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翻譯_答題:從始皇開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答題:從始皇開始 > 第219章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翻譯

第219章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翻譯(1 / 1)

屈原,名叫平,和楚王是同姓一族。他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與懷王謀劃商議國事,發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同,為爭得懷王的寵幸,心裡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讓屈原製訂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見到後,就想奪為己有,屈原不給,他就在懷王麵前讒毀屈原說“大王叫屈原製訂法令,大家沒有不知道的,每一項法令發出,屈原就誇耀自己的功勞,認為‘除了我,沒有人能做得了’。”懷王聽後很生氣,就疏遠了屈原。

屈原痛心懷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被諂媚之辭蒙蔽了眼睛,讓邪惡的小人危害公正,端方正直的君子不為朝廷所容,所以憂愁苦悶,寫下了《離騷》。“離騷”,就是遭遇憂愁的意思。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境就會追念根本,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呼父母的。屈原行為正直,竭儘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來輔佐君主,卻被小人離間,可以說處境很艱難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恨嗎?屈原創作《離騷》,大概是由怨恨引起的吧。《國風》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小雅》雖然多有怨憤之辭,但不主張叛亂。像《離騷》,可以說是兼有二者的特點了。它對上追述帝嚳的事跡,近世稱述齊桓公,中間講述商湯和周武王,用來諷刺當時的政事。闡明道德的廣闊崇高,國家治亂興亡的道理,無不完全表現出來。他的文筆簡約,詞意精微,誌向高潔,行為廉正,文章說到的雖然細小,但意義卻非常重大,列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含義卻十分深遠。由於他誌向高潔,所以文中多用香草作比喻。由於他行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為奸邪勢力所容。他獨自遠離汙泥濁水之中,像蟬脫殼一樣擺脫濁穢,浮遊在塵世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汙垢,是一個出汙泥而不染的人。推究他的這種誌向,即使和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罷免。後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成合縱聯盟相親,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帶著豐厚的禮品呈獻給楚王,表示願意侍奉楚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與楚國卻合縱相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上商、於一帶六百裡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相信了張儀的話,就和齊國絕交,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抵賴說“我和楚王約定的隻是六裡,沒有聽說過六百裡。”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大怒,大規模出動軍隊去討伐秦國。秦國發兵反擊,在丹水、淅水一帶大破楚軍,斬殺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匄,於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懷王又發動全國的兵力,深入秦地進攻,交戰於藍田。魏國聽到這個消息,襲擊楚國一直打到鄧地。楚軍恐懼,從秦國撤退回國。而齊國因為楚國背盟,終究不肯援救楚國,楚國處境極為艱難。

第二年,秦國表示願意割讓漢中一帶土地與楚國講和。楚王說“我不願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張儀就甘心了。”張儀聽說後,就說“用我一個張儀來抵當漢中地方,我請求到楚國去。”到了楚國,張儀又用豐厚的禮品賄賂當權的大臣靳尚,通過他在懷王寵姬鄭袖麵前編造了一套謊話。懷王竟然聽信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在朝中任職,出使在齊國,回來後,勸諫懷王說“為什麼不殺張儀?”懷王很後悔,派人追張儀,已經來不及了。

後來,各國諸侯聯合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了楚國將領唐眛。

當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想和懷王會麵。懷王想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去,說“怎麼能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係呢!”懷王終於前往。一進入武關,秦國的伏兵就截斷了他的後路,於是扣留懷王,強求楚國割讓土地。懷王很生氣,不肯聽從。逃亡到趙國,趙國不肯接納。隻好又到秦國,最後死在秦國,屍體運回楚國安葬。

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人都抱怨子蘭,因為他勸懷王入秦而最終沒能回來。

屈原也為此嫉恨子蘭,雖然被放逐,卻依然眷戀楚國,心裡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希望國君總有一天能醒悟,世俗總有一天能改變。他思念國君、振興楚國,反複在作品中表達這樣的意願。然而終究無可奈何,所以不能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懷王最終也沒有醒悟啊。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為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但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生,而聖明君主、太平國家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這是因為所謂忠臣並不忠誠,所謂賢臣並不賢明啊。懷王因為不明白忠臣的職分,所以在內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蘭。結果軍隊被挫敗,土地被削減,失去了六個郡,自己也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所恥笑。這是不了解人所造成的禍害啊。《易經》上說“井淘乾淨了,還沒有人喝井裡的水,使我心裡難過,因為井水是供人汲取飲用的。君王賢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賢明,哪裡還談得上福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令尹子蘭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憤怒,終於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麵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在江畔邊走邊吟唱。臉色憔悴,形體和容貌都十分枯槁。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隻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隻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父說“聖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變化。整個世界都混濁,為什麼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為什麼不吃點酒糟,喝點薄酒呢?為什麼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汙染呢!我寧願跳到湘江裡,葬身魚腹,又怎能用高潔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

