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紅看著這份指標,眉頭緊鎖。她深知,商業局這是在故意刁難。
在年這個物資供應本就不算充裕的時期,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采購到符合這般苛刻要求的特殊物資,難度可想而知。
“楊經理,您看這……”王保紅把指標遞給楊經理,神色憂慮。
楊經理接過文件,匆匆掃了一眼,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這商業局,明顯是來者不善啊。”
“這批物資不好找,價格方麵的限製又這麼死,按照他們的要求來,咱們怕是要賠本,還不一定能完成任務。”
王保紅沉思片刻後說道“但咱們也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
“我覺得咱們得先梳理一下現有的供貨渠道,看看有沒有可能找到符合要求的物資。”
“另外,得安排采購員去周邊的縣市打聽打聽,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獲。”
楊經理點了點頭“也隻能這樣了。我這就去聯係幾個老供應商,看看他們那邊有沒有辦法。”
“你再安排一下采購員,讓他們儘快出發。”
接下來的幾天,王保紅和同事們忙得焦頭爛額。
采購員們奔波在各個縣市之間,四處尋找貨源。
王保紅則在供銷社裡,一邊與供應商溝通協調,一邊密切關注著采購進度。
然而,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
大多數供應商都表示無法符合質量標準的物資,即便有少數幾家能,價格也遠遠超出了商業局規定的範圍。
就在大家感到絕望的時候,一位采購員傳來了好消息。
在鄰縣的一個小倉庫裡,他們發現了一批積壓的物資,雖然在外觀上有些瑕疵,但經過仔細檢測,質量完全符合商業局的要求。
而且,倉庫的負責人急於處理這批積壓物資,價格方麵也比較容易商量。
王保紅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帶著采購員們趕到了鄰縣。
經過一番艱苦的談判,他們終於以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買下了這批物資。
回到供銷社後,王保紅和同事們馬不停蹄地對物資進行整理和包裝,確保按時交付給商業局。
當這批特殊物資按時出現在商業局的驗收現場時,商業局的工作人員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他們原本以為供銷社根本無法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沒想到王保紅他們竟然做到了。
這次事件之後,商業局雖然沒有公開表示對供銷社的認可,但也沒有再故意為難。
王保紅和楊經理知道,這隻是一個暫時的平靜,未來的挑戰還會接踵而至。
但他們毫不畏懼,因為他們堅信,隻要供銷社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王保紅和供銷社的同事們雖然成功完成了這次采購任務,但他們知道,這隻是暫時緩解了與商業局的緊張關係,未來還需要更加謹慎地應對各種挑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王保紅更加努力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