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賴忠臣堅還長安 倚漳橋垂退牢之(丙)_殷紅雪白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殷紅雪白 > 第15章 賴忠臣堅還長安 倚漳橋垂退牢之(丙)

第15章 賴忠臣堅還長安 倚漳橋垂退牢之(丙)(1 / 1)

慕容垂無奈,乃遵苻丕之命,命麾下將率五百騎返襄國,自與三子寶、麟、農,及已命為世子寶之子的義子高雲、二侄即慕容恪二子楷、紹入鄴,居於城中舊宅。

翌晨,慕容垂攜子侄至燕故宮太極殿一側祖廟,欲入內拜祭。苻丕居於太極殿後宮中,慕容氏祖廟畢竟為前朝宗廟,倒也遣了人把守,然看守不識慕容垂,垂複無苻丕片紙手令,便為看守阻於門外。

慕容垂自與苻丕相見,頗受其明顯猜忌,早已心中不滿,此時子侄在側,為看門小人所阻,不禁怒不可遏,乃憤然拔刀,戟指罵看門人道“我,慕容垂也,將為長樂公出鎮滎陽!昨日長樂公當眾許諾,允我今日來拜彆祖廟,城中皆知!汝乃何物小子,竟來阻我?莫非貪圖財物,欲訛人哉?”

看門人不禁大怵,然其手下計有十數人,見慕容垂僅父子七個,乃抗聲道“原來是慕容冠軍,然卑職不聞長樂公鈞命,將軍亦無長樂公手令,職責所在,恕難從命!”

慕容垂再不言語,踏步上前,便一刀斬殺了看門人。看門人手下眾人見此,自然一哄而散。慕容垂乃率四子二侄入祖廟,磕頭叩拜於燕國列祖列宗靈前。

出得祖廟,慕容垂道“今日殺看門人,便是得罪於長樂公!阿楷兄弟與阿寶、阿雲父子,自隨我返襄國,即日率軍渡河,出鎮滎陽。忽率軍南返與爭地,汝義叔父翟斌處,恐亦難商量哉!麟兒、農兒,便返故宅,待我滎陽消息!”

慕容寶道“父王斬殺看門人,如何仍留三弟四弟於鄴城?便一齊返襄國,再作計較可矣!若長樂公尊禮有加,便不妨南下,與翟斌共守滎陽。若其不敬父王,便據襄國作石勒,又複何懼?”慕容楷亦以為言。

慕容垂道“此事須從長計議!所以殺此看門人,不過殺雞以儆猴耳!苻永固諸子如豚如豕,非汝兄弟之比,留汝二弟於此,又何懼哉?正以麟兒、農兒留此城中,為我打探消息!”

慕容垂命慕容麟、慕容農即返舊宅,便與世子寶及高雲、二侄楷、紹兄弟,縱馬出城,馳歸襄國。襄國秦守將聞慕容垂奉長樂公命出鎮滎陽,即日南下,自然樂得他不與同居一城,乃欣然擺酒,與之餞行。

翌日,慕容垂便儘起麾下五萬人馬,南下渡河,不日即至滎陽城下。翟斌於城中聞報,道慕容垂去而複返,心中狐疑,礙於結義之誼,乃出城迎接。

慕容垂絕知,不可使翟斌以為其將奪其滎陽城,乃下令麾下,命皆留城外紮營。翟斌一麵客氣,一麵心中大石落地,乃將慕容垂、慕容寶父子及十數名親兵,迎入城中。慕容楷兄弟及高雲與參軍馮跋,則受命於慕容垂,留城外主持大軍駐紮。

謝玄至彭城月餘,斥候打探得滎陽僅翟斌雜胡兵萬人,黎陽更是空虛,乃命廣陵太守劉牢之,統晉陵孫無終等諸將,即率騎兵萬人、步卒二萬,攻取黎陽,進據枋頭,以壓河北鄴城。

黎陽秦軍寡少,不日城破,劉牢之進占黎陽,複命人取枋頭。枋頭秦軍聞訊,棄城奔走,或渡黃河,逃入鄴城報信;守將聞冠軍將軍慕容垂已至滎陽,便率數騎,西奔向滎陽。

枋頭守將方至滎陽,翌日苻丕命令,亦自鄴城至。原來苻丕得枋頭潰卒奔入鄴城報信,心急如焚,乃命快馬星夜疾馳,至滎陽召慕容垂與翟斌北上,馳援鄴城。

翟斌好不氣惱,道“長樂公不管我吃喝,萬人餓肚於此!今黎陽、枋頭易手,鄴城屏障儘失,晉軍乘勝不可當,安得以我將為餓殍之師,赴援河北?”

