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範曄生於398年,卒於445年。字蔚宗,順陽人。是南朝宋的官員、史學家、文學家。
家庭背景:
出身士族家庭,是安北將軍範汪曾孫、豫章太守範寧之孫、侍中範泰之子。但因是妾生庶子,地位不高。後過繼給伯父範弘之,襲封武興縣五等侯。
仕途經曆:
早期出仕元熙二年,劉裕代晉稱帝,範曄應招任彭城王劉義康門下冠軍將軍,後遷秘書丞。因父喪離職,服喪期滿任檀道濟司馬等職。
被貶著史元嘉九年,因在劉義康母親葬禮上失禮被貶為宣城太守。在此期間開始編纂《後漢書》。
後期任職元嘉十七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曆任後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等職。
因罪被誅元嘉二十二年,因參與孔熙先、劉義康的政變陰謀,事敗被處斬。
著史成就:
其《後漢書》記事涵蓋東漢196年曆史。體例上有創新,如添置《皇後紀》,增加《黨錮》等七個類傳。結構嚴謹,編排有序,文辭優美,與《史記》《漢書》《三國誌》並稱“前四史”。
個人才能與性格:
範曄博涉經史,善為文章。通曉音律,精通書法,會創作新曲。但為人孤傲疏狂,不肯曲意逢迎。還曾作《和香方》譏諷同僚。
作品流傳:
除《後漢書》外,其作品尚有集十五傳,《和香方》一卷等。但多已佚失,現存僅有《後漢書》、《雙鶴詩序》、《樂遊應詔詩》。
後漢書介紹:
1基本信息《後漢書》是南朝宋範曄編撰的紀傳體斷代史。全書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紀”十卷、“傳”八十卷、“誌”三十卷。記載公元23年至2101novel.com年間東漢曆史,與《史記》《漢書》《三國誌》並稱“前四史”。
2成書過程:
以《東觀漢記》為主要史料依據,吸取魏晉以來各家著《後漢書》的精華撰寫。原計劃規模與《漢書》等同,因謀反入獄,計劃未完整實現。南朝梁時,劉昭取司馬彪《續漢書》的八誌補入,北宋時兩書合刻為一部。
3內容構成:
本紀:前九卷是東漢諸帝紀,最後一篇是《皇後紀》,集中保存皇後和外戚史料。
列傳:除個彆外大多采用合傳形式,新增《黨錮》《宦者》《文苑》《獨行》《逸民》《方術》《列女》7種新類傳。
誌:包括《律曆誌》《禮儀誌》《祭祀誌》《天文誌》《五行誌》《郡國誌》《百官誌》《輿服誌》,是研究秦漢曆史地理和官製沿革的重要依據。
4主要特色。
體例創新。創立若乾類傳,使用“類敘法”,立傳行文中也采用以類記人方法,增加敘事容量。
史料豐富。改變隻為帝王將相立家譜的風氣,為後人了解東漢各方麵翔實史料。
觀點鮮明。用正統儒家思想記敘曆史事件、評判人物,褒貶明顯,愛憎分明。
文學價值高。設立《文苑列傳》,體現自覺的文學理念和嚴謹規範的著錄作品體例。書中諸多篇章被收入《文選》,被各種散文選本編錄和稱讚。
5版本流傳。隋唐以前是抄本,卷數紛雜。宋以後有二十餘種刻本,南北朝時有劉昭、蕭方、吳均、劉芳等多人作注。
《雙鶴詩序》乃南朝宋範曄所創作。其文曰“客有寄餘雙鵠者,其一揚翰皎潔,響逸九皋,其一翅折誌衰,自視缺然。”此序描繪出一幅生動畫麵有賓客贈予範曄兩隻鵠鳥。其中一隻,羽翼潔白光亮,當它振翅高飛、引吭長鳴之際,那清亮的鶴唳之聲傳至遙遠的水澤邊際,儘顯其身姿矯健、意氣風發之態。而另一隻,卻因翅羽折損,無法翱翔天際,其神情姿態中滿是意誌消沉與自慚形穢。範曄見此情形,不禁心生慨歎,遂萌生出創作之念,以詩來表達內心的觸動與對這雙鶴不同境遇的感懷,借雙鶴的鮮明對比,或也映射出世間萬象中不同命運與心境的交織與碰撞,使讀者透過這簡短序文,得以一窺範曄當時細膩且深邃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對生命形態多元性的敏銳洞察與思考。
範曄《樂遊應詔詩》全文如下
崇盛歸朝闕,虛寂在川岑。
山梁協孔性,黃屋非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