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4)_答題:從始皇開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答題:從始皇開始 > 第134章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4)

第134章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4)(2 / 2)

李淵起兵後,長孫順德任統軍,隨軍討平霍邑、擊破臨汾、攻克陝州,屢建戰功。他還與劉文靜在潼關攻打屈突通,多次挫敗其銳氣,並在屈突通將要逃奔洛陽時,追至桃林將其擒獲送到京師,略定陝縣。

3唐朝建立後的功績與地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拜長孫順德為左驍衛大將軍,封薛國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長孫順德參與玄武門之變,與秦叔寶等人征討李建成餘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賜封他食邑一千二百戶,並特賜宮女,還時常讓他夜宿於中書省,可見對他的信任。

4居官不法與免官複用

貞觀年間,長孫順德居官貪婪,在監督奴仆時收受賄賂。事情敗露後,唐太宗念其舊功,不忍心問罪,反而當眾賜給他幾十匹絲絹,以此刺激他的愧悔之心。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李孝常謀反,長孫順德因與李孝常來往受到牽連,被取消原有官職。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起用長孫順德為澤州刺史,他重新任職後嚴明紀律、認真辦事,受到好評,但後來又因犯法而被免官。

5身後榮寵長孫順德不久後病逝,唐太宗為其停止上朝,派人前去吊唁,追贈為荊州都督,諡號襄。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追改封為邳國公,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贈開府儀同三司。

總的來說,長孫順德是唐朝的開國功臣,為唐朝的建立和初期穩定立下了戰功,但他居官時的貪婪行為也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汙點。不過,唐太宗李世民念及他的功勞,對他較為寬容。他的經曆反映了唐朝初年政治環境的複雜以及唐太宗對功臣的態度。

長孫順德是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的族叔。即長孫無忌是長孫順德的侄子輩。

長孫順德在唐朝建立過程中立下戰功,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長孫無忌同樣是唐朝的重要人物,在唐朝初期政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且位居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不過,兩人雖然有親戚關係,但各自的人生軌跡和政治作為有所不同。

張亮(?646年),鄭州滎陽人,唐初大臣,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獨特之處如下

1出身背景獨特

出身貧寒與淩煙閣中不少出身名門望族或官宦世家的功臣不同,張亮出身貧賤,年輕時以務農為業,是從底層一步步崛起的人物。這種出身背景使他在行事風格和政治追求上可能與其他功臣有所差異,也讓他的奮鬥曆程更具傳奇色彩。

2經曆具有傳奇色彩

告密獲賞隋朝末年,張亮投奔李密,但未受重用。後來瓦崗軍中有人密謀反叛,張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認為他忠誠,任命他為驃騎將軍,這成為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這種因告密而獲得晉升的經曆,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較為特殊。

獄中守密武德九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張亮奉命到洛陽秘密聯結山東豪傑,以備局勢變化。齊王李元吉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唐高祖命有司拷問張亮,他緊守秘密,最終得以釋放。這一事件不僅體現了他對李世民的忠誠,也展現了他堅定的意誌和應對危機的能力。

奇襲立功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征討高句麗,張亮自請隨行,擔任滄海道(一作平壤道)行軍大總管。他率領唐軍從東萊渡海至遼東,突襲卑沙城成功,打通了山東半島通往遼東半島的糧草補給線,為唐朝的軍事行動了重要支持。儘管他在麵對敵軍劫營時曾表現出怯懦,但最終因副將的出色表現而化險為夷,這一經曆也成為他軍事生涯中的一個獨特事件。

3性格與行為複雜

外敦厚內詭詐史書中對張亮的評價是“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內懷詭詐,人莫之知”。他表麵上看起來敦厚老實,但內心卻有自己的盤算和心思。這種複雜的性格使他在官場和政治鬥爭中能夠靈活應對,但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家庭行為不檢張亮拋棄結發妻子,迎娶了生性淫蕩、驕橫的李氏,對她既寵愛又懼怕。李氏與人私通,張亮卻將此人收為養子,這種家庭行為在當時的社會道德觀念下是不被認可的,也影響了他的名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4結局悲慘且充滿爭議

以謀反罪被斬貞觀二十年,陝州人常德告發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蓄意謀反。唐太宗命人調查此事,程公穎與公孫常都證實張亮謀反。張亮雖辯解是被誣陷,但唐太宗認為他私養義子的行為就是謀反的證據,最終將他斬於市,並沒收其家中全部財產。這一結局與他曾是淩煙閣功臣的身份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也引發了後人對他是否真的謀反的爭議。

總的來說,張亮在出身、經曆、性格和結局等方麵都具有獨特之處,這些特點使他在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顯得較為突出,也成為後人研究唐初曆史時關注的一個重要人物。

張亮被李世民執意殺掉,主要是有以下幾方麵原因

1涉嫌謀反

蓄養義子張亮被人告發私養義子五百人。在古代,私自大量蓄養義子容易被視為有不軌企圖,尤其是對於手握一定權力的大臣來說,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皇帝會擔心這些義子可能被培養成私人武裝力量,對政權構成威脅。

有證人指證程公穎與公孫常都證實張亮謀反。雖然這些證人的證言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有人指證且張亮有蓄養義子這樣的可疑行為,使得謀反的罪名顯得較為可信。

2自身行為不檢點,失去李世民的信任

家庭關係混亂張亮拋棄結發妻子,迎娶了生性淫蕩、驕橫的李氏。李氏與人私通,張亮卻將私通之人收為養子,這種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嚴重影響了他的名聲和形象,也讓李世民對他的品德產生了質疑。一個連家庭關係都處理不好、道德有虧的人,很難讓皇帝繼續信任並委以重任。

3政治局勢的影響

李世民晚年的政治考量李世民晚年可能對功臣的忠誠度更加敏感。經曆了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的儲位之爭等一係列政治動蕩後,李世民對朝廷內部的穩定格外重視。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可能威脅到政權穩定的因素都會被高度關注,張亮的行為和被指控的謀反罪名,使得他成為了李世民維護政治穩定的犧牲品。

總之,張亮被李世民執意殺掉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謀反的嫌疑、自身的不良行為以及當時的政治局勢等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了他的悲慘結局。

喜歡答題從始皇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答題從始皇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她當炮灰?大佬馬甲殺來了 年下猛E?是哥哥的舔狗小哭包 重回天災,抱著空間當囤囤鼠 海賊:我能無限融合惡魔果實! 混血王子的奇異征程 關於我的鄰居是個精神小妹這件事 沒有主動技能?我無敵了! 極品美女偵探 假麵騎士之埃伯爾特的旅程 沉睡萬年,醒來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