慕容垂道“賢弟勿慌!賢弟本鎮守滎陽,安得棄此他顧?若晉軍西進,滎陽無備,則洛陽危矣!為今之計,自仍由愚兄率部曲,北上救鄴城之警!”

翟斌道“兄長方自北來,不得安息,便複受命北返抗敵,當真勞苦!兄長放心與賢侄北渡河,滎陽交我手,小弟定保守此城,為兄長作南北聲勢!”

劉牢之率軍渡過黃河,一路未遇抵抗。至鄴城南百裡漳水上之界橋,橋南有秦軍營地,秦兵皆已逃去,財物、甲仗,散落滿地。

孫無終見此情景,即向劉牢之道“將軍,此或為秦人誘敵之計!昔日魏武與袁紹戰於官渡,曹操親率兵偵察敵情,遇袁軍大隊,操乃解鞍下馬以惑敵,紹將不敢擊,魏武乃率麾下自平岡衝下壓之,袁軍乃大潰!我聞慕容垂已至河北,此人頗有智計,不可不防。為今之計,當整肅部伍,萬不可使入秦軍營地,爭搶財物甲仗!”

劉牢之觀望一陣,道“北來清苦,過此橋便是鄴城,猶當惡戰!既有滿地財物甲仗,奈何不使麾下拾取?我軍連克黎陽、枋頭二城,皆空空如也,將士皆道征戰以來,未有如此力戰,不得分毫財貨!今當停此休整,以待大軍,不如使將士拾取財物甲仗,便命人送歸黎陽,遣信使赴彭城告捷,且請大軍。”

晉軍將士見滿地財物甲仗,早已心癢難搔,躍躍欲試。劉牢之一聲令下,晉軍紛紛下場拾取財物甲仗,一時行列全無,亂成一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慕容垂於界橋對岸望見,立命麾下出擊。秦軍或自橋上呼嘯而南,或蹚過乾涸之漳水河道,自橋下衝向晉軍。晉軍上下一陣愣怔,立時被秦軍騎兵衝得七零八落,紛紛奪路而走,卻哪裡跑得過秦軍胯下駿馬,不多時,便死傷遍地。

劉牢之與麾下孫無終諸將,好歹收攏殘兵,奔還黎陽。經此一敗,三萬人馬,僅餘萬八千而已!

敗訊傳入彭城,謝玄大驚,其方患病,擬告假返建康將養,憂牢之所率為北府兵精銳,經此一敗,士氣已喪,慕容垂非等閒之輩,必乘勝南來,黎陽亦必不能守!為今之計,尚須保存北府兵實力,固守彭城以作後圖,謝玄乃命牢之,速率其殘部,棄黎陽南還。

是年為晉帝司馬曜太元八年,晉帝十一即位,次年改元,故實已在位九年,年及弱冠。適晉軍於淝水大捷,謝安複出鎮江北為北伐大都督,謝玄北伐至於彭城,前鋒一度取黎陽,進軍河北。雖北伐先鋒將劉牢之旋於鄴城南麵之界橋敗退,究竟晉軍北伐打過了黃河,乃永嘉南渡以來首次,晉勢之強,為元帝中興以來所未有!加以內外安謐,強藩荊州,向來跋扈,前朝因先帝司馬昱,乃崛起於荊州之大司馬桓溫擁立,從始至終,先帝皆無權!幸今上繼位未久,桓溫即病卒;今桓氏繼溫掌荊江二州為首西部六州——荊、江、益、寧、交、廣兵權之溫弟車騎將軍桓衝亦卒,其侄石民繼父叔之職為荊州刺史未久,尚不跋扈;都城上遊江州,亦是忠恪之非桓溫一係之桓伊為刺史,建康可安枕。

此月某日,晉帝二十周歲,乃於太極殿備大典禮,群臣皆會,以首輔元勳司徒謝安出鎮在外,遂由尚書仆射謝石為晉帝行冠禮,乃大赦天下,海內同慶。先帝繼位非次,自來朝野頗以為言,晉帝乃命群臣議先帝廟號。

