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策劃了客戶的家宴活動,在自己的會所裡。她的遊艇、商務車和彆墅還可以給客戶過生日、結婚周年慶等活動使用。她不光是保險銷售人員,她也是慈善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她還是當地的婦兒協會的會長。在當地政商界她有一定的名氣。
她的這些資源都是獨一無二的,彆人很難複製的,所以她的客戶彆人很難搶走。估計她的保單都是大保單吧,彆人很難去具備她的這些能力做單。
現在連這些頂尖高手都遭遇了滑鐵盧,何況一般的業務員呢?他們至少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還有資本耗著。但普通業務員卻比較可憐,就靠這個收入養家糊口的。
林麗和一個同事在討論稅優產品,她把近期客戶反饋的問題也跟同事拋出來。客戶說她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產品選擇的是定期三年的存款。客戶認為在七種可選擇的的產品裡,保險的靈活性是最差的,雖然這些產品都是要到退休才能拿出來。可是其他幾種產品到期後,在那裡麵幾種產品裡可以選擇。以後還可以調整。而保險一投保就一直下去了。
那個同事就說,不投保險,其他的產品又不能保證利率一直都這樣,可能過幾年下降了呢?林麗也把客戶的疑問說出來了,萬一未來的經濟周期上行了呢,客戶如果選擇了鎖定終身的利率的保險,之後發現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更高,就會很後悔。而且現在很多公司倒閉,誰也不敢保證保險公司不倒閉,如果未來發生倒閉的問題,是不是理財險還能100兌現也未知。
那個同事說,那選擇其他的理財產品,也會同樣有這個問題啊,那些理財機構也可能會倒閉呀?
林麗說,現在大家都沒有安全感,對保險公司客戶似乎並不是完全相信。而且之前保險行業的負麵信息太多,也難怪客戶的信心不足。
同事說,那也是,可以理解。現在沒有什麼是不變的,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安全感對於誰都是需要的。
其實如果林麗不是自己從事了保險行業,她估計自己在這個經濟周期裡可能也會和這個客戶一樣的想法。都會比較理性考慮,而不是偏聽偏信。
保險銷售員其實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沒有幾個是真正專業的,除非學習力特彆強,或者科班出身的。相較於銀保、私人銀行和保險公司直銷的團隊人員來說,他們的專業性更強,更適合做大保單。
林麗的大學同學中有一位同學在北京一所大學之前就是教精算師專業的,他帶的是碩士學位的學生,這兩年晉升為他們精算學院的院長了。
他還是單身,對於保險,他隻停留在消費性的意外險。林麗多次給他推薦過保險,不論重疾險還是醫療險,他都不感冒。更不要說理財型的保險了。
他跟林麗說,這些產品都是他們精算原理設計出來的,他對於保險的保障功能其實不是太看好,尤其那種返還型的保險。
他自己的保險除了社保,就是學校給他們買的一些團險和企業年金險了。他自己隻買過一份消費型的意外險。之後就沒有買過其他的保險。
他還跟林麗說,他帶過的好幾個碩士的學生,畢業後都來了深圳,第一份工作就是林麗現在的公司。但是他們都和他訴苦,說這個公司剝削勞動力很極致,他們加班很多,薪資水平在行業裡算比較低的。
他們都是在這個公司鍍金的,呆個半個月一年,就跳槽了。很快去到的其他公司給的工資是之前的兩三倍。林麗也跟他說,如果不是之前的鋪墊,他們也不能這麼快拿到高薪呀。這裡也相當於他們的跳板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林麗不知道這個同學是不信任她還是不信任她的專業性,從來沒有在她這裡投保過保險。在前年這個同學找她谘詢了下貸款的事情。他想把老家父母的一套房子賣了,然後用那個錢和自己的多年積蓄,在北京買套八百多萬的房子。
在溝通過程中,林麗才知道他居然四十多歲了還是單身,難怪沒有一點保險意識,因為沒有家庭,不需要承擔責任。
這個同學以前大學的時候,他們倆未曾說過話。也是畢業十年後,在班級群裡,林麗因為做了保險銷售後,才陸續加上班級同學微信。
這個同學時不時會和林麗聊幾句,他們才慢慢聊天躲起來,林麗才對他的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他們班的同學都不是那種外形出眾的人,都屬於內秀型,家境都不算好,上學時候可能都有些自卑,比較內斂。
很多人的性格是在工作後才逐漸有所改變,因為需要社交。他們才不得不去改變自己。這也難怪,班上的男同學還有幾個是單身的,但事業有成。這些人都是單位的關鍵人物,不過林麗和他們說過保險,似乎他們都沒有興趣。
林麗也不會讓人覺得煩,彆人不敢興趣,她也不會說太多,之後沒有再提過。她發現他們大學的同學接受保險的人不多。
林麗也就出了兩三個大學同學的家庭的保單,其他的都沒有出過他們的保單。
喜歡轉角再轉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轉角再轉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