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金榜出來後,搖身一變,或許進入翰林院,成為國家儲備人才;或許進入六部,成為中樞基石;或許分配地方,成為一縣父母。
總之,無論他們日後發展如何,都會尊稱當日的主考官一聲“座師”,甚至可以以主考官的學生自居。
因此,這會試主考官的人選,就變得尤為重要。
皇帝見這幾個老狐狸互相看來看去,始終不肯開口,似乎有些慍怒,道“怎麼,一個個都不說話,我大寧朝野上下一個能擔任考官的人都找不出來嗎?”
孫胡中和禮部尚書劉大人對視了一眼,搖了搖頭。
哪裡是找不出來啊,六部那麼多高品官員,哪個不能擔任這春闈考官?往年都是您聖心獨裁了,誰知道您今年這又整什麼幺蛾子,問起來我們的主意了。
無奈,張首輔和禮部劉尚書隻能推舉了兩位他們認為還可以的人。
皇帝聽罷,搖了搖頭,道“不行,趙羅如今隻是個員外郎,太過年輕,資曆尚淺,下一屆春闈,倒是可以讓他擔任;孟闊才學不夠,名氣也不夠,不能服眾。”
幾位大人聽這話,也沒了主意,一個個都不再言語。
這時,太子卻上前行禮道“父皇,兒臣有個人選,不知父皇想不想聽一聽?”
“哦?”
皇帝抬眼看向太子,自己這大兒子一向沉穩,他倒是想聽聽太子推薦的人是哪位。
“你說說看。”
太子又向在座大臣行了一禮,這才開口道“俗話說,舉賢不避親,兒臣舉薦之人,便是兒臣的二弟。”
“……”
此言一出,皇帝愣了一下,嘴角微微抽搐。
在這一刻,大寧的皇帝陛下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你再給朕說一遍,你推薦誰?”
“是兒臣的二弟,蜀王,李澤嶽。”
“太子,你可知君前無戲言?”
“兒臣自幼於太傅座下讀書,自是知道的。”
“那你……可知這是禦書房?”
“兒臣知道。”
皇帝強忍著起伏的胸口,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平靜道
“那你提那家夥乾什麼?若是想開玩笑,自去養神殿去找太後,逗你祖母她老人家開心去。”
孫胡中低著頭,身體有些顫抖,強壓住自己笑出聲的衝動。
這時,張首輔卻放下茶杯,慢慢說道“其實,二殿下來做這個春闈主考官,也是合適的。”
皇帝又一次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自家老二?做春闈主考官?合適?
天大的笑話!
“陛下,二殿下貴為一品親王,身份上……是足夠的。
這些年裡,二殿下不斷有佳作誕生,每一首都不失為千古絕詞,已然流傳天下南北,才華……也是夠的。
若陛下有意,讓二殿下做這個主考官,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選擇。”張首輔正襟危坐,一條條地冷靜分析道。
皇帝徹底坐不住了,用力擺手道“荒謬!荒謬絕倫!
他才多大?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除了那幾首酸不可聞的濫詞,他有個屁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