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對於阿蘭,貴霜和帕提亞的銷售也再次放大,鐵工具,麻布,棉布,陶器的銷售非常好,向他們換回香料,各種皮料和農產品。
軍事會議,第一次提出了專業軍隊的概念,軍隊開始職業化。
同時城鎮的軍事訓練,還是每個星期要進行一次,要了解軍事口令和陣型,作為後備兵源。
教育,將開始大規模造紙和雕版印刷。課程以《篝火邊的故事》開始教育,其後是《紅軍萬裡長征》,第一本涵蓋大量科學和技術的概念,第二本是討論社會製度和民族奮鬥的浩大敘事故事。而且這兩個是故事,一節課講一個回合,大人們和孩子們都很喜歡,舍不得下課,都要求多講一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設,以道路為主,從伊犁到黑海城,將由每個沿途的驛站村莊負責建造五十裡。
袁華的要求是夯土爐渣路麵,村莊每年修建二十裡,不奴族將負責建造費用,可以用村莊所需的商品來支付費用,馬匹,牛羊,鐵器,陶器,茶葉,糧食,大車,隻要是不奴族有的商品,都可以用來支付建造道路的費用。
他用鋼鐵大車為標準,凡夯土五裡,就一台四馬鋼鐵框架大車。村莊可以自用,也可以銷售。
袁華真的沒想到,各個鄉村對帶有彈簧的,四馬鋼鐵框架大車到底有多麼喜愛,這簡直就是這個時代的重卡。
沿著草原的各個部落全部都瘋了,有些村莊直接開出十裡地換一台,沿途的部落也搶著乾。沿著這條貿易之路,沿途的男女老少全部參與建造,速度之快無與倫比,沿途的村莊居然開始靠修路賺錢。。。
而大車作為支付條件,也無形為貿易增加了巨大的運量。有些部落甚至將大車,馬匹和人員再租給驛站,收取租金,換取各種物品。。。再次加速貿易的進行。
最後,各個大城市的大車工坊居然需要三班倒,才能滿足草原的需要,道路居然在公元一一四年全部建成,這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還帶來了一個新的產品銷售,大漢的商人再嘗試過不奴族的四馬大車以後,每次都從貿易裡拿出一部分利潤直接在不奴族購買大車,用於沿路貿易。
這個產品,後來居然成了不奴族的利潤最大的來源,這裡麵有一個核心技術。。。彈簧。。。
這他娘,坐過有彈簧的大車,你還怎麼坐以前的大車。。。。
貴霜這一年,因為南方部落的叛亂,沒時間和不奴人打仗,還算老實。
帕提亞卻派出了使團,開始全麵加大和不奴族的貿易,他們對不奴人的鐵器尤為關注,雙方簽訂了一份巨量的鐵料訂單。
帕提亞皇帝支付黃金和白銀,每年采購三百噸鐵料。
袁華看到這份合同時,感慨道,“這可能是人類曆史上,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一筆國際貿易吧!”
同時,由於商路暢通,西域三十六國也通過這條商路開始了大量貿易,他們也看到了驛站,道路和大車帶來的好處。
西域三十六國和不奴族在公元一一四年,簽訂協議,他們支付各種特產,讓不奴族幫忙出資修建貫穿所有西域重要城鎮的道路和驛站。
至此,從大漢,到西域,到不奴族,萬裡通途,商業的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於闐國發出一車貨物,貨主隻需要派幾人跟著車隊,然後一路換馬換人,大車一路先向北,然後向西,三十五天就抵達源啟或者希望城,然後轉海路抵達裡海沿岸各個城市。
以前是派出大量人員和馬車,要走萬裡,現在則是在各個商業核心城市建立商業團體,隻派少量人員跟車就好。
沿途所有的部落都依靠這條商路,購買和銷售,他們自發建立武裝保護這條商路。
這條路要是斷了,自己的商品賣不出去,想要的東西也進不來,部落就會回到原始時代,誰也無法回去過去封閉的歲月。
到公元一一五年,整個東亞,西域和中亞,貿易無比繁榮,文化傳播的速度也快速增加。
這三個地方的文化開始快速融合,由於大漢用漢字,而不奴族也使用漢字,中間所有區域的商品名都使用漢字,報價卻在采用不奴族的符號(阿拉伯數字),漢語和不奴族數字開始瘋狂擴張,這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漢語數學影響力擴張最快的時間。
同時,漢朝的度量衡和不奴族的度量衡開始對接,商路驛站裡有著專門的換算表,便於雙方商人計算。
西域三十六國,派出大量學生去不奴族和大漢學習漢字,然後按照不奴族的方法,在各個城市建立識字所,開始全麵學習漢字和語言。
漢語慢慢在成為社會高層的通用語言,上漢語識字所是進入商隊的用人標準,開玩笑報價都看不懂,你做啥生意?
不奴族依靠工業,貿易和道路將大漢,西域,不奴族串成了一個龐大的經濟聯合體和文化共同體。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