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理學和儒學之辯_大漢與羅馬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漢與羅馬 > 第203章 理學和儒學之辯

第203章 理學和儒學之辯(1 / 1)

公元一一七年冬,洛陽城外,寒風凜冽,雪花紛飛。然而,在城門外的一個帳篷大帳裡,卻是熱鬨非凡,人聲鼎沸。一場關於理學與儒學誰對大漢更為重要的辯論即將在這裡展開。

理學園裡的工地正在準備營造之建材,一個巨大的帳篷聳立在靠近道路的一側,原本這是用來作為工地管理處的所在。

此時,卻成了太學生和白馬少年的辯論現場。

大帳內,四周有四個鐵皮管炭爐裡炭火熊熊,將大帳變得溫暖如春。而二十盞大琉璃燈將整個大帳變得,明亮若白晝。

中間擺放著一張寬大的木桌,兩邊分彆跪坐著信仰理學的不奴族白馬少年和信仰儒教的東漢太學學生。四周則圍坐著眾多前來觀戰的大儒、商人、官吏,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不奴族白馬少年身著白色裘皮,目光清澈而堅定,透露出一股自信與聰慧。他率先開口,聲音清脆而響亮“諸位,今日在此,我想與這位兄台探討一番,究竟是理學還是儒學,能為大漢帶來更光明的未來。”

太學學生微微一笑,拱手行禮道“願與閣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白馬少年說道“我認為理學乃實用之學,能創造出諸多新奇之物,改善民生。就如那水車,利用水力,無需人力便能自動灌溉農田,大大提高了收成,讓百姓不再為乾旱缺水而憂愁;又如那造紙術,使得知識的傳播更為便捷,更多人能夠讀書識字,開啟民智。這些皆是理學之妙處,儒學能做到嗎?”

太學學生不緊不慢地回應“兄台此言差矣。儒學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培養君子之德,使社會有序,人心向善。且看那董宣,不畏權貴,執法公正,這正是儒學所倡導的剛正不阿之精神。若無此等道德之規範,即便有再多的科學發明,也難免人心不古,社會混亂。再者,儒學倡導的孝道,令家庭和睦,社會穩定,此等功績,科學如何能比?”

白馬少年反駁道“但理學能解決實際問題,能讓大漢變得更強大。比如改良的冶鐵技術,能製造更鋒利的兵器,抵禦外敵;研究出更有效的醫術,拯救更多生命。像麻藥,能減輕病人手術時的痛苦,這是實實在在的造福於民。若隻空談道德,外敵入侵時,難道僅憑道德就能退敵?”

太學學生搖頭道“若隻重兵器與醫術,而忽視了人心的教化,那大漢即便強大一時,也難以長治久安。就說那王莽篡漢,若人人皆有儒學所倡導的忠義之心,又怎會讓亂臣賊子得逞?而且,儒學教導人們謙遜有禮,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這難道不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白馬少年立即回道“理學推動生產發展,像新的農耕工具的發明,提高了糧食產量,百姓得以飽腹,這難道不比空泛的道德說教更實在?”

太學學生從容應對“可若無儒學教導人們節儉,即便糧食豐收,也可能因浪費而匱乏。況且,儒學讓人們懂得感恩,珍惜勞動成果。”

此時,辯論的氣氛漸漸熱烈起來,雙方你來我往。

白馬少年笑道“兄台莫要一味強調道德,若無科學之進步,百姓依舊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何談道德?就像曆法的精確計算,能讓農時更加準確,百姓方能按時耕種,收獲充足的糧食。”

太學學生也不甘示弱“若無人心之善,理學亦可能成為作惡之工具,危害蒼生。比如刀劍,若落入心術不正之人手中,豈不是釀成大禍?而儒學教導人們仁愛、正義,方能避免此類災禍。”

白馬少年目光炯炯,雙手握拳,聲音激昂地說道“兄台,你且看那指南針的發明,讓航海不再迷途,貿易得以拓展,大漢的物資得以流通四方,財富滾滾而來,百姓富足,國家強大。這是科學的力量,實實在在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儒學能有如此立竿見影之效嗎?”他的臉上滿是對科學的堅定信仰和自豪,仿佛理學就是他心中至高無上的真理。

太學學生聽聞,眉頭緊皺,提高音量回應道“你這是隻見其表,不見其裡!商鞅變法雖使秦國富強,但嚴刑峻法也導致人心惶惶。若無儒學的仁政理念加以調和,國家終究難以長治久安。正如漢初文帝、景帝以儒學之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方有盛世之象。”他的語氣中帶著對傳統儒學的堅守和扞衛,目光中透露出對白馬少年觀點的不滿。

白馬少年怒目圓睜,大聲反駁道“那印刷術的出現,使得書籍大量印製,知識廣泛傳播,開啟民智,人人皆可追求真理。這是儒學能迅速達成的嗎?理學不斷創新,推動社會進步,每一項發明都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儒學,大多隻是在口頭說教,能像理學這樣帶來切實的改變嗎?”他的情緒愈發激動,額頭上青筋暴起,仿佛要將理學的功績一股腦兒地傾倒出來,讓所有人都為之折服。

太學學生麵色漲紅,厲聲道“你莫要忘了,若無儒學之禮義廉恥,人們縱有知識,若心術不正,豈不禍亂叢生?儒學教人明善惡,知榮辱,這才是根本!理學若沒有道德的約束,必將成為危害人間的凶器。”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急切,聲音也變得有些沙啞,急於讓對方認同儒學的重要性,扞衛儒學的尊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此時,帳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兩人都毫不退讓,一心想要在這場辯論中占據上風,周圍的眾人也都屏氣凝神,被這場激烈的辯論深深吸引。

白馬少年言辭犀利“理學發現新的物種,拓展人們的認知,豐富生活。儒學能帶來這些新奇嗎?”

