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之間,有一座古樸的青磚小院,靜臥在歲月的長河裡。小院由四間房子組成,它們像是四顆歲月的珍珠,串聯起一段段溫馨的故事。背後是連綿起伏的大山,它們像是守護著小院的巨人,用寬厚的臂膀將小院緊緊擁入懷中,給予它最堅實的依靠。遠方是海天一線的壯闊景象,海與天在天際線處交彙,仿佛是大自然最完美的融合,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6月的風,帶著溫柔的氣息,輕輕拂過小院的每一個角落。它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時而在青磚上跳躍,時而在樹葉間穿梭,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和小院裡的生靈們玩著捉迷藏。風中夾雜著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氣息,讓人聞之便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一個世外桃源,遠離了塵世的喧囂與紛擾。
天空碧藍如洗,沒有一絲雜質,像是被精心打磨過的藍寶石,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白雲如雪,它們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潔白,像是大自然的畫筆在藍天上隨意揮灑的白色顏料,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它們時而聚集成群,像是在竊竊私語,時而飄散開來,像是在翩翩起舞,給這寧靜的小院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
青山蒼翠欲滴,它們像是大自然的屏障,將小院與外界隔絕開來,營造出一個幽靜而神秘的世外桃源。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枝葉繁茂,像是在向世人展示著它們旺盛的生命力。偶爾還能聽到幾聲鳥鳴,清脆悅耳,像是大自然的樂章,為這寧靜的小院增添了幾分詩意與浪漫。
在這山海之間的小院裡,生活是如此的恬靜與美好。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青磚上,小院便被喚醒,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與歡笑。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灑在小院裡,給青磚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像是給小院披上了一件華麗的外衣。夜幕降臨,星空璀璨,小院裡的人們圍坐在一起,仰望星空,暢談心事,享受著這寧靜而美好的時光。
在這山海之間的小院裡,時間仿佛變得緩慢,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它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裡,讓人在喧囂的塵世中,總能想起那份寧靜與美好,心生向往與憧憬。
這是一座被高加索山脈和裡海環抱的漢風小鎮,這是一個小鎮中的非常平常的小院。
可因為一個人,這個小院卻是這個小鎮中最熱鬨的院子。
劉玉對於《篝火邊的故事》非常重視,可這個時代沒有印刷術,她想把這本書送去不奴族的每個識字所,讓老師們可以把這個故事帶給所有人。
於是,劉玉開始蠻乾了,她等到袁華好一些,就招來三百位白馬少年,每日坐在這個院子裡,由古塔讀書,三百白馬少年就在六月的風裡抄寫到紙上。
院子是真的不大,三百人坐在院子裡,有些坐在屋簷下,最後還是坐不下,於是劉玉指著院牆說“拆了!”
好吧!袁華暈死,你們來聽故事,居然還要拆家?!到底講不講道理了?
可一看劉玉嚴肅的表情,袁華唯有歎息一聲,算了吧!以後再砌吧!
好漢不能和女人計較,這是求知欲,是自己神經病之後的因果,該!
於是,這日子變得好生奇怪。
每日,院子裡古塔在大聲念書,底下一群人在抄寫,說一段,下麵寫一段。
不時有人提問,古塔先解釋,而後如果古塔解釋不清楚的地方,就由坐在一邊的袁華解釋。
然後,一群人會熱烈討論,總結出最後的文字解釋方案,在補充進入解釋裡麵。
袁華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這種教育方式很原始,速度很慢,但知識不是僅僅來自文字,而是來自探討。
甚至,袁華自己都能在這些討論中獲得很多不同的思路和知識,而且每周他們會有一天實驗課程,讓這些白馬少年們能親身體驗那些知識。
這些少年一旦被開啟視野,那麼接下來他們的想象力能讓袁華驚歎。
比如,他們居然決定製作一個大型鋼鐵杠杆吊車和小型集裝箱,用於碼頭。
再比如,他們要用彈簧組來測試新的投石機。因為袁華說彈力可以疊加,又因為袁華說杠杆和齒輪組可以疊加,可以施展巨大的力量。好吧,這群少年要用彈簧和齒輪組的怪物,他們還設定了一個目標,能投擲五十公斤的重量到1000米外,袁華倒是想看看這群貨到底能不能搞出來。
再比如,他們要做熱氣球,要尋找燃燒熱量大東西。有人居然知道石油,他們有人的家鄉就有這種黑色的油,就在荒野流淌,無人在乎。有些地方,甚至終年在燃燒,濃煙滾滾,也沒有人可惜。
好吧!大佬們,你們真有錢。
中亞確實有的是石油和天然氣,這真的是躺著就能發財的地方。
袁華和劉玉商量之後,定了一個規矩。那就是三百個人被分為十個小組,每個小組三十人,稱為“未來項目小組”。
他們都可以提出一個研究項目,一旦被大匠師會議通過。研究所需物資由不奴族,他們需要將所有的實驗過程和數據全部記錄,提交給不奴族大匠師會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實驗成功,並被采用,那麼他們就能獲得提升,會獲得更高的收入。
不成功,也沒有關係,但要有所有實驗的數據記錄,供後人可以參考。然後,可以再次提案,交由大匠師會議討論。
袁華不知道,這算不算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的大型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