於是屈原寫了《懷沙》賦。賦辭說

初夏時節草木茂盛啊,我內心憂傷長久悲哀。我急急忙忙地往南行啊,眼前是一片昏暗幽深。心中的冤屈糾纏著痛苦啊,遭受憂患日子已經很久。撫摸著胸口反省我的誌向啊,我強自壓抑著委屈自己。

想把方的削成圓的啊,但正常的法度不可廢棄;想改變最初的本心啊,這是君子所鄙棄的。明確規範牢記準則啊,以往的法度不曾更改;內心正直品質端重啊,這是君子所讚賞的。巧匠不揮動斧頭啊,誰能看出木料是否合乎標準?黑色的花紋藏在暗處啊,盲人說它沒有紋理;離婁眯著眼睛看啊,盲人還以為他失明。把白的說成黑的啊,把上顛倒成下。鳳凰被關在籠子裡啊,野雞卻在外麵飛翔起舞。美玉和石頭混雜在一起啊,人們把它們等同看待。那些結黨營私的小人嫉妒賢能啊,全然不知我美好的品德。肩負重任責任重大啊,卻陷入困境無法前行;懷揣美玉般的品德啊,窮困潦倒找不到展示的地方。村裡的狗成群地狂叫啊,是對著它們感到奇怪的東西叫;誹謗俊才懷疑豪傑啊,本來就是庸人的常態。外表質樸內心通達啊,眾人不知我出眾的才華;棟梁之才被丟棄堆積啊,沒人知道我所擁有的才能。我重視仁義的修養啊,把謹慎忠厚當作富足;重華那樣的聖君已不可再遇啊,誰能知道我從容的氣度!自古以來聖君賢臣不能同時並存啊,怎知道其中的緣故呢?商湯、大禹的時代太過久遠啊,遙遠得使我無法追慕。克製心中的怨恨啊,壓抑情感自我勉勵;遭受憂患而不改變啊,願我的誌向成為後人的榜樣。前進的道路堵塞不通啊,天色昏暗已到黃昏;滿含憂愁滿心哀傷啊,最終的結局已臨近死亡。

尾聲浩浩蕩蕩的沅水湘水啊,各自奔流不息。漫長的道路昏暗不明啊,前途是那麼遙遠渺茫。我常常悲歎啊,長久地歎息感慨。世上既然沒人了解我啊,人的心思也不可訴說。我懷著真情抱著美質啊,卻孤獨無依沒有伴侶。伯樂已經死去啊,千裡馬還有誰來識彆。人生稟受天命啊,各有各的安置。堅定心意放寬胸懷啊,我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屢屢傷感無儘悲哀啊,長久地歎息感慨。世上混濁沒人了解我啊,人的心思也不可訴說。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啊,我絕不吝惜生命。明白地告訴君子啊,我將與他們為同道。

於是屈原抱著石頭,自沉汨羅江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有宋玉、唐勒、景差這類人,他們都愛好文學,並且憑借寫賦而被人稱讚;然而他們都隻效法屈原的辭令委婉含蓄,始終不敢直言進諫。此後楚國的領土一天天削減,幾十年後,終於被秦國滅掉了。

從屈原自沉汨羅江後一百多年,漢朝有個賈誼,擔任長沙王的太傅,路過湘水時,寫了一篇文章來憑吊屈原。

賈誼,是洛陽人。十八歲時,就因能誦詩作文在郡中聞名。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優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非常寵幸喜愛他。孝文皇帝剛即位,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治理政事平正,是天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又曾經向李斯學習過,於是就征召吳公擔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說,賈誼年紀雖輕,卻很精通諸子百家的書籍。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