太學學生沉著應答“儒學傳承經典,讓後人銘記先輩智慧,延續文化命脈,這是科學無法替代的。”

隨著辯論的深入,雙方的語速越來越快,觀點越發犀利。

白馬少年激動地說“理學能探索未知,開拓新的領域,讓大漢走向前所未有的輝煌!就像天文觀測,能讓我們更了解星辰變化,預測天災。”

太學學生大聲回應“儒學傳承千年,乃是治國安邦之根本,不可動搖!像文帝、景帝以儒學為本,施行仁政,方有文景之治的盛世。”

帳內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點頭讚同白馬少年,有的則對太學學生的觀點表示支持。

然而,儘管辯論如此激烈,最終雙方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日落西山,辯論結束。雙方各自離開,雖然嘴上不肯認輸,但回去之後,心中卻都有所思考。

此時,正埋頭於細化工程流程和精心策劃人力招募計劃的諸位大匠師們,突然聽到一陣由遠及近的腳步聲傳來。他們紛紛抬起頭,隻見一群英姿颯爽的白馬少年們朝著這邊趕來。待少年們進入後麵的營帳,大匠師們臉上立刻浮現出和藹可親的笑容,樂嗬嗬地開口詢問道“咱們這些英勇無畏的白馬少年啊,此行成果究竟如何呀?”

其中一名白馬少年緊緊咬著牙關,憤憤不平地說道“唉!彆提了,那些迂腐不堪的儒生簡直就是冥頑不靈,無論我們怎麼費儘口舌向他們闡述理學的重要性,他們始終無法理解。不過沒關係,我始終堅信,理學的強大力量遲早會被這世間的芸芸眾生所認可並接受的!”

然而,另一名少年卻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輕聲說道“其實,我倒是認認真真聆聽了那些太學生們的說辭。不得不承認,儒學所著重強調的那些道德規範,也許在維護最基本的社會秩序方麵確實有著它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這時,一位大匠師緩緩放下手中緊握的炭筆,輕輕地將其擱置在桌上,然後麵帶微笑地說道“袁華先生曾經講過,這天下間的種種學問皆可為我們所用。所以啊,你們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大漢儒家思想當中存在的一些優點和益處,這本身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長處嘛。”

話音剛落,又有一位大匠師霍然站起身來,情緒激昂地高聲說道“沒錯!就如同我們目前所掌握運用的各種技術手段一樣,無論是大漢傳承已久的卯榫結構技藝,還是源自希臘的銅器雕刻精加工技法,隻要對我們有益處,統統都可以拿來為我所用啊!”

聽完這番話,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頻頻點頭表示讚同。緊接著,這群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白馬少年們便興致勃勃地圍繞在一起,熱烈地探討起應該如何從源遠流長的儒學體係當中汲取部分精華,並巧妙地加入理學之中去……。

而在另一邊,當那些參與辯論的太學學生返回太學之後,他們立刻便被眾多同窗所包圍。眾人聚集在太學的庭院之中,開始熱烈地討論起方才那場激烈的辯論來。

其中一名太學學生率先開口道“此次辯論,雖說最終並未能夠讓那白馬少年徹底折服於我們的觀點,然而這場思想的交鋒著實令我對理學這一領域產生了全新的思考啊!”

旁邊的同窗緊接著追問道“那麼依你之見,這所謂的理學果真存在值得我們借鑒和采納之處嗎?”

這位太學學生微微皺眉,稍作沉吟後才緩緩說道“就目前來看,理學在實際應用方麵確實展現出了它獨有的優勢和價值所在。不過需要明確的是,儒學作為我們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其地位絕對是不容撼動的。”

儘管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內心裡或多或少都因為這場辯論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觸動和啟發,但當他們麵對麵交流時,誰也不願意輕易地向對方低頭認輸。

就在此時,人群中的一位太學學生,說道“想我大漢幅員遼闊、子民數以千萬計,可每年都會遭受各種天災的侵襲,導致饑荒頻繁爆發。不僅如此,郡縣之間更是充斥著大量流離失所的難民,甚至還出現了慘無人道的‘易子而食’現象。倘若理學在實際應用層麵真的能夠發揮出巨大作用,成功救助天下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會給咱們大漢王朝的長治久安創造出一些新的機遇呢”

喜歡大漢與羅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漢與羅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心道征途 不是,她無限回血,你打她乾嘛 網遊:我有可成長技能 帝王無名 重生08,開篇傳奇人生 絕美禦獸師每天都在發癲開狂暴 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 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 十點半熄燈,出聲者死 花妖小桂