晉室南渡以來諸帝,若非幼弱如成帝、康帝、穆帝,便是無權如元帝、哀帝、廢帝!廢帝為桓溫廢為海西公,朝野以為可比漢室廢帝海昏侯。先帝諡號簡文,亦是無權,內外皆聽命於桓溫,至尊垂拱而已!今賴宗廟之靈,苻堅喪敗於淮南,先帝繼位雖非次序,且無權垂拱,究竟今上即位至今,可謂中興晉室。南渡之初,元帝號為中興,實亦無權,內外皆由琅琊王氏,內聽命於丞相王導,外則大將軍王敦跋扈!至明帝平王敦之亂,乃上元帝廟號為中宗,號為中興之主。明帝英武,故崩後群臣為擬廟號為肅祖。今上賴司徒、仆射二公,隳平苻堅南侵大難,追美明帝,故亦可為先帝擬廟號,以彰尊尊孝親之義。

於是群臣與五經博士合議,為簡文帝上廟號為太宗,以彰先帝之母鄭太妃,實受寵於元帝。一班諛臣,且道鄭太妃出身滎陽鄭氏,其牌位可入中宗寢廟,配享元帝,以彰先帝之為太宗。

一時朝中,無已故仆射琅琊王彪之一類深通禮法之士,私下曾評先帝為惠帝之流的謝安,複不在朝,也隻好由得一班諛臣胡鬨!晉帝得群臣聯名奏表,見乃上先帝廟號為太宗,不禁大喜過望,因其本來所望,不過是如漢武帝世宗之號,不意群臣竟上先帝以漢文帝之廟號!

諛臣們為坐實簡文帝太宗廟號,便須抬高簡文帝生母鄭太妃。鄭太妃出身名門望族滎陽鄭氏,門第高華,符合大抵出身士族之群臣取向,唯元帝以其為琅琊王時正妻裴妃早喪,即位後不立皇後,故鄭太妃其時雖專寵,卻未得立為皇後!於是諛臣們一番合計,又以先帝既享廟號太宗,先帝生母鄭太妃,當上尊號為元皇後。

謝石雖不通禮法,亦知不妥,乃上言道“中宗元皇眷念舊恩,不立皇後,肅祖明皇帝在日,不顧生母荀太妃,已尊元帝裴妃為元皇後!奈何今日,複尊鄭太妃為元皇後?”

晉帝亦覺不妥,然仍欲尊崇其父與祖母,因其祖母若不以生前專寵於元帝,而淩駕於明帝生母荀太妃之上,其父簡文帝,便不得以廟號太宗,淩駕於明帝肅祖廟號之上!於是晉帝乃下詔曰

“親親為孝,尊尊為順。太宗簡文皇帝,體自中宗,生母鄭太妃,出身滎陽鄭氏,與元皇帝可謂妃配。劬勞吾皇祖母,育養先帝實難!今小子忝在尊位,敢不覃思親親尊尊之義乎?

皇祖母名諱春,今改苻堅喪敗之地壽春為壽陽,以奠慰皇祖母在天之靈;亦改吳郡富春縣為富陽縣。陽春改為陽和,孟春改為孟和,《春秋》改為《陽秋》。

朝野有言,以為《陽秋》列於五經,不當改。朕實不敏,然聖朝以孝治天下,《孝經》當列五經,便遣《陽秋》出五經如何?

《陽秋》一經,動輒道‘某,如何如何’,若改為‘陽’為‘和’,亦是不經!孟軻言,‘子作《陽秋》,而亂臣賊子懼!’是《陽秋》大有益於世道人心,書可不改。故秘書監太原孫盛安國,撰國史名《晉某秋》,今改其名為《晉陽秋》。崇德太後父褚太傅,人稱‘皮裡某秋’,亦當改作‘皮裡陽秋’!

自古皆諱帝名,皇祖母為太宗生母,其名不得不諱。故詔天下,自今而後,凡語涉一年開頭第一季者,皆以‘和’代,地名皆改為‘陽’。欽此。”

喜歡殷紅雪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殷紅雪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十年代村妞純 永恒權杖在哪,冒險開始 喪屍末世,但是在大唐 穿越魔法紀元之至尊女法皇 小孕妻齁甜,被絕嗣大佬抱回家寵 丹仙重生,奪舍嬌俏女掌櫃 身懷異能闖四方 從一輪遊到成團出道 靈仙的流浪貓 傻鬼報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