當時賈誼二十多歲,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博士們於是都認為賈誼才能傑出,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很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就升任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從漢朝建立到孝文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應該改正曆法、變換服色、訂立製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於是他就詳細草擬了各項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設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孝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後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於是漢文帝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隻想獨攬大權,把政事弄得一團糟。”於是漢文帝後來也疏遠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太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賈誼辭彆京城前往長沙,聽說長沙地勢低窪,氣候潮濕,自認為壽命不會很長,又是因為被貶謫離開,內心非常不愉快。等到渡過湘水時,他寫了一篇賦來憑吊屈原。賦辭說

承蒙皇帝的恩惠啊,我待罪在長沙。我從旁聽說屈原啊,自沉汨羅江。我來到湘江邊上啊,恭敬地憑吊先生。遭遇世上無儘的苦難啊,最終失去了生命。唉,多麼悲哀啊,生不逢時!鸞鳥鳳凰躲藏起來啊,貓頭鷹卻在高空翱翔。平庸低賤的人尊貴顯耀啊,阿諛奉承的人得誌張狂;賢能聖明的人被逆向拉扯啊,端方正直的人顛倒位置。世人都說伯夷貪婪啊,都說盜蹠廉潔;都說莫邪寶劍不鋒利啊,都說鉛刀反而鋒利。可歎啊,您真是無故遭難!拋棄了周鼎啊,卻把瓦罐當成寶貝;用疲憊的老牛拉車啊,用跛驢來做駕車的邊馬;千裡馬耷拉著兩耳啊,拉著鹽車。帽子戴在腳上啊,這肯定不能長久;可歎先生您啊,竟遭受這樣的災禍!

結語算了吧,國內沒有人了解我,我獨自憂愁鬱悶啊,能向誰訴說呢?鳳凰高高地飛翔啊,本應自動遠離此地。潛藏在深淵的神龍啊,深深地潛藏起來自我珍重。遠離光明而隱居啊,怎麼能跟螞蟻、水蛭、蚯蚓在一起呢?聖人最可貴的是他的精神品德啊,遠離汙濁的世俗而自我隱藏。假如千裡馬也能被束縛羈絆啊,那它和狗羊又有什麼不同呢!紛紛擾擾地遭受這樣的災禍啊,這也是您自己的過錯啊!遍觀九州來選擇君主啊,何必留戀這楚國都城呢?鳳凰飛翔在千仞高空之上啊,看到德政才肯降落;看到德行淺薄險惡啊,就鼓動翅膀遠走高飛。那小小的汙水溝啊,怎能容得下吞舟的大魚呢!橫行在江湖的鱣魚、鱘魚啊,終究會被螻蟻所製。

賈誼擔任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隻貓頭鷹飛進賈誼的住所,停落在座位旁邊。楚國人把貓頭鷹叫做“服”。賈誼因為被貶謫居住在長沙,長沙地勢低窪潮濕,他自認為壽命不長,為此傷心哀痛,就寫了一篇賦來自我寬慰。賦辭說

單閼年的四月初夏啊,庚子日那天太陽西斜,貓頭鷹飛進我的住所啊,停在座位的一角,樣子很悠閒自在。奇怪的東西飛來聚集啊,我暗自奇怪是什麼緣故,打開書本占卜這件事啊,書上說的是它的吉凶。書上說“野鳥飛進屋裡啊,主人將要離去”。我向貓頭鷹發問啊“我要離開這兒到哪裡去呢?是吉利就告訴我,是災禍也請說明白。我的壽命長短啊,請告訴我期限。”貓頭鷹隻是歎息,抬起頭振振翅膀,它不能說話,我隻好按它的意思來猜測。

萬物變化啊,本來就沒有停息的時候。如水流般輾轉遷移啊,有時推移有時回還。形和氣互相轉化連續不斷啊,變化交替。這種變化深遠無窮啊,怎麼能說得儘呢!禍與福相互依存啊,福與禍相互潛伏;憂和喜聚在一起啊,吉和凶同在一處。那吳國曾經強大啊,夫差卻因此失敗;越國曾被困在會稽山啊,勾踐卻由此稱霸。李斯遊說成功啊,最終卻遭受五刑;傅說曾是服勞役的刑徒啊,卻輔佐武丁成為賢君。禍與福的關係啊,就如同繩索絞合在一起。命運是不可解說的啊,誰能知道它的究竟呢?水受激則流速加快啊,箭受激則射程更遠。萬物反複變化啊,震蕩相互轉化。雲氣上升雨水下降啊,錯雜紛亂。自然的造化推動萬物啊,無邊無際。天是不可與它共謀慮的啊,道是不可與它相商量的。生命的長短有定數啊,怎能知道它的期限呢?

