕!此番甚是凶險,幸逢代王陛下師兄弟,且不細說!卿回大燕否?晉軍渡河乎?”
段龕道“晉軍尚未渡河,然桓溫已率晉軍進占枋頭城寨!袁真亦已率軍抵黃河南岸。大燕河防,全線吃緊!守河必守之白馬、延津,皆入晉人之手,本以枋頭城堅,如今枋頭既陷,淇門渡口洞開,大河之上,已無險可守!鄴都危在旦夕矣!”
慕容垂聽著,不禁額頭汗出。崔宏已悄然至其身側,慕容垂思忖出神,竟渾然不覺。段龕退後兩步,自懷中掏出一卷帛書,展開讀道“定州都督、叔父吳王及尚書左仆射崔公接旨!”
崔宏一怔,將待跪下,慕容垂攜其手道“段龕代宣陛下詔書耳,非宮中宦官傳詔,可不跪受!”說罷拱手向段龕。崔宏乃隨之。
段龕讀道“國運憂難,天步維艱!今晉師已進據枋頭,指日渡河!叔父吳王及尚書左仆射崔公銜使命在代,難知國內情形,朕故以憂患告!抗敵事急,和親之事無論進行至何階段,皆當緩行。今詔叔父吳王即刻返國,統軍抗晉北侵。和親事自尚未了,詔尚書左仆射崔公留代主持。望叔父吳王見詔便兼程返國,或可救家國於萬一也!不勝殷殷期待之至!欽此。”
慕容垂、崔宏躬身下拜於交疊手背,道“臣領旨。”
段龕上前扶住慕容垂道“大王!……”慕容垂擺擺手道“待我與代王陛下師兄弟作彆!”說罷慕容垂轉身,向燕謀、拓跋什翼犍諸人走去。
諸人已自樹林中出至道側,什翼犍突出在前,聽明了段龕所宣旨意,迎住慕容垂。慕容垂便向其拱手道“代王陛下!……”
什翼犍道“家憂國危,什翼犍感同身受!雖鄙國亦遭大難,深願吳王殿下留此相助!然豈可累殿下不忠乎?且殿下乃大燕陛下之叔,家國一體,非外姓臣之比,寡人豈敢強留殿下?便請與殿下作彆,就此遙望,送殿下東歸返國!”
慕容垂泣下道“此番非陛下師兄弟,小女便不能脫困!使慕容垂父女落入秦軍手中,邂逅受辱,在下父女,便死此間!大恩大德,無以為報,請受慕容垂一拜!”說著,慕容垂雙膝落地,對著代王,然後又對著燕謀,各拜了一拜。什翼犍與燕謀便上前,一起將他扶起。
慕容鶯奔過去,抱住父親,泣下沾襟。慕容垂執燕謀手道“燕兄!慕容垂小女,就此拜托君父子哉!”
燕謀立刻向兒子招手,燕鳳奔至。燕謀道“吳王殿下答允汝與公主婚事哉!尚不速謝過嶽父大人!”
燕鳳倒頭便拜,口稱“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慕容垂欣然扶起,拉過女兒的手,將慕容鶯交到了燕鳳手上。
喜歡殷紅雪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殷紅雪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