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嫂子的眉頭皺了皺,對顧霖道“霖哥兒,大根從府城回來到現在,我一問和木姑娘有關的事,他便支支吾吾的,或者什麼也不說,你讓我怎麼放心隨他們去。”
見不說出實情,趙嫂子不會鬆口。顧霖開口對她道“嫂子,我從大根那兒了解到一些情況。你聽了後不要生氣,大根應是考慮清楚,才會回來和你說這門親事的。”
趙嫂子道“你說。”
顧霖便將趙大根所隱瞞的,木姑娘所遭遇的不幸說了出來。
他邊說邊觀察趙嫂子的臉色,隻見對方的麵色越來越沉。
顧霖停下來,試探道“嫂子?”
“我就說,我就說”趙嫂子咬牙切齒道“一個木頭樁子怎麼忽然提起親事。”
看著趙嫂子臉上不斷變幻的神情,顧霖道“嫂子,這門婚事……”
他不好給趙大根說好話,結親之事敏感重要,父母親人都不好多言,他更不好多說。
不過,看著趙嫂子的表現,顧霖覺得趙大根和木姑娘的婚事應該沒有那麼順利了。
趙嫂子吸了吸氣,努力平複自己心中的怒氣,而後,她看向顧霖說道“他就是個木頭愣子,早把這事情說出來便什麼事都沒有了,一個大男人扭扭捏捏的儘壞事。”
越聽越不對,顧霖怎麼覺得趙嫂子好像對這門親事並不反感的樣子。
他試探地問趙嫂子道“嫂子,你不討厭木姑娘了?”
趙嫂子的眼神顯出些許奇怪,對顧霖道“我為什麼要討厭她?”
顧霖道“她被退了親事,而且落水後還被陌生男子救了上來。”
趙嫂子眼角的紋路重了重道“這又不是她的錯。”
“木姑娘為人所退婚,是男方不講信義,她自身沒有錯誤。還有,她落水被人所救怎麼了?難道要為了所謂的名聲,白白死在荷花池裡?”
“我是不介意這些的,你年紀小不知道,早些年鄉間漢子多,女子哥兒少,許多男人都打光棍娶不到媳婦,彆說是小姑娘,就算是寡婦都有人爭著娶。”
“就像是如今,也有許多人家願意娶二嫁三嫁的好女子和好哥兒。因為他們生育過,在香火傳承這一方麵,比沒有生過孩子的小姑娘小哥兒更加可靠。”
“高門大戶或許看重女子和哥兒的清白,但我們這些普通人家沒那麼多講究,木姑娘不過是被人救了,碰了一下身子而已,哪有那麼多忌諱。”趙嫂子擺了擺手道。
顧霖眼眸微睜,趙嫂子的開明給他帶來不小的衝擊。
他不介意這些,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男子,而且在思想上受過現代的洗禮,所以對待所謂的貞潔並不在乎。
但他沒有想到,無論是身為古代土著的趙嫂子還是趙大根,竟然對這些都不介意。
顧霖第一次感受到他們超越時代的思想,看著顧霖目瞪口呆的樣子,趙嫂子笑了一下道“這有什麼好驚訝的,你以為天底下所有男子都和那些官老爺一樣,不愁娶妻呢。”
顧霖回過神來,問道“那嫂子你是同意這門親事了?”
聽了顧霖的話後,趙嫂子搖了搖頭道“這是一輩子的大事,我連木家人的麵都沒見過,怎麼可能這麼草率地同意了。”
忽地,房門被打開了。
顧霖和趙嫂子轉頭看過去,隻見趙大根從外麵走了進來,他看著趙嫂子,聲音滯澀“娘,您的意思是肯去府城見師傅他們了?”
即便剛才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趙大根不告訴自己事實的原因,但趙嫂子仍舊沒有給對方好臉色道“我如果不去,你怕是能整日喪著臉跟在我身邊。”
“娘……”聽了趙嫂子的話,趙大根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看到他這樣,趙嫂子便來氣道“我和你爹都不是啞巴,怎麼就生出你這麼個鋸嘴葫蘆。”
“怕我會介意木姑娘的事,你個兔崽子也不想想你是誰養大的,你都不介意,難道老娘會介意?”趙嫂子忍不住罵道。
趙大根聽了趙嫂子的話後,心裡十分動容,還生出了許多愧疚的情緒。
他想同自家親娘說些什麼,但趙嫂子卻不想看到他,擺手趕道“滾滾滾,看見你就煩。”
趙大根無奈,但看自家親娘確實不待見自己,隻好上前把手上的熱水放到桌上,然後對趙嫂子和顧霖道“娘,顧叔晚上早些休息,我先回去了。”
見趙嫂子和趙大根把事情說開後,顧霖便放下心回自己的寢臥了。
過了兩日,縣試的成績出來了,鄭顥又得了第一名,一連五場考試,鄭顥的名字都名列榜首。
於是,在各個書院的學子的交談中,鄭顥的名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一時間,鄭顥在縣城的讀書人中有了些許名氣。
但鄭顥仍舊冷靜沉著,他先去和許秀才報了信,然後以要準備府試院試為由回家溫書。
於是對鄭顥感到好奇的五柳書塾和其他書院的學子,來到五柳書塾後,根本找不到鄭顥的身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知曉木姑娘的事情後,趙嫂子原本堅定不移的心動容了。
緊接著,她便和趙大哥跟著趙大根去府城見木家人了。
十數日後,兩人才從府城回來。
顧霖去縣城門口接他們,看著兩人笑容滿麵地從車上走下來,顧霖問道“這是好事成了?”
趙嫂子點了點頭,嘴角向上揚著,一直未曾落下,她對顧霖道“我見了那木姑娘,樣貌人品都好的不得了,大根這次走運了。”
見趙嫂子這般評價,顧霖便放心了。
緊接著,趙嫂子道“婚事定在下一年,具體的日子還得再看看,不過我和木家的意思便是在府城辦。”
顧霖的眼裡劃過幾分疑惑,問道“大根要在府城生活了?”
趙嫂子點了點頭道“他和木姑娘都想回縣城,說要伺候我和你趙大哥,我和你趙大哥身強體壯的,哪需要他們伺候。”
“而且,既然能在府城待著,為什麼要跑回來,大根的手藝隻有在大地方才能吃得開,所以我讓他們成親後直接留在府城生活就好了。”
聽了趙嫂子說的話,顧霖表示同意“確實,就像我們從下河村搬來縣城一樣,府城肯定比縣城方便繁榮,若能待下去還是不要回來的好。”
兩人說著說著便回到家了,見趙嫂子和趙大哥臉上顯出些許疲憊,顧霖讓他們去休息了。
而後,顧霖轉頭來到鄭顥的書房。
他走了進去,隻見鄭顥正站在桌後寫什麼東西,顧霖沒有上前打擾他,隻在旁邊的書架上拿了一本遊記,走到凳子前坐下看了起來。
書房裡的書都是鄭顥買的,除了儒家典籍外,鄭顥還買回來不少雜書。
其中,顧霖最喜歡看的便是各地的遊記。
一本遊記並不厚,顧霖很快便看完了。
微微抬起頭,想要放鬆一下自己微酸的雙目,顧霖卻看到了不知何時來到自己身邊坐下的鄭顥。
其實,早在顧霖走進書房時,鄭顥便發覺了,但他對顧霖的腳步聲實在熟悉,知道是他時便繼續寫字了。
顧霖放下遊記,對鄭顥道“府試就在四月,我們什麼時候出發去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