況且天地像熔爐啊,自然的造化像工匠;陰陽像炭火啊,萬物像銅。聚合離散消長變化啊,哪有一定的常規;千變萬化啊,從來沒有終極。忽然間就成為人了啊,不值得珍惜;化為異物死去了啊,又有什麼可憂慮的呢!見識短淺的人自私自利啊,輕視彆人看重自己;通達事理的人大觀天下啊,萬物都有可取之處。貪婪的人為財而死啊,壯烈之士為名而死;好炫耀的人為權勢而死啊,普通百姓貪生而活。被逼迫的人啊,有的向東有的向西;道德高尚的人不隨波逐流啊,對千變萬化等量齊觀。拘謹的人被世俗所束縛啊,好像被囚禁起來一樣;至人超脫萬物啊,獨與大道同在。眾人迷迷糊糊啊,愛憎積滿心中;真人淡漠寧靜啊,獨與大道同息。舍棄智慧忘掉形體啊,超脫物外而達到忘我境界;遼闊深遠啊,與大道一起翱翔。順著水流就前行啊,遇到小洲就停留;把身軀托付給命運啊,不把它據為己有。活著就像浮在水上啊,死去就像休息一樣;心情平靜如深淵般寧靜啊,行動像不係之繩的小船那樣隨意。不因為活著就看重自己啊,涵養空靈的心境而浮遊於世;品德高尚的人沒有牽累啊,知曉天命而不憂愁。細小瑣碎的事啊,哪裡值得疑慮呢!

一年多以後,賈誼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時孝文帝正在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裡。孝文帝因為有感於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就詳細地講述了鬼神產生的情形。一直談到半夜,文帝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後,文帝說“我好久沒有見到賈誼了,自以為超過了他,現在看來還是不如他啊。”過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是文帝的小兒子,受到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所以文帝讓賈誼當他的老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文帝又封淮南厲王的四個兒子都為列侯。賈誼勸諫,認為國家禍患的興起就要從此興起,於是多次向漢文帝上疏,指出有的諸侯擁有相連的好幾個郡,這不符合古代的製度,應當逐漸削減他們的封地。但漢文帝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過了幾年,梁懷王騎馬時,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留下後代。賈誼感傷自己作為太傅沒有儘到責任,哭泣了一年多,也去世了。賈誼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三歲。等到漢文帝去世後,漢武帝即位,推舉賈誼的兩個孫子擔任郡守,其中賈嘉最為好學,繼承了家族的學業,還和我有書信往來。到漢昭帝時,賈嘉位列九卿。

太史公說我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作品,為屈原的誌向感到悲傷。到長沙時,看到屈原自沉的汨羅江,沒有一次不落淚的,由此想象他的為人。等到看到賈誼憑吊屈原的文章,又奇怪屈原憑著那樣的才能,去遊說各國諸侯,哪個國家會不容納他呢,卻讓自己落到這樣的結局。讀了《鵩鳥賦》,看到其中把生死等同看待,把在朝為官和放逐在外看得很輕的觀點,我又不禁若有所失了。

屈原品行端正,用忠心來侍奉楚懷王。他的品德就像美玉般高潔,可與日月爭輝。他忠誠卻被放逐,結果使得進讒言的人更加張狂。他通過創作《離騷》來表明心誌,又寫了《懷沙》來抒發自己的哀傷。在他去世百年之後,隻能空空地讓人對著湘江憑吊感傷啊。

喜歡答題從始皇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答題從始皇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所有人都瘋了 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圍了! 重生1980:在深山打獵邂逅嬌妻 暴打忍者,你管這玩意叫黃皮耗子 霸道隊長心尖寵:大師萌妻超會撩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明日方舟:我媽竟然是海嗣神? 重生80,天天吃肉,饞哭鄉親們 明月依舊照山河 木筏求生:唯有我萬倍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