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在占據四河草原以後,他根本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頒發出四河草原令,以周邊小部落的人口快速填充這片肥沃的草原。
有人口,才有兵源,有兵源才有可能長期占有這片土地。
他每日都在琢磨接下來該怎麼辦?西邊的匈奴人已經被掃蕩一空。根據,當地牧民的情報,現在能夠威脅四河草原的隻有東南邊峽穀裡的匈奴部落。
那條峽穀很長,東南邊的峽穀出口,將西域和四河草原連接在一起。
要想守住這片天賜的草場,就必須拿下峽穀,不然匈奴人會源源不斷的從那個峽穀地帶湧出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四河草原。
而且,在峽穀險要的峽口修建城寨進行防禦,隻要數千士兵,就能夠封死東南麵匈奴輕騎入侵的線路,這樣的防禦成本遠遠低於,組織上萬人和匈奴人在四河草原上的鏖戰。
乞力的部隊,在今天其實還是一支孤軍,西麵的不奴族和烏孫族都太過遙遠,難以獲得任何支持,隻要打通那條峽穀就能和大漢建立連接。
四河草原需要太多的東西,他們需要鐵料,他們需要工匠,他們需要糧食。
這些不奴族可以,但今天,匈奴人還有一支軍隊在圍攻不奴族,西邊的道路不安全,所以,這一切隻有大漢或者西域三十六國能夠。
乞力必須打通這條通道,隻有這樣才能穩住四河草原的局麵。
乞力下達的命令是“以最快的速度打通東南麵的峽穀。”
現在,乞力正站在一處山穀中,不奴騎兵在進攻一處匈奴人修建在高處的木頭營寨,裡麵大約有一千五百人,營寨的牆並不高隻有兩米左右,但沒有重甲的輕騎兵還是出現了不少傷亡。
乞力手上沒有投石機,也沒有金屬重甲,他隻能砍伐樹木,做成臨時的盾牌和長梯。
不奴族的士兵很英勇,但進攻了一次,沒能拿下,反而損失了五十幾名士兵,乞力知道不能再這麼耗下去。
他叫住正要進行第二次攻打營寨的千夫長,說道“用厚木盾做掩護,逼近用火箭點燃這個木寨,徹底燒了它。”
這時,袁華正帶著一千二百士兵,乘坐戰馬和馬車向著龜茲城快速移動,他們快速穿越沙漠,這個時候的沙漠還有非常多的綠洲和小草原,他們日行百裡,每日隻休息八個小時。這部隊一路疾行,連馬匹都走到瘦弱,這部隊有六百大漢人組成的步兵,也有六百遊牧民組成的弓騎兵。他們沿途就做三件事吃飯,睡覺,趕路。
崔力和古爾麗帶著剩下的人,跟隨在後麵,也慢慢的向著龜茲城移動。
兩支部隊,一北一南,全部都在極速向著峽穀的出口而去。
羊,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他並不是一隻羊,隻是以前在部落裡養羊,所以被人們稱為“羊”。
他們的部落很小,總共隻有五十人不到。他和另外一個“老羊”,負責整個部落一百頭羊的飼養。
他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帶著弟弟,在部落裡負責采集食物,漿果,野菜,藥草,甚至夜晚燒篝火用的枯木,隻要部落裡要的,他們都乾。
那時部落很窮,人們總是吃不飽,但首領會將不多的食物分配給所有人,一家人總還有一口吃的。
後來匈奴人來了,他們搶走了所有的羊,將他們驅逐出以前的土地。五十個部落裡的人們,不斷有人倒在路邊,不斷被賣給其他的部落做奴隸。
可其他的部落也沒有那麼多糧食,沒有人要母親和弟弟,所以羊沒有離開,整個部落五十個人,最後走到龜茲的不到十人。
包括首領,有二十人做了其他部落的奴隸,在路上活活餓死了二十個老人,他們自己不吃東西,走著走著就倒下了。
這個小部落最後的十人,大多都是女人和孩子,沒有人願意收留她們。他們靠著一路撿拾漿果,野菜,在冰川融水的小河裡抓魚,才最後來到龜茲城下。
十四歲的羊,現在每日進城去乾些體力活,換一些糧食。母親和弟弟則跟著最後的七個族人,用茅草在小河邊搭了幾個小小的茅草屋子。
她們找不到活,就在外麵的河流裡用藤條筐捕捉小魚,如果有一天多一點,就拿到城門口去出售,換一點鹽。
他們每日都很饑餓,永遠都沒有餘糧。
一天,羊的母親,對他說“若是冬天來了,我們還是沒有糧食,我就自己出去!你要帶著弟弟活下去!”
羊知道什麼是走出去!
那就是去死!自己走入風雪,讓風雪凍死自己,這樣可以少一個人吃糧食。
可羊卻笑著對母親說“阿媽,我和弟弟陪著你”。
母親抱著他們哭泣,輪流親他們的瘦的不成樣子的臉頰,不停的說“不,我會用生命乞求天神,善良的天神會用我的生命,給你們兄弟一條活路。”
弟弟還小,他不舍得媽媽哭,就身邊的破陶罐裡,抓出一個肥肥的白蟲子,遞給阿媽,說“阿媽,不哭,給你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人活著很苦,饑餓,勞累都不算什麼,最苦的其實是沒有希望!
羊每日都跟著一群商隊進城,他幫忙卸貨,幫忙養馬,幫忙送貨,每天帶回來的糧食分給族人們,永遠不夠。
他很焦慮,九月就要來了,冬天就要來了。
這片龜茲草原的九月很美,但放眼望去,全是這樣的茅草小棚。
羊每日進城前,都會站在晨曦的風中,看一眼這片茅草棚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