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到八月,天地不仁,雨水少的可憐,太陽卻如此毒辣。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貴霜還沒有進攻,阿蘭草原卻先出事了,大乾旱降臨。
草原上的大旱,是一場無聲的災難,它悄然而至,卻以一種幾乎不可逆轉的力量改變了這片廣袤土地的麵貌。在這片曾經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地方,乾旱如同一隻無形的巨手,悄無聲息地掠奪著生命的活力。
起初,草原上的清晨還帶著一絲濕潤,露珠在草尖上閃爍,仿佛是大自然給予的希望。然而,隨著太陽的升起,溫度迅速攀升,那點點露珠很快就被蒸發,消失得無影無蹤。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陽光直射在大地上,仿佛要將每一寸土地都烤焦。草原上的風,不再是往日的溫柔,而是帶著灼熱的氣息,吹拂過每一寸肌膚,讓人感到刺痛。
草,這片草原的主角,開始變得枯黃。它們曾經是那樣翠綠,那樣生機勃勃,但現在,它們低下了頭,失去了往日的驕傲。草根部的土地開始乾裂,裂縫如同老人臉上的皺紋,記錄著乾旱的殘酷。曾經繁茂的草叢變得稀疏,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光禿禿的地麵,那是生命無法觸及的荒涼。
河流和湖泊,草原上的血脈,也開始乾涸。水麵一天天下降,露出了河床的石頭,那些曾經在水中嬉戲的魚兒,現在隻能在泥濘中掙紮。湖泊變成了水窪,水窪又變成了泥潭,最終,連泥潭也乾涸了,隻剩下一片片龜裂的土地,記錄著水曾經存在的痕跡。
動物們的生存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牛羊不再悠閒地吃草,它們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慮和恐慌。它們四處尋找水源,但往往隻能舔舐那些幾乎乾涸的水坑。野生動物,如鹿和羚羊,它們的遷徙路線被打亂,不得不在乾旱中尋找新的棲息地。一些無法適應的動物,如小型齧齒動物和昆蟲,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甚至整個種群消失。
牧民的生活也變得艱難。他們依賴草原上的水草生活,但現在,他們不得不麵對牲畜因缺水而死亡的現實。他們的生活來源受到了威脅,不得不尋找新的生計。一些牧民開始遷移,爭奪那些還有水源的地方,這樣的遷徙伴隨著血腥和死亡。
沿著伏爾加河,兩岸發生無數的部族廝殺,部落聯盟和大首領卻一言不發,他們本身就是這場廝殺中的一員。
這就是草原,強者生存,而弱者死亡!
伏爾加河的上遊,河床都開始分段裸露,淺淺的水流之下,能看到淤泥和砂石,不奴族的商隊已經無法進行上遊的交易。
不奴族因為修建了大量的農田水利,開挖大量的田間魚塘,又有高加索山脈的水源滋養,他們的日子還算過的去,莊稼還能獲得定期的水源補給。
眾人在北城外行走,這裡原本有一個小部落,現在已經沒有人煙,到處破敗不堪,甚至有人類的屍骨,被風吹乾,就這麼躺在沙土裡。
可老阿拉什伸手抓了一把泥土,輕輕一握,泥土就如同沙礫,從他的指縫間流下,飄散在炎熱的夏風之中。
他就那麼看著自己手裡殘餘的沙礫,歎息道,“天不佑阿蘭啊!死亡之神,在凝視這片土地,血液會彌散,大地將陷入動蕩!”
袁華他們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將要發生的事情。
劉玉也歎息道,“牧民們活不下去,那麼沿著阿蘭族的邊界就是戰爭,西北麵的東哥特,西南麵的羅馬,東麵的匈奴,必然會受到攻擊。成千上萬的阿蘭人會加入戰爭。這時隻能依靠掠奪,部族才能存續,否則內鬥也會死去無數阿蘭人。”
袁華沒有說話,作為現代人他無法接受大量的人渴死餓死,或者到處是殺戮,白骨露於野,千裡無人煙。
崔力也蹲下去,用手撫摸著乾燥的泥土,他說道,“大漢也有災荒,那時也是流民無數,沿路都是白骨。”
袁華思考良久,他站在炎熱的風中,抬起頭,說道,“我們還有多少糧食?”
劉玉歎息道,“已經不多了,如果打開城門,災民會淹沒不奴山穀,我們也會被拖入深淵。”
可袁華是華夏人,他從不屈服於天地,他知道人的價值,他說道,“我們問百姓借糧,在裡海周邊建立兩個營地,用我們的餘糧,用海魚,能救一個就是一個,讓他們加入不奴部,我們來糧食,先撐過十月!”
乞力卻說,“有糧食,沒有淡水,也就救不活那些人丁。”
袁華轉身對崔力說,“崔叔,我們是不是在大海邊有上千口煤火熬鹽的大鐵桶?”
崔力點點頭,說道,“應該有一千二百口。”
袁華說道,“給鐵桶加一個蓋子,讓災民在大海邊熬鹽,蓋子會凝結水汽,災民可以收集淡水,鹽交給我們。”
關於熬鹽會蒸發水分,這些人都是知道的,可他們確實沒想到可以收集這些水。
這樣一來,一個大鐵桶一天能熬四桶鹽,每桶海水都重達一百公斤,這裡麵絕大多數都是水,水占到百分之九十六,鹽的比重很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袁華指著裡海說道,“就算隻能收集到一半,那每個桶子一次能收集到五十公斤的淡水,四次能收集到兩百公斤的淡水。能夠至少130人的飲水量。1101novel.com0個金屬大水桶,能在這片大海邊,救活16萬人。如果密封能夠做的再好些,每增加百分之十的淡水收集量,就能多救活16萬人,或者牲畜,我們要快!”
劉玉想到了什麼,她說道“陶器也能煮水,我立刻讓陶器坊立刻燒製大量裝水的大型容器,陶器也可以燒水,讓那些吃飽飯的人,去挖煤,隻要有源源不斷的煤,就有源源不斷的水。”
這一下,就這一下,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金屬桶很難製造,可陶器的燒製很快。隻要土壤合適,甚至可以派人就地取材,就地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